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
相关文章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在社会生活中缺少不了感恩,感恩,这是一个非常人性的词语,意思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感恩的小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 1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著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著:「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们的尊严,
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
要勇敢向他们说:
「对不起!」。
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 2
一个生成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困的家里,妈妈天天辛劳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的快活。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由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分开了她。
雨始终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释怀她吗?她忽然清楚了自己该怎么做。于是擦干眼泪,决议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必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肠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终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心灵鸡汤;…
当流着泪听完这个故事,又反重复复的听着这首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在默默的为儿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儿女,可能感恩于亲人这样一颗爱心!而做为一个人,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来自于亲人的爱,那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太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喜和亲情!老师给了我们常识和关爱!朋友给了我们友情和信赖!
当我们感触一缕晓风,闻声一声鸟鸣,触摸一滴露珠,那是来自于大天然赋予我们的愉悦!当我们迎来新一轮向阳,目送夕阳西下,那是时间丰盛了我们的生命!甚至,当我们蒙受了一次风雨,走过了一段泥泞,那是生活给了我们克服的勇气……
这一切,都须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对!学会了感恩,我们便拥有了快乐,领有了幸福,也占有了气力!我们才不会在生活中轻言废弃,一往无前!
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 3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顺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顺父母,就很难设想他会酷爱祖国跟国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重别的老人,爱惜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浑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期学生的义务。
子路,年龄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英勇驰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终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意父母的这点请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跋山涉水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大胆孝敬的好孩子。
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 4
缇萦救父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记述了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仓公的事迹。仓公,又称太仓公,姓淳于名意(前205-前140年),是临淄人,因其做过齐太仓长,管理都城仓库,所以习惯上称他为仓公。
仓公师从阳庆,阳庆传他“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他学了三年,给人治病,能预决病人生死,一经投药,无不立愈,因此远近闻名。仓公切脉已臻于神乎其技的程度。如齐侍御史成自述头痛,仓公为他诊脉,诊断为疽症,其病因内发于肠胃之间,因贪酒所致,五日当肿胀,八日时便呕脓而死。果然,成于第八天因呕脓而死。
由于求医者众,而仓公又不常在家中,所以,病家常失望而归。日久,求医者开始愤懑异常。就象以上所举医案,由于仓公能预知生死,有的病人就无药可医,病人就责怪仓公不肯医治,以致病人死亡。怨气积久了,终于酿成祸祟。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有有权势之人告发仓公,说他借医欺人,轻视生命。地方官吏判他有罪,要处仓公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按西汉初年的律令,凡做过官的人受肉刑必须押送到京城长安去执行。因此,仓公将被押送到长安受刑。
仓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时都去送父亲,相向悲泣。仓公看着五个女儿,长叹道:“生女不生男,遇到急难,却没有一个有用的。”听完父亲的哀叹,十五岁的小女缇萦决定随父进京,一路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临淄相距长安两千余里,一路上父女俩风餐露宿,尝尽人间辛酸。好不容易到了长安,仓公被押入狱中。为了营救父亲,缇萦斗胆上书汉文帝为父求情,请求做奴婢替父赎罪。上书中这样写道:“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奴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史书记载,汉文帝治天下,恭俭仁厚,以德化民,海内安宁,百姓安居,人民乐足。他见到上书后,感其孝诚,免除了仓公的刑罚,同时颁发诏书废除由来已久的残酷的肉刑。诏书是这样写的: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过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伶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不久,丞相张苍等人根据这个诏书废除了肉刑制定,颁布了新刑法。正是小小女子缇萦的至孝之心而上书救父的美举,促使了肉刑的废除。为此,班固有诗赞缇萦:“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万古流芳,成为后世孝道的典型。
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 5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非常难题,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读研讨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毕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多少年蹉跎?况且这时光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浇灌!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好处放在登峰造极地位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巨匠?我也不爱好父母重病在床,决然毅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滚动,不用将个人的力气夸张到不堪设想的水平。在一位白叟风烛残年的时候,将他对人间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失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耻辱忠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明天将来方长,信任瓜熟蒂落,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背井离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惋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暴,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惠,忘了生命自身有不堪一击的懦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牵挂。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理解。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填补,有些东西永无补充。
“孝”是昙花一现的留恋,“孝”是无奈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旧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衔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此岸的一只鸿雁,兴许是近在眉睫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功课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干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放松啊!趁你父母健在的时间。
感恩系列故事整理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