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方法大全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把文字练好,可能是这个时代完成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了。而任何创作都有基本的、普遍存在的原则和技巧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 1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说的,他认为文章的开头及其重要,它是作者和读者之间订立的“合同”,是作者对读者发出的邀请。

  我觉得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为什么这么犹豫?因为我知道,这个邀请和合同写不好,读者连我的家门都不会进。纵使我的后花园堪比爱丽丝的仙境,他们也根本不会看到。我很慎重,也很忐忑,甚至很担心。所以,开头很难,这是一个共识。

  学习开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参考名著,网上也有人搜集整理成“100本世界名著的开头”等文章。可以反复观摩。常用开头类型有如下这些:

  1、叙述式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场景描写式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茂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3、细节描写式

  我第一次看见特里•伦诺克斯时,他喝醉了,坐在舞者酒吧露台外的一辆银色劳斯莱斯上。停车场的服务员把车子开出来,一直扶着敞开的车门等着,因为特里•伦诺克斯左脚悬在车外,仿佛已经忘了有这么一条腿。

  ——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4、引语式

  “他们就这样把我们的斐迪南给杀了。”女佣人对帅克说。

  ——雅•哈谢克,《好兵帅克》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 2

  首先,为了驱散你的迷惑、委屈和愤懑,让我来点暖心的话。即使是经验再老道的作家,初稿也是一团乱。

  海明威那句著名的“任何初稿都是狗屎”曾温暖过无数在屏幕前绝望的脑袋。就连高产高质的好莱坞宠儿、“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人前看似攻无不克,背里也被初稿所难。他这样形容自己的“毛胚稿”——像“在二手店或跳蚤市场买的外星遗物,而你根本不记得买过”。

  还有苏珊·桑塔格(西方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为第一稿自我减压的方法,就是想着“还能修改”——“尽管修改和重读听上去很费力,但事实上它们是写作中最愉快、有时也是唯一让人感到愉快的部分。”

  毫无疑问,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那种挥斥方遒、七步成诗、须根一捻经典已成的童话都是骗人的。写作绝对是痛苦的,如果你未曾感受,那是你没有真正付出过。

  所以,当你的初稿伤痕累累地返回你的邮箱时,我劝你一句——“放下你的尊严”,不要抵触,我知道你很不想,但这真的是你挽救作品的唯一机会了。

  艺术家 VS 批评家

  修改文章有很多方法,其中一个深刻影响我至今。它来自《<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它只是其中短短一小节,但一旦被你捕捉了,一定深以为然。

  它说:“苛刻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拥有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交替发挥作用。第一种身份是充满灵性的艺术创作者,第二种身份就是毫不留情的批评家,专门给作品挑刺。”

  这是一种类似周伯通“左右互搏”的写作态度。当时真的打动我。有段时期,在某城某地写稿的小宾馆,我拿着初稿对着镜子就骂骂咧咧开了。那可能有我飚过最脏的词。

  无论艺术家还是批评家,都共生于你的内心。只是我们作为创作者时,习惯放大前者,压抑后者;而作为读者时,却能在别人的作品前换上最挑剔的嘴脸。是的,现在需要让他们同时上场。

  批评家要全程保持最残酷、苛刻的态度,对艺术家的语焉不详和华而不实横加指责;还要对一切沾沾自喜挑衅、拷问,对每一个事实、结论、逻辑点,甚至一字一句发问;他索要最合理的解释,鞭策艺术家用最准确、恰当的词,他不允许一丝含混、退让和猜测,他让人生厌,难以对付,却是艺术家最好的朋友。

  为了更形象地描述这个互博,我愿意揭个丑,把一个作者最不愿意拿出的初稿片段呈现给你,并尽量复原当初“批评家VS艺术家”的内心戏。

  以下是我的非虚构作品《父亲的66号公路》的结尾部分——

  一个夕阳猛烈的傍晚,我又坐上我爸的陈年雅阁,久别多年的小城电台竟也文艺了很多,放起鲍勃迪伦。我爸带我走了一条新路,柏油黑亮,笔直通天,竟也沾了点辽阔的西部感。

  我爸扭头问我知不知道新路的名字,我觉得此时他像极了一个开着老皮卡的年迈牛仔[1],于是恶作剧般[2]地说:“这里是66号公路[3],向着太阳飞奔吧,牛仔!”

  我爸在无趣中[4]关掉收音机,他一定觉得我有病。

  4个博弈点我已经标注出来。此时,我艺术家的一面觉得作品已成,准备喜滋滋地去享用一个雪糕,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而批评家的一面早已怒火中烧,他将艺术家按在椅子上。

  艺术家:怎么了?难道它们有什么问题吗?结尾这个场景我很喜欢,也呼应了标题……

  批评家:拉倒吧你。什么叫“开着老皮卡的年迈牛仔”啊?完全没交代,你是看到一个场景?细节?还是看到主人公的动作,或者听到他哼的歌?一切不交代来由的叙述都是耍流氓。

  艺术家:你是不是过于……

  批评家:别打岔,我还没说完。第二点更严重,什么叫“恶作剧般”?怎么个恶作剧法?你是做鬼脸了,瞪眼珠子了,还是星爷的无厘头了?完全没交代。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艺术家:这些我都可以补充。引语呢?应该没问题了吧?

  批评家:当然有问题。引语太啰嗦了,一点也不精致。尤其是第一句,放在这里太拖沓,毫无意境,完全可以移出去。记住,引语要追求精准、响脆、有力,它是行文的“氮气加速器”,而非减速伞。

  艺术家:……我不信你还能挑出其他毛病。

  批评家:当然可以。第四点的问题也类似,什么叫“在无趣中”?高明的表达不是你替读者全说透,而是通过准确的动作、细节呈现。换上一个准确的动作吧,读者比你聪明,有趣没趣,自有体会,别瞎操心。

  于是,艺术家的我听从了批评家的我,最终修改如下——

  一个夕阳猛烈的傍晚,我又坐上我爸的陈年雅阁,久别多年的小城电台竟也文艺了很多,放起鲍勃迪伦。我爸带我走了一条新路,柏油黑亮,笔直通天,竟也沾了点辽阔的西部感。

  我爸扭头问我知不知道新路的名字。太阳从他背后射来,好像在头上戴上一顶金色的牛仔帽。我觉得此时他像极了一个开着旧皮卡的老嬉皮,奔驰在伟大的66号公路。我突然想恶作剧一下,于是朝我爸竖起摇滚的手势,捏着西部片里的烟熏喉对他喊:“向着太阳飞奔吧,牛仔!”

  我爸伸手关掉收音机,他一定觉得我有病。

  是不是好多了?我认为是的,且心悦诚服。批评家不会是一个让人愉悦的存在,他不断挑战艺术家的极限和耐心。但你不能与之决裂,因为不能保证严苛的自我批评,你的创作将有可能面临两种极端:失控,或草草了事。

  有一部叫《永不放弃》的励志电影,其中有一个片段,一个教练面对行将放弃的队伍,让队长背着队友、蒙上眼睛做“死亡爬行”。队长几度想放弃,教练一直在旁嘶吼:“继续向前,别放弃,别放弃。”

  最后,队长不支倒地,问:“这应该有五十码了吧?”教练说:“你已经穿越整个球场了。”就是这样,往往苛责你在前的,总会成就你在后。

  收紧叙事和地毯式修改

  收紧叙事,就是从段落、句子到字词的精细的修改,榨出水分,让文章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变得无法取代。

  2003年普利策特稿奖获得者索尼娅对此有详细而形象的描述。她采写获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时,记录了100本笔记本,异常痛苦地整理、写作,花了半年时间写成初稿——长达95000个英文单词。

  她的编辑里克.梅耶出马了,用铅笔编辑了整个稿子,删掉大量章节。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又花了两个月时间,把文章删改为35000词,还有几篇共11000词的附文。这个系列文章还要经历10稿,加上排版、照片、设计和尾注的准备工作,花了一年时间,最终于2002年10月见诸《洛杉矶时报》。

  可见,一篇好作品,用于修改的时间很可能是写初稿的数倍。索尼娅说:“有了坚固的故事结构,我就收紧叙事。”例如,二稿的一个段落如下——

  他在河边的流民营出没。最后他就住这儿了。这种营地是移民、蛇头、瘾君子和罪犯的避风港,但却比新拉雷多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安全,这是个超过50万人的城市,充斥着移民蛇头和各种警察。如果他因为流浪在城里被抓了,那么,政府会关他两到三天,再把他逐回危地马拉。这比滞留在此更糟,因为又回到了起点。

  她的最终稿是这样的:

  他加入的流民营是移民、蛇头、瘾君子和罪犯的避风港,但比新拉雷多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安全,这是个50万人口的城市,充斥着移民中间人(移民蛇头)和各种警察,警察可能抓住并驱逐他。

  就这样地毯式修改,一直到11稿,修剪臃肿的文字已经很难了。索尼娅说:“我努力用新鲜的眼光看每一个句子,问自己:这个真的必要吗?删掉会损失多少?加快叙事节奏会收获多少?如果保留,怎样改进和缩短它?我对每一个词提问。”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 3

  肢体表述是指作者通过身体语言、动作,以及对各内脏器官的描述,来传达人物的情绪状态。

  为了在技术层面上成功回避“要展示,不要讲述”这个难题,很多作家采用外围策略,用以表达人物情绪:咕噜作响的肚子,怦怦直跳的心脏,忽闪忽闪的眼睛,扭作一团的肠子,你没发现自己正屏着呼吸,等等。还有作家们钟爱的各种动作,比如,咬嘴唇,看手表,双臂交叉,眼珠骨碌碌地转(在青少年作品中使用频繁),以及其他程式化的动作。

  肢体表述是指作者通过身体语言、动作,以及对各内脏器官的描述,来传达人物的情绪状态。这里,真正的问题出在,作家们为了回避使用讲述方式,已经把肢体表述这种所谓的“展示”,滥用得一塌糊涂,俗不可耐。

  作家们总是设法借助人物的肢体去“展示”,但作品往往读来如同病历一般,他们细致地描述人物各种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或者似舞蹈演出,一招一式记录了四肢的各种动作。但是,我并不关心人物那些奇奇怪怪、七零八落,一个一个的身体器官。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人物设法在眼神中触碰、目光中流连这样的描述中。作家们费尽辛苦,想方设法去形容爱情的火花碰撞,请听好:浪漫戏的两位主演同时出场,这样的重头戏时刻,其实埋了雷。如何不用眼睛发亮、脸颊绯红、头部微倾这样的描述来传递人物间的爱意?一对恋人就那么用眼睛交流得不眠不休、喋喋不休?相较这样的展示,我想你会比这个更高明。

  那么,作家为什么对这类描述如此无法抗拒?回想一下,我们最常在哪里见到它们(这里,关键词是见到)。当我们看电影或者与他人交流互动时,眼神与肢体语言的微妙变化,显而易见:“啊,他就这么一直稍稍侧着头,因为他喜欢眼前这个正与他有说有笑的女孩!”

  但是,在银幕上颇为奏效的表现形式,并不可在小说中悉数效法。有时,这些动作提示语实在是太难以阅读了。通常,生动鲜活的情感通过内心独白,而非肢体动作或者描述,完美体现。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 4

  “五感描写”,也就是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大角度入手,这几乎可以帮助你进行所有的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了,比如你要写你小说的某个人物去海边散心这样一个场景。

  视觉描写: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她只顾着在海边走着,装束清凉,只见她那抹了一层厚厚防晒霜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显得油光发亮。

  听觉描写:呼呼的海风不停吹拂着,不远处潮起潮落的水花激荡声充满了和谐的韵律,她的心情便随之轻快了不少。

  嗅觉描写:她站在海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爽的海风咸味扑鼻而来,还夹杂着些许海腥味。

  味觉和触觉就不多举例了,你会发现五感描写是非常好用的,因为这是从人的角度往外延伸,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人物描写】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 5

  这位32岁、来自多伦多的全国小说写作月的小说写作者,他的小说写作计划在办公室尽人皆知。这对他造成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影响。他说,“我公司的同事每天都会问我写了多少字、写得怎么样了之类的问题。只要不耽误紧急工作,我在上班时间公开写小说也不会有人非议。我觉得如果我为了写小说不去开会,老板都会欣然同意,因为他对写小说这件事情也很支持。” 这件事听起来好像梦想成真一样。不过,他很快发现,在工作环境中写小说其实没那么简单。

  “最后,这件事情反而严重妨碍了我的写作,”他懊悔地说,“因为大家都以为我肯定会占用工作时间写小说,我还得特意证明,我并没有影响正常工作,所以在工作时间根本没办法写作。

  总之,在工作的地方写作好坏参半。好的地方在于我们每周都要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很长,用那些本来会被闲聊等浪费掉的时间来写作还是很有意义的。只要在工作期间抽出小部分时间来写作,你下班后不写作也可以完写作目标。

写作方法:完美主义就是拖延症的表现,所以别想其他的就从现在开始写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把文字练好,可能是这个时代完成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了。而任何创作都有基本的、普遍存在的原则和技巧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中 我们要写周报、写方案、写总结,给领导的朋友圈写评论(点赞之交毫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