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12

每逢中秋节,月亮通常又大又圆,特别明亮,成了众人仰望的主角。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1

月饼的由来众所周知,小麦原产西亚,一万多年前那里的上古部落首先种植小麦和摸索各种吃法。三四千年前小麦经西亚、中亚传入中原地区,最早人们是蒸煮小麦粒直接吃,大约到战国时代才有极少数人使用石磨磨成碎屑后蒸煮着吃。战国时代的《墨子》中首次出现了“饼”这个字,说有个富人拥有众多牛羊却依然喜欢偷别人家的“饼”。《墨子》中的“饼”可能仅仅是举例时涉及,这种“饼”当时在中原非常稀有。唐朝与西域交流频繁,中原刮起了“胡风”,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各种“胡饼”非常流行,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到当时的胡食包括饆饠(半月形或圆形的油煎盒子)、烧饼(应该指馅饼)、胡饼(囊)等。胡人做这种油煎馅饼时会在馅料中加入大蒜调味,口味辛辣,后经唐人发展和改良,还出现了加入栝楼根的天花饆饠、加入蟹黄的蟹黄饆饠、加入樱桃碎的樱桃饆饠等创新做法,后来就演变成煎炸的各种盒子。过中秋节是唐代产生的习俗,当时人们以拜月、赏月、饮酒为主,并没有固定的节令食品。

宋代人讲究在中秋节时候登楼赏月,通常都是在家中摆酒食、吃时令水果或者到街市游赏。可以说,从汉代的“饼”到唐代的“胡饼”主要还是传自西域的做法,而南宋的“月饼”已经是中国特色做法的点心了。元代,中原人民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命人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最终推翻元朝。为了庆祝这场胜利,百姓保留了中秋节赠送月饼的习俗。

到了明代,圆月形的月饼成了中秋节必用的节日食物,并有了合家团圆的寓意。当时的习俗是在庭院面向月亮升起的地方悬挂月宫画像,在供桌上摆放月饼、水果作为礼敬供物,等月亮升到高处以后人们会烧香、拜月、烧纸,然后撤下供物,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水果。

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月、把酒赋诗;又或羁留异乡,对月难眠,感怀世事,望月伤秋。所以,古代的文青们留下的中秋赏月诗词也最多。小编从历代诗词中精选了最动人、流传最广的八首中秋诗词,祝大家中秋快乐。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白居易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太常引》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吟》

邵雍

中秋光景好,况复月团圆。

大抵众所家,奈何兼独难。

天晴仍客好,酒美更身安。

四者若阙一,不能成此欢。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唐寅

有花无月恨茫茫,

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

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笻月下寻花步,

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

莫将花月作寻常。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2

从气象学观点来看

1、能见度高

每当这个时候,北方吹来的干冷气流,

迫使暖湿空气向南退去。

因此,天空中的云雾也逐渐减少

能见度高,

月亮也会显得格外明亮。

2、接受光线多

中秋正处在秋分前后

太阳的倾斜度也逐渐变大

白昼和夜晚的时间几乎一样长

月亮位于正东方向

恰好接受位于正西方向的太阳直射

接收的阳光最多

因此分外皎洁。

从天文学的角度看

1、反光面大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其光线都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

并且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

而我们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这就构成了月亮的圆缺变化,也就是月相。

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每一种月相都是一种不同的美,

为了区分月相,我们给不同的月相分别取了好听的名字:

新月、上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

因此,从地球上看,月光强弱应该和月亮反光面的大小有关,

月亮反光面最大的时候就是满圆时,

所以,满月时的月亮通常也是最明亮的。

2、地月距离近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

在运转过程中,其距离地球时远时近,

当月亮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近地点时,

由于距离的缩短,

月面会比在其它位置上“看起来”大一些,

其实就是近大远小的道理。

中秋前后,月亮正好运行到夜空的天赤道,

即地球赤道的上空,

这时月亮离地球最近,

反射到地面的光线也最多。

所以,中秋夜空的月亮看起来最明亮、最皎洁。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3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意思是:月亮一旦到了中秋时节,便显得分外的明亮。我们知道,每逢15号,月亮就十分圆,十分明亮。为什么说到了中秋分外明亮呢。我们知道,在古代,月亮代表着相思(其实现在也是一样的),特别是思乡。

古人在思念故乡的时候,就会抬头仰望月亮,这样与家人虽然相隔甚远,但是我们却能够望到同一轮月亮,好像亲人就在自己身边一样。月亮的光,同时照在我们身上,虽隔万里,却依然似在身边因此,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因为自己想家了。

<<<返回目录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准备到来。家人团聚,赏月饮酒,共叙天伦,这些都是自古以来过中秋的重要活动,在这一天,举头望月似乎都带着仪式感。大家知道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的月亮最大、最亮、最美吗?

首先,从气象学原理来看,在这个时候,北方来的干冷空气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上空的暖湿空气退去,气温同时也会一天比一天低。秋风的到来通常也会让水汽降低,所以天空中的云雾也逐渐减少,能见度高,这样的情况下,月亮也会显得格外明亮。另一方面,从天文学上看,中秋正处在秋分前后,白昼和夜晚的时间几乎一样长,月亮位于正东方向,恰好接受位于正西方向的太阳直射,接收的阳光最多。

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它的光线都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并且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看,月光强弱和月亮反光面的大小有关,月亮反光面最大的时候就是满圆时,所以满月时的月亮通常也是最明亮的。

月亮每个月绕地球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由于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在运转过程中,它距离地球最近时约35万公里,最远时约40万公里,所以从地球上看就有了“大月亮”和“小月亮”之分。当月亮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近地点时,由于距离的缩短,月面会比在其它位置上“看起来”增大一些,其实就是近大远小的道理。中秋前后,月亮正好运行到地球赤道的上空,这时月亮离地球最近,反射到地面的光线也最多,所以,中秋月看起来最明亮、最皎洁。

<<<返回目录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5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在我国历史悠久。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中秋吃月饼注意事项

1、月饼的口味有很多,有甜的也有咸味的月饼。那么当多种口味的月饼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如何选择呢?小编建议大家,我们应该按照先咸后甜的顺序来品尝月饼。如果你先吃了甜味的月饼,后面再吃就不会觉得咸味月饼有独特的味道。如果你先吃咸味月饼,后面吃甜味月饼就会觉得更加香甜美味,因为咸味一般更能衬托出甜味。

2、月饼虽然好吃,但最好不要把它当饭吃,把月饼作为饭后茶点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月饼一次不要吃太多,容易产生油腻饱腹感。品尝月饼时最好伴着茶水,这样可以解油腻。一边吃月饼,一边喝着淡茶或者花茶,味道是很棒的。

3、月饼虽然是中秋佳节必吃的美味,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哦!月饼属于高热量食品,糖尿病患者、三高人群和肥胖人群不宜多吃。月饼也不易消化,有肠胃疾病的患者最好也不要多吃。婴幼儿和老年人在吃月饼也要格外谨慎小心,防止被噎住。

中秋如何健康的吃月饼

1、宜细嚼慢咽胃不好别吃冰淇淋月饼

月饼是比较难消化的食品,吃时应细嚼慢咽,切忌吃得过快。细嚼慢咽既可品其美味,又可助胃肠消化吸收。冰淇淋月饼完全由冰淇淋做成,肠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尝试。海味月饼是比较名贵的月饼,有鲍鱼、鱼翅、紫菜等,口味微带咸鲜,以甘香著称。但有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的人要少吃。不管是什么味道,糖尿病患者最好都少碰。病情不是很严重的人,可以适当吃一点,但一定要减少当天粮食的摄入。

2、宜早吃别晚吃

早上吃月饼可以补充上午所需的能量,也不易发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食用时间,否则可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吃月饼最好在早上和中午,晚上临睡前不宜吃,特别是那些患有胃病和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晚上吃不利于消化吸收,易引发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3、宜吃新别吃陈

因月饼含油脂较多,存放时间长,不仅失去原有风味,而且油脂氧化易发生变质,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所以,月饼最好是现买现吃。

4、宜边吃边喝茶

吃月饼时,可配合喝茶或喝温开水,一则止渴、解油腻、助消化;二则爽口增味、助兴添趣。

吃月饼时要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也可搭配山楂等一些酸性食物,可以开胃,增强消化能力。但不适合有胃病的人,不然会加重病情。吃月饼的同时饮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

一般来说,吃甜味月饼饮花茶最好,有香甜兼收之妙;吃咸味月饼饮乌龙茶或绿茶为佳,有清香爽口之感。还可以伴随月饼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因为月饼的脂肪与含糖量都很高,就不宜再喝含糖高的汽水、可乐或果汁等饮料。有人认为吃月饼时喝葡萄酒能够起到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的功效,其实葡萄、提子等水果可以直接转化为葡萄糖,也应谨慎食用。

5.月饼不宜冰箱储存

月饼不宜放入冰箱储存。在低温的条件下,淀粉会变得老化,使月饼变硬、口感变差。储存月饼最好放置在室内阴凉干燥处,要注意储存时间不要太长,散装月饼可以放置三五天;有独立小包装,或包装中有防腐料包的月饼,可以保存十几天。

6.分食最佳

月饼不可一次吃太多,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月饼不能当正餐吃,要在两餐之间食用。如果要在餐后吃月饼,就要在正餐中少吃主食及肉类,以便平衡一天的饮食营养。月饼宜分食,把月饼切成小块,和亲友们分食,既能多品尝一些不同口味,还能感受与家人朋友欢聚一堂的乐趣和气氛,同时又避免了摄取过量脂肪和糖分。

7.三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不吃月饼

月饼是“三高”食品,高糖、高脂、高热量,过量进食对儿童的健康并无好处。

所以三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吃,三岁以上的宝宝,肠胃稍微成熟一点了,可以适当吃一点,但也切勿过量。

三岁以上的宝宝吃月饼,每次最多只能让他吃常规大小月饼的1/4个,因为孩子吃月饼过多会引起胃肠负担加重,胃肠不适胀闷,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应减少当天的主食及油脂的摄入量,以平衡宝宝一天的饮食,因为一个重4两左右的广式月饼含有50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3两米饭。

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5篇_精选范文网

每逢中秋节,月亮通常又大又圆,特别明亮,成了众人仰望的主角。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_中秋节的习俗及养生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