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最新,欢迎查阅!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 1

牛顿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色散实验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

焦耳

焦耳定律 功能关系

伽利略

将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

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

欧姆

欧姆定律 I=U/R

汤姆生

发现电子

卢瑟福

发现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

发明电话

沈括

发现磁偏角

托里拆利

最早测出大气压值

查德威克

发现中子

盖尔曼

提出夸克的猜想

麦克斯韦

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

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瓦特

改良蒸汽机

爱迪生

发明电灯

托勒玫

提出地心说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

墨翟(子)

发现小孔成像

安培

提出安培定则

多普勒

发现多普勒效应

莫尔斯

发明电报和莫尔斯码

贝克勒尔

发现放射性现象

居里夫人

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伏特

发明伏打电池

奥托?格里克

完成马德堡半球实验

帕斯卡

发现液体压强规律

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返回目录>>>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 2

1、专心上课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能死记一些结论。学生要获得知识,上课听讲最重要,尤其是学新课时,一定要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听懂,将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理解,融会贯通并记住。上课以听讲为主,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2、及时复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物理学生记得要及时复习,要记得牢,就要反复强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3、有效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预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数理化都是靠练出来的,一定要多做练习题,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沟通物理概念、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4、解决疑难

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所以初二的学生在做题时,遇到有什么疑难,一定要抓住不放,这样才能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对某些题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5、系统总结

培养自己学习总结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通过大量的题目分类,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提高能力和增强解题能力非常有益。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 3

  1、基础知识很重要

  对于不少同学来说,物理都是个比较难的学科。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

  各种公式、定理、实验都要做到100%的掌握。特别是电学、力学中,各种定理、公式很多,有必要分类整理,集中记忆!

  对于初二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教材,把一些零碎知识点做巩固复习。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最好把初二的笔记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以求达到不留漏洞的效果。

  2、找准重难点,集中突破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这些重点内容都是历年中考爱考察的知识点,一定要集中突破

  3、找到漏洞专题突破

  通过方法梳理、技巧提炼、大量刷真题,应该对自己考区的考题形式,高频考点、常见易错点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应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常常扣分在什么地方?找到漏洞并堵上。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 4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 根据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s

  10.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1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质量是惯性唯一量度。

  1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6.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会改变。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 5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什么是力?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会画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第2节弹力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还要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若没有,则要调或读数时要进行加减修正。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厘米。

4、注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第3节重力

1、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粗略计算时,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地面上6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n。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

3、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会画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运动的小车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就是的。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验事实++科学推理得出的,因此(能/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3、牛顿第一定律直接描述:物体在不受力时所处的状态,即状态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间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指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2节二力平衡

1、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指状态和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等于0。归纳为八个字“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改变、不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改变、不变)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处于匀速或静止(没推动),则受到的力都是一对对的力,即受到的这对力方向、大小、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第3节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的力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和大小有关系。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3、冰刀与冰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摩擦,瓶子与手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它们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摩擦。自行车在地面上滚动,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摩擦。共同点:两个物体相互,都产生了力

综上可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

(1)两个物体要相互。

(2)两物体之间发生。

4、磨擦分为、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5、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触面些和增大(自行车的刹车)。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2)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TAG标签: 物理 学习方法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最新,欢迎查阅!初二物理下册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