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中考混合物中质量分数计算和化学式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的重难点。如果我们转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假设策略,常常能化繁为简,巧妙解题。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 1

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例1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 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煤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致使剩下的煤渣质量不等于所用煤的质量;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由于有1g氧气过量而未参加反应,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9g,而不是10g;质量守恒定律是针对化学反应而言的,而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故B正确。

错因会诊:

错选A是由于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概念中的关键词没有抓住;错选C是不能明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而导致误答;错选D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了。

例2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A.②④⑤ B.①③⑦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理解。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由于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但在这一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既然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由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被破坏,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也就是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总数和生成物分子总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错因会诊 :

有些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往往就会把这部分的概念混淆,选出错误的答案。错选④、⑥、⑦是由于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没有记住。错选②是由于不明白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不能利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 2

一、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二、明明只含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

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三、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 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四、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五、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六、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七、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八、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 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九、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

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铅笔的笔芯是由石墨和粘土构成,与金属铅不搭界。

十、明明催化剂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催化剂,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是后来科学进步了,发现减慢反应速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剂”,后者叫做负“催化剂”,通称还是催化剂。例如核反应的时候就需要减慢反应速率,需要负催化剂(重水)。

类似地,经济上也不说减慢增速,而叫做负增长;管理上也不叫惩罚,叫做负激励。

十一、明明说是水银,可是偏偏说水银不是银

水银是汞元素(Hg)的中文习惯称呼,与银不搭界。

十二、明明铁生锈不发热,非说它产生了热

铁生锈,是反应速率非常慢的化学反应,它发热了你也不会感觉到。

十三、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根据酸碱性的定义: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不一定是碱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钠盐、钾盐、铵盐等,例如醋酸钠、碳酸氢铵等等。

十四、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见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线。以硝酸钾为例,2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约30 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约23%。而在更高温度、例如5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达到90 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1%。即便不饱和,50°的硝酸钾溶液也可能比20°时候的溶液更浓一些。

十五、明明是50 毫升水与50 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 毫升

两种液体混合,分子之间会互相“填空”,大小搭配,因此体积可以减小。

十六、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白金,是铂元素(Pt)的俗称,像金子,但是不含金。

十七、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银粉,是形象的说法,银子一样的粉,是铅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银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细的铜粉,同样不含金。

十八、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说它是盐,是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碳酸钠是盐。

十九、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有114 种元素、几百种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2,半径1.15A)。

二十、明明KClO3 中含氧元素,却说它不是氧化物

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当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 3

1. “化学反应”或“反应物”:

“应”字错写成“映”。

2. “生成物”或“反应后生成了…”:

“成” 字错写成“存”或“层”。

3. “活性炭或炭黑或木炭或焦炭”:

“炭”字错写成“碳”。

4. “吸附作用”:

“附”字错写成“复”或“付”或“副”。

5. “石蕊试液”:

“蕊”字错写成“芯”。

6. “酚酞试液”:

“酚酞”字错写成“酚肽”。

7. “酒精灯”或“燃料酒精”:

“酒”字错写成“洒”。

8. “水槽”:

“槽”字错写成“糟”。

9. “爆炸极限”:

“爆”字错写成“暴”。

10. “天然气”:

“然”字错写成“燃”。

11. “溶解”:

“溶”字错写成“容”或“熔”。

12. “溶液的酸碱性”:

“碱”字错写成“咸”。

13. “酸碱中和反应”:

“和”字错写成“合”。

14. “饱和溶液”:

“和”字错写成“合”。

15. “化合反应”:

“合”字错写成“和”。

16. “置换反应”:

“置”字错写成“质”或“直”。

这些字,你都写对了吗?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 4

考点1 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

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一、盐酸、硫酸的性质比较

盐酸(氢氯酸)

硫酸

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气作用,呈白雾。

纯净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很强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酸的通性)化学性质

(1)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稀硫酸不变色。

(2)能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Zn+2HCl=ZnCl2+H2↑

Mg+2HCl=MgCl2+H2↑

Zn+H2SO4(稀)= ZnSO4+H2↑

Mg+H2SO4(稀)= MgSO4+H2↑

(3)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Fe2O3+6HCl == FeCl3 +3H3O

CuO+H2SO4+Cu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4)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OH + HCl = 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5)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HCl+AgNO3===AgCl↓+HNO3

2HCl+Na2CO3=2NaCl+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除锈、制某些试剂和药物

重要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精炼石油、除锈等,

l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脱水性(化学变化,使有机物碳化);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3)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考点2 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碱的腐蚀性。

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1、氢氧化钠特性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同时还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相关干燥剂的选择

原则: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如浓H2SO4可干燥O2、H2、CO2、SO2、HCl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碱性气体);NaOH固体可干燥O2、H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

俗称

氢氧化钠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氢氧化钙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易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而潮解。

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1)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a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H2O

Ca(OH)2+SO2=CaSO3↓+H2O

(3)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4)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NaOH+CuSO4=Cu(OH) 2↓+Na2SO4

3NaOH+FeCl3=Fe(OH)3↓+3NaCl

Ca(OH)2+Na2CO3=2NaOH十CaCO3 ↓

用途

氢氧化钠 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氢氧化钙 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制火碱、漂白粉配农药波尔多液等,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3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石蕊和酚酞试液。

2.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数值0—14之间。最简单的测试溶液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批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值。

3.溶液的酸碱度

⑴ pH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0----14_之间。

⑵ 改变溶液pH 的方法:

①使溶液的pH 增大要加入碱溶液或金属氧化物或是水;

②使溶液的pH 减小要加入酸溶液或水。

4.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3)许多化工生产需在一定的酸碱性的溶液中进行。

(4)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5)农作物一般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 5

一、敞口露置的情况

1. 敞口露置质量增重

2. 敞口露置质量减轻

3. 敞口露置质量不变

二、化学变化前后溶液质量变化情况

1. 质量不变

2. 质量增重

3. 质量减轻

4. 质量可能增加可能减轻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考点与质量守恒定律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中考混合物中质量分数计算和化学式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的重难点。如果我们转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假设策略,常常能化繁为简,巧妙解题。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8种方法搞定中考化学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极端假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