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
相关文章
中考政治答题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应用一定的模板就可以把固定的分数拿下。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 1
1、简答题是对题目要求做出简要回答的题型。简答题一般设问比较明确,要求答案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其功能是考查学生在记忆和再现概念、原理等知识点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简答题的类型
(1)直问直答式:即问题简短,直截了当,立意明确。例如,请你指出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明式:题目要求举出例子,并用例子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点进行说明。如,说明执法机关对于任何公民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
(3)材料分析式:即通过对材料的思维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题目。其中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
(4)辨析式:实质是辨析题的简写版。如,列宁指出:“技术愈向前发展,劳动力就愈供过于求。资本家就愈能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对列宁这一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须注意的是,初二的案例分析一般都属于辨析题型,只不过都不是对观点的辨析,而是对行为的辨析。)
(5)其他形式:填表、填空、填图、连线等。
(6)组合式:其他题型与简答题的合成。
3、答题要求与步骤:
(1)答题步骤:
第一、审设问,确定立意范围;第二、审情境,提取有效信息,明确立意;第三、按要求组织答案。
(2)组织答案要求:
第一、条理清楚;第二、表达准确;第三、内容完整。
4.例题 :(2012湖北荆门中考,11)(7分)
材料一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材料二、我国是一个不发达的大国,国家办好教育不容易,同时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有位学生家长,辗转近十个城市,到街头擦了几年皮鞋,供女儿读完大学。
(1)教育对个人和国家有什么重要作用?(4分)
(2)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珍惜学习的机会?(3分)
分析解答:此题属于材料分析式:即通过对材料的思维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题目。
首先,审设问,确定范围—九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4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P30—61及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其次,审情境,提取有效信息,明确立意。重要信息:“政府工作报告”“优先发展教育” “我国是一个不发达的大国,国家办好教育不容易”
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
答案:(7分)(1)①教育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唤醒潜力,发展才智,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2分)
说明:若答“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奠定一个人走向未来的基础”,亦为正确,给2分。
②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国家发展教育,能提高人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分)
(2)①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2分)②树立远大志向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提升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1分)
说明:若考生只从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个方面回答,只给①要点的2分。
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 2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1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3.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6.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7.(繁荣)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
28.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
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 3
(1)写完整句子,具体、真实。
(2)注意地域范围:如我国、广东、广州、社会、学校、家庭等;
(3)注意时间范围:如1949建国前、建国后、1978改革开放以来、2000新世纪
(4)注意数量要求:如果没有指定数目,请写3个以上。(5)注意内容要求: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
列举题:
1(1)刘霆在生活中担任了哪些角色?承担了什么责任?这些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①作为学生:他承担起了认真学习的主要责任,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2分
②作为子女:他承担了孝敬父母的责任,这个责任主要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2分
③作为社会成员:他承担起了扶危济困的责任,这个责任来自道德原则、分配的任务、公民身份。2分
(2)请写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科技、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举一例)(6分)
答:经济方面: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三;
科技方面:“神舟”九号成功发射;
体育方面: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3) 你能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成就的具体事例吗?(举两例)(10分)
① 袁隆平成功培育“三系杂交稻”,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 ②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每个方面5分,写完整句子,不是词组)
(4)请查阅相关资料,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百姓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实例。3分
答:①居住条件:人们告别旧平房,住进新楼房;
②家用电器:彩电、冰箱、空调进入百姓家;
③交通工具:从公交车、自行车发展到地铁、私家轿车。
(5)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列出三项)和不利因素(列出二项)?(5分)
答:有利条件:
①政治:“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
②文化:两岸文化交流加深,感情上日益亲近;
③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不利因素: ①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挠;②外国干涉势力的干扰。
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 4
观点一:意义类主观题答题对策:
1.根据主题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
2.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
3.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思路
4.要遵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有微观到宏观、由直接到间接的原则
观点二: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 5
观点一:主观题的答题思路
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2、审题要求:
⑴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体现)。
⑵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⑶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⑴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
⑵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不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⑶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A.主观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a、看:看设问。看设问的范围(法律、国情);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b、抓: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来抓。
c、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d、联: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e、列:列出答题纲要,即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按先后列出要点。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B.主观题答案组织要注意“六个化”
a、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b、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c、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d、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e、答案编写完整化:联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新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f、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观点二:非选择题的一般答题方法
1、审设问:审知识范围、审题型、审限制要求
2、审材料:分层、提炼、概括,提取有效信息,
联系教材知识
3、作答案:答案要点化、表述术语化、
结构逻辑化、书写整洁化
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口诀经典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