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初三中考历史世界史重点复习资料总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 1

【时代特征】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1.野蛮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2.全民族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军队先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伟大意义: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核心考点】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的开始、开始了局部抗战)

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5.1937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开始,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30万人以上。

6.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7.平型关大捷和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

8.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9.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0.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 2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的叛乱;清朝在新 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管辖;清朝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1 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 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 年)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

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 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 3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1.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核心考点】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3.为完成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我国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7.两岸交往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8.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9.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0.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 4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科学技术:导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人造卫星的上天,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明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世界粮食的产量。

【核心考点】

1.我国的外交政策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果:(1)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2)1972年,中日建交;(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4.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邓稼先。

6.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7.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8.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 5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 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 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 年 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盛京

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

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 年女真金

完颜阿骨打1616 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 年满洲清皇太极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 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 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

(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初三中考历史世界史重点复习资料总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初三中考历史世界史重点复习资料总结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