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如果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果使元素化合价降低,即要使它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 1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1、FeS2+O2——SO2+Fe2O3

2、Mg+HNO3——Mg(NO3)2+NH4NO3+H2O

3、NH4NO3——N2+O2+H2O 4、FeS+KMn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S↓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 2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 3

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例1:fe3o4+co→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应生成铁,至少需4个氧原子,故此4个氧原子必与co反应至少生成4个co2分子。

解:fe3o4+4co→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方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子数和守恒的思想利用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子数先配平。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4+p2i4+4h2o→ph4i+h3po4

第二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4+p2i4+4h2o→5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4+5/16p2i4+4h2o→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去分母得:13p4+10p2i4+128h2o=40ph4i+32h3po4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 4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4:fes2+o2→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 5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例1]配平金属铜与浓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十HNO3(浓)——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1)从反应式看,HNO3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其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情况为:0+5+2+4

Cu+HNO3---Cu(NO3)2+NO2+H2O

(2)使电子得失数相等,由此确定以此有关的物质的系数:0+5+2+4

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据此,推断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反应式右边生成物多出2个N原子,故必须在反应式左边再增加2个HNO3才可使两边的N原子平衡,此时左边共有4个HN03,为使两边的氢原子数相等,右边H2O的系数应配为2,于是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虑,但所有系数均已确定了,故还得最后验证一下,若两边的氧原子平衡了,则方程式就可被确认配平。实际上上式的氧原于已平衡了,故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如果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果使元素化合价降低,即要使它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二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