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
相关文章
改进化学比改进物理容易得多。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他们在高中学习化学的方式也不一样,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化学的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 1
1、理解概念,自己区分易混淆处:很多同学认为反应原理就是“计算”,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反应原理这一部分的学习,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打好基础,这里的基础指的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彻。
2、理清思路,了解前后学习内容的联系:反应原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强调逻辑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实上,这一块内容前后有很大的关联程度:从热力学综述开始,先后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淀等等每一个子章节之间都是可以互相帮助解释、帮助记忆的,做题时,要养成一个不断思考的习惯,自己把这各个原理之间的思路理清晰,这样更加有利于学习
3、总结归纳,具体了解化学反应的具体变化:反应原理其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就是考察条件变化时相应的物理量会怎么变化,各位同学往往会面对题目却记不清楚。所以我们要说的是:功夫在于平时,精华在于总结。
4、计算,找出属于自己的方法:计算是这部分知识的重头戏。在计算时一定要细心,将给出的条件罗列出来,并且要结合老师给出的计算方法总结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 2
复习能够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能够使他们学到的知识技能系统化、规律化和简明化,帮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相互联系、进行综合,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提高学习水平,培养和发展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对于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化学教学中的复习,大致上可以分为准备性复习、日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终结性复习四种类型。
准备性复习又可称为基础性复习,一般在新学年开始前进行,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缩小学生间学习基础的差异。例如,在高中一年级开学前两周对初中化学内容的复习即属于此类。日常为配合新课教学而对旧知识所作的复习也是一种准备性复习。
日常性复习主要包括新课结束时的巩固性复习和新课前的检查性复习(检查前一课的学习效果和课后复习情况),它们一般不占用整节课时,是最基本和最经常的复习。
阶段性复习是在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包括若干节或若干章)后的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也可以划属于阶段性复习。
终结性复习指学业结束时的复习,主要指初中化学总复习和高中化学总复习。
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 3
化学知识怎样进行强化复习
及时强化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化学用语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强化,才能迁移应用。强化不是消极的重复和记忆,而是积极的为了进一步的学习与应用。它包括了知识的理解加深,使之系统化及时记住该记的内容,等等。
强化要及时,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以平时为主,以课内外学习自我强化为主,而这又是在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检查下进行的。
在课内外所采用的阅读教材、口头和书面练习,实验及讨论等各种实践活动都要给学生具体的帮助和检查督促,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化学知识的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 4
1、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NaCl→Na
a→NaOH→Na2CO3→CaCO3→CaO→Ca(OH)2→NaOH
2、Mg→ MgO → MgCl2 → Mg(OH)2 →MgCl2 → Mg
3、Al→ Al2O3→ AlCl3 → Al(OH)3→ Al2(SO4)3 → Al(OH)3 → Al2O3→ Al → NaAlO2 → Al(OH)3 → AlCl3→ NaAlO2
4、Fe→ Fe2O3→ FeCl3 → Fe(NO3)3→ Fe(OH)3 → Fe2(SO4)3→ FeSO4 → Fe(OH)2→ Fe(OH)3 → FeCl3→ Fe(SCN)3
5、Cu→CuO → CuSO4 → Cu(OH)2→ CuO → Cu → CuCl2 → [Cu(NH3)4]SO4
6、C→ CO→ CO2 → CO → CO2 → CaCO3 → Ca(HCO3)2 → CO2→ Al(OH)3
7、Si→SiO2 → Na2SiO3 → H2SiO3 → SiO2→ Si(粗硅) → SiCl4 → Si ( 纯硅)→ SiO2 →SiF4
8、NH3→ N2→ NO→NO2 → HNO3 → NO2 → N2O4
H3 → NH4Cl → NH3 → NH3·H2O → (NH4)2SO4→ NH3 → NO → HNO3 → Cu(NO3)2→ NO2 → HNO3
9、H2S→ S→ SO2 → SO3 → H2SO4→ SO2 → H2SO4→ BaSO4
10、Cl2→ HCl → Cl2 → NaClO → Cl2 → Ca(ClO)2 → HClO → O2
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 5
1. 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采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关注以下“3条线”,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结构化,从而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
(1)知识线
a)以某种具体物质为线索。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应用——对环境影响。其中对“性质”的复习应归纳为:物质类属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等方面。“应用”则包括: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物质的分类提纯、环保科研中的应用等。
)以某种元素为线索。元素——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方法线
化学反应类型讲清反应规律: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应按反应类型注重讲清化学反应的规律,避免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而产生对化学方程式恐惧、混乱、乱用、误用等问题.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3)价值线
a)无机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
)无机物及性质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联系价值。
c)无机物及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价值。
2. 抓好“三个结合”,进行横向联系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密切联系,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要将这三块内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理论、实验、计算融为一体。
(1)与基本理论结合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又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灵活运用。
(2)与实验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必须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与计算结合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与计算结合,既巩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3. 总结规律,突出重点
(1)在复习主族元素时,从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入手,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2)适时总结规律,有利于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4. 运用比较,同中求异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联系,容易引起混淆,对于这些物质,可采用比较法,进行综合分析,一一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获得牢固、系统、准确的知识。
5.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在复习中,应尽可能将元素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能源等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用于考试的,而是有实际意义的。
25个常考的化学考点复习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