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
相关文章
两极格局结束以来的日本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 1
美国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一)背景:
1.社会状况:
①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②移民主要来自英国、欧洲其他国家和非洲黑奴。
③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革命的主要力量)
2.经济状况:
①资本主义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形成)
②18世纪中期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种植园主阶级形成)
③英国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二)过程: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3.美国独立: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4.战争转折:萨拉托加大捷;(不久,法国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
5.战争结束:1781年10 月,约克镇英军投降。
6.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1783年。
(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评价:
①民主性:确立了共和政体;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②局限性:种族歧视: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刃相等的权利。
③作用:巩固了国家政权。
(四)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年组成,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五)历史意义:
1.性质:
①民族解放战争;
②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民族解放战争)
3.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革命)
4.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5.遗留问题: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19世纪上半期迅速完成工业革命。
美国领土的扩张: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等大国。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
1.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不可调和,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2.过程
①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
②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扭转战局:通过《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
④内战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3.历史意义:
①性质: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成果:它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③局限性:内战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程度最高。
一战前后的美国
(一)一战前美国的对外扩张
1.拉丁美洲:1903年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截至1999年底)
2.亚洲:1899年,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一战中,大发战争财。
1.1917年,美国参战,成为主要的战胜国之一。
2.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三)一战后1919年1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经济上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但综合国力,英国仍然是第一位。)
1921一1922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最大的受益者。
(四)1924—1929年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二战前后的美国
(一)二战前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
①背景: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颓势,人民不满,要求改革。
②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③内容:(略)
④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⑤认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成就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体制基础。
2.中立政策
目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实质:纵容侵略。作用: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政策调整
①修改中立法,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3.重大战事:
①中途岛海战,美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②1944年6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4.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①政治:参与并主导四次国际会议;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苏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
②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③军事:垄断原子弹;
(三)二战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1.经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形成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战后发展阶段:
①二战后到70年代初,经济稳定发展;
原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表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②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原因: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日本、西欧的经济竞争。
表现: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后,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影响: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③80年代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原因: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表现:1982年,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问题:财政赤字急剧上升。
④90年代,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特点---知识经济
原因: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表现: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赢余
2.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霸权政策
①(巩固其霸主地位)在欧洲实行“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②在亚洲发动两次局部战争: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③在中国实行扶蒋政策
3.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
实力: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对外政策:企图独霸世界,做世界领袖。
表现: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与发展。如科索沃战争,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借口“人权高于主权”;实质:干涉别国内政)
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 2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①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 3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
(2)城市的繁荣。
(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
(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
(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3、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
4、评价: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 4
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一)经典力学
1、天文学
(1)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学奠基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1)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开创者”,其三大成就有: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和对光的分析。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意义:牛顿的经典力学,
①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②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③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
④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⑤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⑥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物学
1、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神学受到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19世纪,生物学领域迎来重要转折。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其中两项最重大的成就,它们同能量守恒定律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2、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1863年,英国科学家发表了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
3、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基础。
②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它进行宣传,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三)能源领域
1、“蒸汽时代”的到来
瓦特18世纪80年代研制出新的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它的采用为加快工业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加强世界的联系。
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最伟大的发明,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3、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③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还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 5
一、(18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1、特点:
①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②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③追求人道主义理想
④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⑤热衷于塑造与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2、背景:
①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②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 ③文学上人们不满足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要求描写现实生活
3、代表作:
①法国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③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④英国狄更斯:《双城记》
4、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19世纪中叶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直接行动。
2、俄罗斯高尔基:《母亲》(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