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
相关文章
一个人若想拥有聪明才智,便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出于勤奋。”这是有道理的。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单元知识点归纳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 1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 (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 (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 “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广 东 高 考 在 线 微 信 平 台 整 理)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 2
比如看到高中历史必修(2)目录,总共有五个单元22课内容,要先记住每个单元标题、每课的标题,往往考试时的答案就是标题,如2013年广东高考38题(1)答案就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等”。
如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讲到十月革命经过时,可以用口诀记忆:“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见曙光”。
可以参照汕头市高中历史教研员王溅波主任所编的《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来记忆,如记忆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1840~1842年)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⑤.抗日战争(1937—1945)
如记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可以用曲 线图表示
如记忆《南京条约》内容打一谜语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专有名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是商人”,谜底为“五口通商”。
高中怎么学好历史
在学习高中历史中充分运用观察的方法听课。 最好是听新课前,自己先预习老师下堂课所讲内容。看看自己在无人从旁指点的情况下,到底能理解哪些知识点,同时实在钻不懂、弄不明白的有些什么。这样在听课时,你的注意力就会比较容易集中在那些“症结”上,会全身心动用你的耳、眼等感觉器官。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惘。这在听高中历史课时应表现在,认真听老师讲解,勤奋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边听边思考,让大脑充分运转。历史课需注意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与影响,以及那些必记的年代。以上这一切必须是在边听边思索的统一过程中进行。如哪个地方有些费解,马上在本上简单写两三个字,如:“注意”、“未懂”,以便课下找老师或同学弥补。如老师讲得透彻精彩,也可简单记一下:“精彩”、“有说服力”,以作为日后自己阐述问题的借鉴。
一些高中历史老师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受此影响有的老师讲课风趣,有的逻辑性强,还有的讲课信息容量大。你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打个比方,老师这节课讲了一百句话,你就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哪几句。
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 3
英美关系
(1)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
(3)1899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
(4)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5)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因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6)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7)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8)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美日关系
(1)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2)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3)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在华利益,美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败日取胜。
(4)日本投降后,美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5)二战后,美国大力在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剧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 4
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 背景:
(l)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 挑战教会的。
(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概况:
(l) 开始:17世纪时,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 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 扩展:传播到德意志等其他国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核心:“理性”, 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 否定一切外在。
4. 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抨击天主教会的和迷信, 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5.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反对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 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2) 孟德斯鸠
①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③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3) 卢梭
①阐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③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 人物:德意志的哲学家康德, 总结了启蒙思想,代表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2) 主张: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 提出人就是人, 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l) 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 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学习探究】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1) 从批判对象上看, 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扩展为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 从涉及的领域看, 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3) 从批判形式上看, 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 从思想特点上看, 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 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 5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高二历史会考的必考知识点分析参考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