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文言文劝学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 学《荀子》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 1

重点虚词

1、徒

白白地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只,只不过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2、以

凭 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用,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相当于“而”,连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用来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在……的时候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把 匈奴以为神

3、而

并列(第一个);转折(第二个),但是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转折,反而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转折,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假设,如果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假设,那么 城入赵而璧留秦

承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4、之

助词,的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助词,取独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代词,他 何以知之

代词,我(第二个“之”)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 2

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 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假:借助,利用。

21、舆:车。

22、利足:脚步快。

23、致:达到。

24、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25、绝:横渡。

26、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27、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8、兴:起。

29、渊:深水。

30、蛟:一种龙。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

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骏马。

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锲:用刀雕刻。

38、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

41、螯:蟹钳。

42、躁:浮躁,不专心。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 3

劝学(《苟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 4

1.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2.文言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 5

《寡人之于国》两首知识点

1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路矣颁—斑,花白

3.涂不饿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莩—殍,饿死的人

2词类活用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名—动,跑五十步,一百步。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动,穿。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动,称王。

3一词多义

1.于寡人之于国对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至

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赵氏求救于齐向

2.以请以战喻用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3.之填然鼓之衬字,不译

树之以桑衬字,不译

顷之,烟炎张天音节助词,不译

4.胜谷不可胜食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5.兵非我也,兵也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将兵万人士兵

穷兵黩武战争

4古今异义

1.河内凶: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五十者可以衣帛:古,可以以之;今,一个连词。

5重点词语

1.尽心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强语气。

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没有像。

3.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4.请以战喻:请允许我,表谦;请回答,请你……,表敬。

5.数罟不入洿池:密;网;池塘,洼地积水。

6.鸡、豚、狗、彘之畜:鸡、小猪、狗、猪。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谨慎,认真从事;庠、序指学校;教,教化;申,

反复陈述;义,道理。

8.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9.王无罪岁:归咎,归罪;年成。

10.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吃。

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食物;约束。

12.黎民不饥不寒:黎民、庶人、布衣、黔首、百姓均指平民百姓。

6特殊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只是……罢了,不过……罢了固定句式

2.未之有也

高考文言文教辅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文言文劝学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劝 学《荀子》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