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文言文19分的总分,这部分内容拉分特别厉害,得分高的能得到满分,但是得分率低的,也该也就6-8分。学习和备考中,文言文知识点需要梳理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 1
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
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辞别
12、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3、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5、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 “尊”通“樽”,酒杯
一词多义
1、负
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2、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单于使使晓武 派(第一个);使者(第二个)
3、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 牵,拉
相如引车避匿 牵,拉;引申为调转
4、幸
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
大王亦幸赦臣 幸好,侥幸
5、观
大王见臣列观 殿堂
观太学 游学、游历,考察、学习
6、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咸怪其无征 证明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 2
一、高考前的饮食
高考前的饮食问题应该是考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家长总是调样的给考生做吃的。其实高考不需要在饮食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高考的能量消耗,和平时上课的能量消耗比较来说,差不多。不需要额外吃喝东西,就是平时吃什么,高考前的饮食和平时差不多就行。
高考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特别的东西反而不利于消化吸收,可能引起肠胃紊乱,甚至不消化拉肚子,尤其是高考最后3天里,太凉的东西不要一次性吃喝太多,尤其夏天,不要贪吃凉的东西,影响考试,
二、考场熟悉
高考前准备工作之一,前一天都要去熟悉考场。如果在本校考试,当然就没问题。如果到考场在外校,需要熟悉路径,考室的位置,座位的位置。特别注意厕所的位置,不要有陌生感。考试中途如果出现陌生的事物,容易转移注意力。
三、心理调节
高考将至,不少考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甚至出现身题不适,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考前焦虑所引发的。针对这种情况,高三网小编建议考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首先,要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给自己减压,把高考视为一种常态考试;多听听欢快轻松的音乐但不要太放松找不到考试状态,只是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或调节;最后,作为家长则要不断鼓励考生,给予考生自信,使高考前由焦虑所产生的沉重感、压迫感、不安感等焦虑的症状得到缓解。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高考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样才能使考生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考试中能被‘激活’,并从‘内存’中调动出来,才能在高考中冷静应对,自如发挥,达到最佳状态,考出最佳水平。
四、调整作息时间
为了在高考时,能够有更好的发挥,更好的适应高考时间,在考前的一段时间,可以按照高考时段的时间安排作息,这样可以帮助考在考试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五、考试规则
在考前一定要记住高考的规则,不要带考试禁止的东西进入考场,考号、姓名要写在规定处,不要勿带草稿纸等出考场。考号姓名以及答题卡涂写方式可以在平常的模拟考试中演练。这是高考注意事项中最重要的一点。
gt;>>返回目录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 3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1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2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4词类活用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5词类活用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 4
《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5.羊角:古义:旋风。今义:羊的角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今义: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节日
9.是: 古义:这;今义:作判断词
10.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
11.虫: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12.枪:古义:触碰; 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五、一词多义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② 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③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④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⑤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 5
《段太尉轶事状》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还,表让步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并且,表并列关系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 将,
罪且及副元帅 将要
年且九十 将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暂且,姑且
3、固定用法
且夫: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况且,再说
(二)虚词“则”
1、用作连词
1)表承接关系,就、便、那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表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表转折关系,可是、却、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用作副词,表示判断,乃、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诚:名词,真心真意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副词,肯定、确实、确然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 诚:连词,表假设,果真
(四)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固:形容词,城墙坚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动词,巩固,安定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形容词,固执,顽固
4、蔺相如固止之 固:形容词,坚决,坚持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副词,本来,原来,固然
(五)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适:动词,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动词,女子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动词,适合,适应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 适:副词,恰好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适:副词,刚刚,刚才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为动词“归罪”的宾语,故前置
2、汝将何以视天地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介词“以”的宾语,故前置
(二)省略句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省略“告诉“的宾语、“不许”的主语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公”
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臣”的谓语
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 省略“臣”的谓语
4、具以表闻(之) / 拜表以闻(之) 省略动词“闻“的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5、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省略动词“告”的宾语
6、农以(之)告谌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 省略分句“而未至”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知识点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