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
相关文章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着地球的沧海桑田,也带给了古老的人类无穷的好奇与想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三地理气温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 1
第一、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 2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 高考。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高考地理方位词与地方时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 2020高考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附地理必背100条知识点)
★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
★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梳理
★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方法总结介绍
★ 高考地理知识点冲刺复习大全
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 3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
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4、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 4
1、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沟谷,容易使流水快速汇集
②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石99破碎
③气候:出现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
④植被:植被破坏严重
人为因素:
①不合理的采石开矿,弃土弃渣大量堆积谷中
②工程建设破坏山坡表层
③植被破坏,山坡失去植被保护
2、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
②断层发育
③多暴雨
人为因素:
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
②开挖边沟,边坡
3、长江洪水产生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长江流经地区大部份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气候、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②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汉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时来水,多股洪水汇合,出现特大洪水
人为因素:
①植被: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
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同时水位抬高
③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影响荆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
①地形:地处巫山与平原转换位置,河流出山区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抬升河床
②该处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③河道特别弯曲,排水不畅,泄洪能力低
5、影响春旱产生的因素
①气温:春季,气温迅速回升
②降水:雨带未到达,降水少
③风:风沙多,蒸发量大
④农业需水量大
6、影响洪涝产生的因素
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
②地形:地势低平
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畅
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 5
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众多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如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其中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但现在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趋势仍在加剧,尤其热带原始林是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
3、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度。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
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地球生物进化史中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5、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6、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贫瘠。
7、亚马孙雨林开发: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开发规模小,没有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迁都巴西利亚、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并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8、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破坏严重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高三地理最新知识点总结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