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
相关文章
高三,大大小小的考试数不胜数,月考像“家常便饭”般存在着,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不容小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 1
例2: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用装置是_______。
(4)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同种气体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因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应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因过氧化钠是固体,水是液体,二者常温下便可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A或C作为发生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故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就得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原理上看,A和C是同一类型的装置,但A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滴加液体的快慢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答案:(1)锥形瓶,酒精灯;(2)B,2KMnO4
K2MnO4 + MnO2 + O2↑;(3)A、E(或C、E);(4)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5)便于添加液体反应物,控制反应速率。
点拨:初中化学中制取气体的典型发生装置有两套,即固体加热装置和固液反应不需加热装置,究竟选用哪种装置制取气体,由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溶解性及气体的密度决定。选择时要紧扣实验目的。
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 2
1、准备红、黑双色笔,黑笔独立完成练习;红笔纠错、记录老师的点评与拓展。
2、准备一个小夹子,夹化学试卷、讲义材料,并按时间顺序排列。
3、笔记本记录知识归类、规律等内容时要适当“留白”,以便补充内容。
4、每次考试前浏览笔记本、错题集、试卷等。
5、识、记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
6、实验大题历来高考得分低,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化学用语规范、精炼、准确,学会分析图表、数据,并运用于解题。
7、不同章节的复习方法会有所不同,但不论复习什么内容都要求课前做好预习。
8、回归课本,重温重难点;拓展归纳,知识前后衔接;课后精练,培养解题能力。
9、高三化学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10、老师讲完每一节课,要及时独立完成巩固练习并及时纠错。
11、切忌做一题校对一次答案或对着答案来完成练习。
12、不会做的题弄懂后建议你再教会1-2位同学,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说明你真正弄懂了。
13、重视每次练习、考试所犯的错误,这就是你的知识“盲点”或薄弱环节。
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 3
1.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
知识线
a)以某种具体物质为线索。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应用——对环境影响。其中对“性质”的复习应归纳为:物质类属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等方面。“应用”则包括: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物质的分类提纯、环保科研中的应用等。
)以某种元素为线索。元素——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方法线
化学反应类型讲清反应规律: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应按反应类型注重讲清化学反应的规律,避免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而产生对化学方程式恐惧、混乱、乱用、误用等问题.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高中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化学选择题得分方法
gt;>>选择题中最常见的“坑”
虽然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化学老师会提前告诉你避开各种“坑”,但是,等到真正高考,依然有学生往里跳,为避免大家重复犯错,下面整理了化学选择题中最常见的几种“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量还是少量
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
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是”
排序时,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
还要特别注意:
1.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
①水:常温下是液态;
②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③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
④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⑤和气体的体积有关的比较(如密度):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L,同温同压下才能比较。
⑥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
⑦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把原子量当质子数。
⑧Na2O2、H2O2、Cl2等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反应转移电子数易多算。
⑨注意选项中给的量有无单位,有单位不写或写错的一定是错的。
⑩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2.离子大量共存:
①注意酸碱性环境;
②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如Fe2+与H+、NO3-不共存,Al与HNO3无氢气等;
③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看电荷是否守恒;
②看物质拆分中否正确,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拆,其它一律不拆;
③看产物是否正确,如CO2的反应是生成正盐还是酸式盐,Fe3+与S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④看原子是否守恒;
⑤水解与电离方程式要看准,不要被反应物有水所迷惑。
4.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
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 4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3:al+fe3o4→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是氧。它们反应前后最小公倍数为“3′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8al+3fe3o4=?4al2o3+9fe
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 5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高中学习网www.gaozhong.cc/)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学好高三化学的方法精选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