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 1

例2: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用装置是_______。

(4)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同种气体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因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应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因过氧化钠是固体,水是液体,二者常温下便可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A或C作为发生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故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就得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原理上看,A和C是同一类型的装置,但A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滴加液体的快慢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答案:(1)锥形瓶,酒精灯;(2)B,2KMnO4

K2MnO4 + MnO2 + O2↑;(3)A、E(或C、E);(4)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5)便于添加液体反应物,控制反应速率。

点拨:初中化学中制取气体的典型发生装置有两套,即固体加热装置和固液反应不需加热装置,究竟选用哪种装置制取气体,由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溶解性及气体的密度决定。选择时要紧扣实验目的。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 2

化学二卷导致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填空题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表述能力,要求考生有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表述内容既要准又须与题意贴切吻合;二是填空题答案呈发散性(而选择题仅四个选项),可以克服考生盲目猜估和侥幸得分;三是题中信息曲径通幽,要求考生善于化“隐”为“现”跃过命题者巧布的“陷阱”,故应考时应注意:

1、抓住关键,以新联旧

填空题形式新颖,思维巧妙,很富有思考性,综合性程度很高,内容跨度大,知识的串联性强,只要抓住关键,搞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题目的新要求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进行有关知识的整体思维,答案就能顺利推出。

【例1】 臭氧(O3)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氧气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解析】这是一道以化学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内容的填空题。根据题意很容易得出O3 + I→I2 + O2这一转化关系,显然反应物中的钾元素在生成物中以何种形式出现,是本题的难点。据钾元素在反应前后价态未变,肯定在生成物中也是+。那么与+结合的阴离子是什么?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此时,应从题目的字、词、句中挖掘隐含条件,抓住“湿”字这个突破口,就知反应物中还有水参与反应,于是又得出O3 + I + H2O→I2 + O2 + X。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思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目要求,不难推知X-就是OH-,因而就有:O3 + 2I + H2O = I2 + O2 + 2OH,于是第一空就完成了,后面的两空全部脱离了题目的信息,进入整体思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改变、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由于I-是还原剂,则氧化产物就是I2,这一空较容易。但不能因O3是氧化剂,就不加思索地判断出O2是还原产物,因为O3和O2都是氧元素的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即反应前后化合价没变,于是又出现难点,解决此难点,其关键就是看O3里的氧原子获得电子而转变成了什么。仔细观察反应方程式,不难看出O3中有两个O原子形成了O2,价态没变,另一个O原子进入OH,即跟水生成了OH—,价态降低了,所以OH是还原产物,解答第二空的整个思维是把新问题与已学过的旧知识紧密结合,以新联旧,抓住还原产物在反应物中一定是氧化剂,氧化剂中的元素在反应中一定要得电子导致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这一关键。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例2】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且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由此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

【解析】⑴ 以题意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放出气体可能是HCl与NaHCO3或Na2CO3或Na2O2等反应,且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明显减少,但又不等于零,肯定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

⑵将混合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一定有NaHCO3。

⑶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多数考生认为NaHCO3 受热分解质量减少,但Na2O2与CO2、

3、变通思维,合理迁移

【例3】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若看成一种盐时,又可以写成Fe[FeO2]2,根据化合价规律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 ,看成盐时可写成 ,等物质的量的Fe3O4和Pb3O4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和浓盐酸反应时,高价的铅能将盐酸氧化而放出Cl2,而高价铁则不能,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解析】这是一道填空型信息迁移题,如果运用简单模仿,则会将Pb3O4类比Fe3O4错填为PbO.Pb2O3、Pb[PbO2]2。正确领会题干信息必须遵守化合价分析规则和Fe3O4书写方法。因Fe3O4中Fe有 +2价、+3价,而Pb3O4中的Pb却只有+2价、+4价。故Pb3O4中有一个+4价的铅原子和两个+2价的铅原子。变通思维后不难得:Pb3O4氧化物形式为:2PbO.PbO2,写成盐时为Pb[PbO4]。

同理,变通思维可写出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 Pb3O4 + 8HCl = 3PbCl2 + Cl2↑ + 4H2O

4、利用规律,逐步推理

近几年来,高考填空题中出现了许多“满足关系”和“取值范围”的题目。这些题目形式新颖,创意较高,思维抽象,规律性很强。该类题目大都是内容源于课本,要求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透彻理解,熟练运用,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这类题,应该将计就计,首先抓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找出对应关系,逐步推理,导出结果。

【例4】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是碱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x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解析】这道题属于强酸强碱混合的pH值计算题,内容源于课本、难度较大。但此题

5、利用关系,推、验结合

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年年都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尽管年年形式更换,但其解答的思路未变,这类题往往以图表转化关系出现,反应较多,关系复杂,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文字表达较少,但容量却很多,他的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程度和推断能力,该题也是高考题中唯一的一个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对于这类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仔细读题看图,在读题和看图过程中能得到某些启示,这些启示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从这些突破口出发,通过边推边验证的方法,紧紧抓住图中的各种关系,即可求得题目的正确答案。

【例5】下图中每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一种生成物(反应中加入的水或生成的水,以及由H加热发生的反应中除去G以外的产物均已略去)。已知A、D、G、H是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化合物,E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F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物质A的化学式是 ;

物质B的化学式是 ;

物质H的化学式 。

⑵D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⑴A是2CO3,B是Ca(OH)2,H是ClO3

⑵D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 + CO2 = CO32- + H2O

6、表达准确,击中要点

【例6】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pH计算的填空题,设问方式新颖,打破了常规思维习惯,着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

答案: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和等于15。如果答卷中表述出强酸与强碱的c(H+)之间的关系或只答出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间的比值,此题评分时计零分或减分。

7、深化思维,飞越陷阱

【例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Na+、Mg2+、Ba2+、Al3+、Fe3+、SO42-、CO32-、NO3-、Cl-和I-。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试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取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 3

物理是理综中占的比例最大的一科,也是理综中最拉分的一科。可以说,物理拿了高分,理综绝对错不了。物理需要较强的罗辑思维。一个不小心,10多分就可能会没。物理中没有扣字眼的题,所以有些重要的东西不必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但重要的点绝对不能丢,该分清的一定要分清。

选择题要先把有把握的选上,实在不把握的选项不要选,选反题主要考的是基础知识,包括一些概念加一点点分析。只要基础知识过关,概念分清,选择题不成问题。实验考的是一些小细节及顺序。一共只有几个实验,背下来,数不要算错就好。有些必须注意一些小细节,如:半径和直径,每隔几个点等。

在这里失分的人很多。大题共有3道,一般来说是由易到难的顺序排的。简单的题谁都能做对,比的是谁不丢分。只要步骤写全,数算对就可以了。其实难题并不难,它只不过是由若干个简单的题组成来混淆视听,让我们不知所措而已。难题一般是由几个过程组成,每个过程都是一个知识点,一道简单的题。只要把这几个过程分清,再连成串,一道“难”题就迎刃而解。怎么分清过程呢?首先要仔细读题,至少3遍。

第一遍略读,读清大意,了解题考的大致是什么。第二遍精读,将有用信息划上,尤其是一些小细节,像之类。第三遍边读边分析物理过程,然后试着推理计算,不必看条件,算完后你会吃惊地发现你用到的条件与题中所给的惊人的吻合,这样一道题就完成了。至此,物理的高分就被你轻松拿到。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 4

方法1:筛选法

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2:比较分析法

如果涉及一个图像,可以对图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仔细观察。如果涉及几个图像,可以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相似处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处。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方法3:等效思维法

等效思维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研究对象、背景条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组、变换或替代,使它们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更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方法4:信息特征法

信息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快速求解。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 5

一.掌握好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没有捷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知识,再多的答题技

巧也没有用,有了基础知识,才能在上面“玩一些复杂的花样”,让自己分数提高一个层次,其实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再温习一两遍足矣。在此推荐联想记忆法,将自己实在记不住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或者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联想在一起,很多东西都能顺利解决。比如说:甲来借一本亮色书(8种必需氨基酸)。

二.选择性做题

许多同学讨厌做题,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出难题,索性放弃。其实这些都出自一个原因:

缺乏自信,没有耐心。一旦我们有了自信与耐心,再多的难题我们都乐意去挑战。这些方法可以增强自信与耐心:1从简单题入手,这样做对的机率较大,信心也随之增长。2 冷静分析,不能浮躁。即使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也不是每道题拿来看一遍就会的。一道题看个4、5遍不足为奇。我们浮躁主要是由于看了几遍后题的大意,想考的知识点都没看透。于是越来越急,越急越看不懂。此时只要冷静下来,想想我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就好。再逐字逐句地看,就能看懂。

题要有选择性地做,类似题目只要选择几道来做其它题就不成问题,因为思路都差不多。但是答案术语,答题规范在考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即使明白题意,不用术语,不用规范也得不到分。平时做题时,一定要在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

三.合理分配时间

平时做题与考试是大不相同的。平时做题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规定的答题顺序。但考

试就不一样。考试经常会出现题做不完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做题速度不够快(在这方面平时做题要多练),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合理分配做题时间。理综的顺序是这样的:选择题:生物—化学—物理;大题:物理—化学—生物。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大致上应该按照分数比来分配时间,但每人拿手科不同,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先做我们拿手的科目,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信心,另一方面这样做的话会让我们能拿到的分全拿到。因为如果先做别的科的话,做不出来浪费时间,挤了拿手科的时间,致使拿不到分的没拿到,该拿到的也没拿到,得不偿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题顺序,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答题顺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增强自信心

由于理综是拿分大项,一个失误就有可能使10多分都丢掉。这使得很多人都丧失信心。

所以在考前,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保持愉悦心情,想一些高兴的事,考试题做不出时,不要想:完了,这回我可完了;要想:这回别人可完了。因为你做不出别人也做不出。答案每一科再做下一科时如果脑子转换不过来不要着急,让自己静半分钟,这样答题会顺手多了。、

五.一些答题技巧

这里再谈一个怎样答题的问题。由于物理是不定项选择,高考理综选择扣分物理占了很

大比例。程度较好的同学当然可以选择确定的,有些多项的也尽全力选全,因为这些同学追求的是高分。程度较弱的同学可以依自己的情况将物理选择当成单项选择来做。因为如果一道题选BC,只选了B给3分,选AB就一分都拿不到了。而这类同学就爱犯这种错误。相比之下,选一个保准的选项能提高不少分。大题中,如果这一题没想出来怎么做,要想到哪写到哪,这样会得一些步骤分。当然,题目如果完整地做出来,公式步骤也要写全。如果时间来不及,题目会,只是没时间算的话就不要算了,把用到的公式一一列出,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结果分在整道题中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这些都是答题小技巧,让你在同一水平上尽可能地多拿几分。

TAG标签: 方法 经验 技巧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介绍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