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 1
(一)、燃烧的一般条件
1、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2、有强氧化剂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存在
3、(爆炸物一般自身具备氧化性条件,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火药等,只要达到温度条件,可以在封闭状态下急速燃烧而爆炸)
(二)、镁在哪些气体中可以燃烧?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镁在氯气中燃烧
3、镁在氮气中燃烧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三)、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9、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
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1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四)、焰色反应(实验操作)
1、钠或钠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黄色
2、钾或钾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紫色(要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 2
一、三号
(一)、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采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
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2、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有的还可表示一种物质
例如:N表示的意义:(1)表示氮元素、(2)表示一个氮原子(3
Fe表示的意义:(1)表示铁元素、(2)表示一个铁原子、(3)表示铁这种物质注:在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表示几个某原子
如2Cu表示两个铜原子
新的发现:除H、O、N、F、Cl、Br、I的元素符号表示两种意义外,剩余的固态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三种。
二、离子符号
意义:(1)表示一个某离子
(2)表示一个某离子带了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1、Mg2+(1)一个镁离子(2)一个镁离子带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2Mg2+:两个镁离子
注:在离子符号前面有系数表示几个某离子。
三、化合价符号
(一)、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正一,氧负二,单质零,金正非负和为零
一价钾钠铵氢银,二价氧铜钙镁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氧硝酸根负一价,硫酸碳酸根负二价。
(二)、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三)、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
(四)、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符号在书写上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1)元素符号相同
(2)数值、正负相同
不同点:(1)书写位置不同
(2)数值与正负顺序不同
(3)“1”的省留不同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1)系数:表示粒子个数
(2)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原子的个数
(3)右上角的数字:一个某离子带了几个单位的某电荷。
(4)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 3
一、掌握必要知识点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而且该考的知识点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化;
5、“位一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
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
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要求巧解;
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
1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
11、离子共存;
12、溶液的pH及其计算;
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
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
15、有机物燃烧规律;
16、十大反应类型——有机合成;
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反馈及简单计算;
18、实验仪器的洗涤;
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
20、药品的存放;
21、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
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
23、混合物的计算;
24、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化工;
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二、培养实验能力
重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部分;实验复习组成“三套专题”: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②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③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包括实验评价;要注意实验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综合。
三、学会处理信息题先看问题再读题
信息综合题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
1、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给出某些实验现象、数据、图表等;
3、叙述某些讨论对象的合成路线、制取方法、发展史料、应用前景;
4、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由于所给材料冗长、陌生,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雾里前看后忘。
对于这种题目,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每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全力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扩大成果,针对题目可能会给出的或平行或阶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联系。
复习建议:
1、根据课本挖掘知识,总结规律。
2、适当给学生增加信息,使学生在解信息题时,心中有数,充满信心。
3、注意媒体,如:中国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飞船,可燃冰,纳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检验等,读懂图表、资料也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掌握解答信息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先看问题后看正文;
2、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
3、由点到面,扩大成果,每一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问题,它们彼此间或许是平行的,或许是阶梯形的,有的可能是连环网络式的,要看清题与题的关系,逐步攻克;
4、复检结果和信息之间的相关矛盾,表达是否符合题意及一般规范,避免低级错误。
四、总对策
1、注重主干知识,进行网络化归纳复习;
2、适当降低难度,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3、控制讲,加强练;
4、将主干知识组成专题;
5、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用不同方法指导高考备考,夯实基础面向大多数同学。建议:优生采用引导的方法,教学复习中面向中等学生,对困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
6、研究春季高考试题,进行有目的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 4
焰色反应全集
(一)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 5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较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图片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