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在高中理综的三科里,化学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以努力就能学好高中化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的学习方法建议,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 1

以“本”为导夯实基础

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复习时,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注意考查范围,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要坚决、果断、彻底地抛掉教材里没有的、《考纲》不要求的、老师不讲就不可能知道、必须靠记忆才能掌握的、无再生性的内容。比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甲烷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二烯烃的1,4-加成和1,2-加成、乙炔与水的加成、乙炔三聚成苯、六六六的生成、苯与溴的反应实验装置与现象、加成规则、消去规则、果糖的结构式等,而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

以“真题”为导善抓学法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典型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繁、不难、不超纲,命题趋势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快,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10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等等。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答好高考题的标准是:常见的题要会做,不常见的题也要会做,从来没见过的题也得会做。这就要求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

造性重组,推陈出新。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学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以“练”为导抓好纠错

很多同学做题时:只注重做题的数量,而不注重解题的质量;只注重做题的结果,而不注重解题的过程和解题后的总结。

做题要精挑细选,做到难易适度,明确练的目的,避免重复劳动。

以中档题为重点,着重解决审题不够仔细,逻辑不够严密,基础不够扎实,书写不够规范,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要设法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将知识与能力体现在笔尖上。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能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

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

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作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将错题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类别分别贴在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地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 2

有些同学的高中三年是这样度过的:糊里糊涂第一年,浑浑噩噩第二年,惊慌失措第三年。还有些同学表面忙忙碌碌,参与各种活动,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实际什么都没学会。这些同学的共同特点是,学习的时候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生活中没有信念,追求平庸;高考后突然觉醒,悔恨不已。其实,人的痛苦和悔恨,根源是在该奋斗的年华选择了安逸,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追求安逸,他的人生相当于直接进入六七十岁了。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信念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神奇到无坚不摧,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并愿意为之奋斗,你必能成功。贺舒婷从三流学校的三流学生考入北大,马云从一介布衣到身价千亿,不是靠投机取巧,也不是靠别人督促。所有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有理想信念的人。人要没有目标,就是一条咸鱼,还谈什么成功!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 3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3)过滤和结晶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在一些大型考试和竞赛试题中,关于溶液知识的试题往往使众多考生感到困惑和较为棘手。为此,助手主要从关于溶液知识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灵活应用溶解度概念知识解题

【例1】在t1℃时,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5克X,t2℃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0克Y物质。则X和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A.X>Y    B.X<y      C.x=Y    D.无法确定

【解析】

依题意知:本题对溶解度的概念进行了另一种较为抽象的理解,即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溶解某物质的质量,说明该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按照溶解度的定义计算:X物质的溶解度应为:15克/20克×100克==75克;Y物质的溶解度应为:30克/50克×100克==60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题不对溶解度的定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容易误选A选项.由于X和Y两物质所对应的温度不相同,故溶解度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故本题的答案为:D.

【例2】某温度下,将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克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40克 B.20克 C.8克 D.无法计算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本题含有两个隐含条件:(1)分成两等份的溶液中蒸发掉40克水都恰好能形成饱和溶液(2)蒸发掉40克水恰好能溶解9-1==8克A物质。因此原题意可以转化为:某温度下,8克A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在40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试求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显然,经过题意转化后给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直接求出答案为:8克/40克 ×100克==20克。

故本题的答案为:B。

灵活应用溶液组成知识解题

【例3】要使A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0.8A克水 B.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A

C.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

D.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

【解析】

本题是考查关于溶液组成知识的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和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对于A:加入0.8A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0%)/(A+0.8A)==11.1%

对于B:加入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0%)/2A==10%

对于C: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后溶质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溶液的质量变为A-0.1A==0.9A,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

对于D: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0%+2A×5%)/(A+2A)==10%

综合以上分析得:答案为B、D。

灵活运用溶解度概念

解决结晶问题的计算

【例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要用结晶法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克混合物,将它溶于100克热水,然后冷却到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

(2)取W克混合物,将它溶于100克热水,然后冷却到10℃,若仍然要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这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当W<a+b 时, A%

当W>a+b时, A%

【解析】

(1)在20℃时,若要使B不析出,该溶液中B的质量不能超过20克.由于A和B的质量总和为50克,所以此时A的质量超过30克,大于其溶解度,A析出,符合题意.

即50克×B%≤20克,即得: B%≤40% 或 B%<40%.

(2)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至少要满足:A%==a/(a+b),因为W<a+b,则A%>a/W;

而当W>a+b时,则a<W-b,则有A%≥(W-b)/W 或 A%>(W-b)/W.

溶解度和溶液组成知识的综合应用

【例5】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在20℃ 时将该物质20克投入80克水中充分溶解,则该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5% B.20% C.16.7% D.无法计算

【解析】

本题是一道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综合计算题,也是一道容易错解的试题。依题意知首先必需依据溶解度计算出80克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设最多溶解的质量为X)则有X/80克==20克/100克 X==16克,然后依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得:

16克/(16克+80克)×100%==16.7%

故答案为: C。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 4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很多,实验也比较复杂,概念和公式也比较难记。所以,想要学好化学,就要先把教材中的概念和定义完整准确的记忆下来。同时还要深刻理解并把握其中的内涵,要知道这些概念都是经过多年的沉淀才得出的结论,所以,掌握好概念和定义对于学习化学和掌握化学本质是有直接关系的。

很多学生平时化学学的挺好,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因为心态的原因导致成绩忽高忽低。这不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要知道高考和平时考试并不会因为你的心态好坏而改变时间,所以,需要做的就是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都比较多,现在的高考试题也一般是以实验探究题形式出现的,而很多学生在这部分的得分率都很低,甚至很多时候连实验的原理都不清楚,只能猜测答案。所以,想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先掌握好教材中基础实验和原理。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 5

认真抓好“听、思、问、练、记”的学习五个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听”是关键,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听讲、自主练习,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和练习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要学会巧妙地完整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以听为主、记为辅”的习惯。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每个同学的悟性也就是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思”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主动、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练”包括做练习题、思考题、化学实验操作等。要自己动手做一定量的实验、操作练习,才能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要“练”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作一定量的题自己能悟出什么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来,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为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对答案,对解法而已,当每做稍有些难度的题后要回味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的类型是很有益的。

抓住“听、思、问、练、记”五个学习环节,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使所学知识不断地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懂、会,更重要的是达到透,这样你就能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培养了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溶液知识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其主要重、难点知识要点包括:

TAG标签: 化学 学习方法

高三化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大全合集_精选范文网

在高中理综的三科里,化学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以努力就能学好高中化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的学习方法建议,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