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
相关文章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小编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下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 1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如下:
1.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
例:鞍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钢(市场指向型)
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2.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例: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
3.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发展
4.国防的需要:如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如华侨回乡投资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 2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 3
知识摘要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地球内部
1、地壳
(1)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 4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 5
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陆疆和陆上邻国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二第四章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