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整理的高一语文知识点,欢迎阅读学习。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 1
实词
1、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进谏;替:罢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因为)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侘傺:失意的样子)
宁溘死以_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溘:突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焉:于彼,在那里)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2、一词多义
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_(擅长)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修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被人牵制)
2.鸷鸟之不群兮(合群)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 2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通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通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通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通戮,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
(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肉袒伏斧质(通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通否)
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通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通佯,假装)设九宾于廷(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请奏盆
秦王(通缶)
距关,毋内诸侯(通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嫌隙)
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之(通啖,吃)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 3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 4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1、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
2、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3、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顺承)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 5
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_瓦解。
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饿殍(pi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1.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2.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3.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4.不可思议: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25.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6.恫?(ɡ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