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
相关文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怎样学好初三化学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 1
苯酚:用氯化铁(产生紫色)或溴水(白↓)鉴别;也可直接闻出
乙烯:用溴水(褪色但无沉淀)鉴别
甲醛:用土伦试剂(即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菲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都是铜络离子的碱性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鉴别;也可直接闻出
乙醇:几种物质中唯一与水互溶的液体。也可加酸性高锰酸钾(褪色)、I2+NaOH(产生有特殊气味和晶形的碘仿黄色沉淀)鉴定
甲苯:酸性高锰酸钾(最好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否则需较长时间的静置,现象是褪色)
苯:剩下的一个
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 2
化学究竟学什么?
为什么烟花、霓虹灯、染料是五颜六色的?铁为什么会生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存在?空气中又有哪些气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水为什么可以灭火?
初三化学教材中的《绪言》说“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完全没有学过化学的同学们,一定很迷茫,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什么是化学结构?什么是化学变化?
先从每天都要喝的水说起,我们眼中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这是生活中的水。
那化学角度上的水是什么呢?从化学角度上来说,水是由无数个活蹦乱跳的“泡泡”组成的。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泡泡”,也就是水分子。这个天文数字是什么概念?如果让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初次见面,“泡泡”里的“一大两小”又分别是什么?这就涉及到水分子的构成了。
一个水分子(H2O)又是由两个较小的氢(H)原子和一个较大的氧(O)原子构成,这就是水的化学结构。
所以,我们通过学习化学可以知道,在炎热酷暑里一饮而尽的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视角助你开挂
化学将我们从宏观的物质世界引入到微观世界,这就是化学视角,是不是很神奇?
因为一番胡扯下来,我们就初步接触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
继续学习化学,我们便能学会用一句话解释烟花、霓虹灯、染料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明白铁为什么会生锈,证明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组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有没有很期待?那么,如何从零开始学化学呢?
暑期如何提前学化学
化学这门课程,元素多,概念多,符号多,实验多,计算也不少。初学化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激发学习兴趣,重实验
暑期提前关注一些化学兴趣类书籍或者实验视频,动手完成一些简单安全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推荐书籍有《疯狂科学》《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化学应用与概念》。
实验视频推荐“哔哩哔哩”上的化学实验视频。
要知道,化学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考实验的分值比例可是会越来越高的哦。
2、勤于记忆,提前自学
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记诵的。
如元素周期表前20位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表、化学方程式等,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前记忆有助于减轻开学后的学习负担。
不同的学校或者班级学习进度不一样,一般初三上学期会学完整个学年化学内容的70%~100%,因为下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冲刺中考,所以提前自学上册的教材,记笔记、做练习,开学后在课堂上带着问题跟着老师走,就能事半功倍。
有了提前自学,你的学习重心就应该放在老师反复讲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上,要记得,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哦。
3、培养化学思维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化学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提前接触化学,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十分有用的,特别是在化学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中,逻辑思维能力十分的重要。
要知道,只是简单的背记的话是不可能达到高分的。
所以,如果你对化学感兴趣,为了让自己早点成为生活和学习中开挂者,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化学的世界吧。
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 3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 4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 5
从历年答卷情况来看,一些学生由于思想过度紧张,粗心大意,导致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不按要求答题;如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外,因阅卷老师无法看到而失分。
(b)一些学生在简答题方面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答题不够严密,逻辑性较差,抓不住要领。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根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围绕题目的核心简明而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阐明。试卷中有难题在所难免,但都不会超出我们所学知识范围,要思考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用所学知识作答,抓住关键的话,从中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答题技巧二
一、阅读是基础,分析是关键
近几年自己在阅卷中发现,由于题型发生变化,题目要求相对比较灵活,学生因审题不过关,特别是因为阅读不认真而犯低级错误丢分的现象很普遍,例如:题意没看清,答非所问等,因此在解题审题时应注意二点:“一是认真阅读,二是掌握技巧”。
1.阅读:最简单的题目要认真阅读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阅读两遍。中考题目概念性强、或针对性强、或有一定灵活性,解题时不能凭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式想当然,许多题目所给信息相同但要求不同,若不认真阅读和分析就会答错题。
2.分析:阅读和分析是结合在一起的,阅读的技巧是边阅读边找出题目所给的信息,要采取逐句逐段分析,找出关键词,明确题目给了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对于信息题和推断题而言,题目所给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找不全解题就会遇到障碍。
二、解题要规范,立意要明确
在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化学科一般有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分析四类型题目。
1.选择题:中考化学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答题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或生活经验直接看准某一选项确认;二是排除法。先把不正确的排除掉,余下选择做认真分析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例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
A.硫酸铁 B.四氧化三铁
C.铁单质 D.铁元素
本题采用直接确认法,选(D)
[例2]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饮用雪碧,以下对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三分之一试管的雪碧并滴入酚酞试液,雪碧变成红色
.喝雪碧打嗝是一种强烈的辐射作用,对人体有害
C.夏天喝雪碧后会打嗝是因为受热后雪碧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二氧化碳气体
D.长期饮用雪碧会使人体的PH升高
雪碧不可能有辐射作用,先排除(B)。然后再根据雪碧中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后水溶液有酸性,因而遇酚酞不变色,长期饮用只能使PH降低。通过分析和比较最后确认答案为(C)。
2.填空和简答题:一般不要求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较高的判断、分析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探究性、开放性题目要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有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寻找多种答案。
[例3]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光线强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单质溴(Br2),眼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单质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片变亮。试写出上述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这是一道信息题,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说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
[例4]氢气将成为新型保洁型能源,你认为以氢气做燃料的汽车投入使用前要研究解决哪些问题:根据氢气易燃易爆提出如何安全使用氢气问题;根据电解水制氢气耗电多如何获取廉价氢气问题;根据氢气易挥发提出如何贮存和运输问题等。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获得答案。
3.实验探究题:主要是实验操作、探究、设计和评价。这类题目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考生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先不要觉得很难,这类题主要是用双基知识去解决与实验关联的知识,涉及的内容与能力要求一般难度不大,解题时:
“一要耐心阅读题目,把握题意;二要明确要求,对症下药;三要符合情理,表述到位”。实验探究和设计关键要有科学依据,不是漫无边际猜测,所用知识要立足于课本,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文字表述要合情合理,有问必答,简洁明了。
[例5]为了区别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1: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各滴人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根据酚酞试液是否变红判断各是哪种溶液。方案2: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两个方案有一个是正确的,该方案是2;另一个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都有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2)请你再设计一个试验,区别上述两种溶液:
本题应采取“逐句分析法”。首先对“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的类别进行比较:NaOH属于碱,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属于盐,但它的水溶液具有碱性,因而俗称纯碱。再从它们的组成进行比较,在Na2CO3中含有碳酸根,而碳酸根遇到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遇到钙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NaOH没有这些性质。经过上述的分析,就能明确的判断出两个方案中方案1是错误的,因为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都有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4.计算题:一般难度不大,考生一定要看清题意,从已知条件入手。计算题一般考两类,第一类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第二类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通常会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题目一般会给出化学方程式,关键是审题要认真,遇到不纯的量一定要化成纯净的量。计算题解题一定要规范,步骤清楚,计算认真。
化学选择题高分技巧方法经典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