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化学学习方法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枯燥,其实在学习中,化学还是需要积累的,小编整理了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供大家阅读,为大家的学习助力。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 1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 2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2H2O→Ca(OH)2+C2H2↑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加热)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工业制取乙醇:

  C2H4+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制取

  乙炔水化法:

  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

  乙烯氧化法:

  2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法: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酸的制取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

  三、其他反应

  加聚反应: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

  氧化反应: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条件为点燃)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催化氧化:

  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条件为浓硫酸)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

  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

  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浓硫酸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 3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 4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 5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例1.

  的配平

  (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

  (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

  (3)10除以5等于2,2就是P2O5的系数,写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数为5。

  (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P的系数为4。

  (5)配平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

  即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练习: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反应物里氧原子2个,是偶数个,生成物里氢原子3个,是奇数个,偶数个肯定不等于奇数个,所以我们可以先在化学式H2O前写一个最小的偶数2,再用最小公倍数进一步配平。

  写上2后,左边只有2个H原子,右边有4个H原子,所以C2H2的系数应为2,要使两边碳原子总数相等,右边CO2的系数应为4,最后才确定O2的系数为5。即:

  练习:C2H6+O2

  H2O+CO2 C2H4+O2

  H2O+CO2

  三、观察法

  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3.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

  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3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而Fe3O4里的4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系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系数3。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气的化学式前要写系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并划上等号(注:H2后面不要注上↑,因为高温下,反应物H2O呈气体状态)。

  练习:Fe2O3+CO

  Fe+CO2 Fe3O4+CO

  Fe+CO2

  四、唯一元素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例如:

  KClO3

  KCl+O2↑中的K、Cl、O三种元素 KMnO4

  K2MnO4+MnO2+O2↑中的K元素 NH4HCO3

  NH3↑+CO2↑+H2O中的N、C元素所谓“准唯一元素”是指对于那些除唯一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当其所在的物质中仅剩下一种物质的系数没确定时,这种元素就称之为“准唯一元素”。例如KMnO4

  K2MnO4+MnO2+O2↑中,若只剩下MnO2,MnO2的系数没确定时,Mn元素是唯一元素,而当KMnO4、K2MnO4、MnO2三种物质的系数已确定时,O元素又成为“准唯一元素”。

  下面以例题说明用“唯一元素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例4. KClO3

  KCl+O2↑

  1. 确定唯一元素

  初学阶段可要求学生对唯一元素做出标记以免学生搞错。

  KClO3

  KCl+O2↑

  2. 假定系数

  任选一种唯一元素,假设其所在的物质中一种,系数为1,并据此推出其所在的另一种物质的系数。本例中选定的K元素,定KClO3系数为1。

  1KClO3

  1KCl+O2↑

  说明:(1)为了使两边所选定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有可能出现分数系数,处理办法是等全部配平了,再把分数变为整数。

  (2)为了减少错误,刚开始学时,可要求学生将系数1写上,等全部配平后再把1省略掉。

  3. 由已知求未知

  在已确定系数物质中,再选择一种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据此确定未知物质的系数。要求所选定的元素必须包含于一种系数未定的物质中。

  上面1中选定K元素为唯一元素

  1KClO3

  1KCl+3/2O2↑

  去分母得

  由已知求未知,不仅是一个步骤,更重要的是一条原则。分析历年来学生出错的原因,许多是没有掌握这条原则将未定系数物质有意无意当成系数为1而又改变已确定了的物质的系数,从而造成错误。

  注意:这一步操作可以重复多次,到每一种物质的系数都确定为止。

  练习:KMnO4

  K2MnO4+MnO2+O2↑ C4H10+O2

  CO2+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具体要用哪种方法,要由便捷程度和你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只要平时多练习,自然就会熟能生巧。

TAG标签: 化学 方程式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枯燥,其实在学习中,化学还是需要积累的,小编整理了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供大家阅读,为大家的学习助力。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