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相关文章
学化学的烦恼,好多孩子一想到化学便头痛,每次考试成绩都惨不忍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1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2
第一:回归课本,吃透概念。
20_届九年级的化学课本出现了新的改革,九年级上册的课本中知识章节出现了变化,第三章先学习物质构成的知识,第四章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更加符合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当回归课本,将课本中知识点以及基本概念梳理清楚,新教材中对于部分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加的仔细,对于重要的概念更要逐字逐句的去理解。比如在课本中对于分子的定义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只记得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这一句话,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屡屡出现错误,原因很简单,大家忽略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包括了分子,原子,离子,因此那些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并不是由分子来保持。所以,希望在最后的两个月里,学生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研读课本,将课本知识理解透彻。
第二:加强化学用语的理解。
在化学中,会有很多的专有名词,比如分子,原子,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这些都是学好化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学生在初期接触这些用语时候感觉模糊,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在后期的学习中,学生们应当将这些化学用语与具体的化学物质相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联系,加深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第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们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表现出不熟练,甚至对于基本的化学式的书写出现错误,化合价的应用不熟练,直接导致方程式错误。在九年级的化学中,大家系统的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材料,酸碱盐等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们在复习起来的时候觉得不能很好的把握住重点。建议学生通读课本,利用好课本中设置的实验,在复习的时候翻开目录,采用自主回忆的方式,理解每个章节中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让知识系统化。
第四:加强实验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九年级的课本中设计了很多简单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直观的获得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实验尤为重要。学生们在复习中要学会总结,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备这一节中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大家可以将九年级学习过学到的气体制备的方法联系到一起,寻找制备一般气体时候对于发生和收集装置的设计的方法。
第五:关注社会热点。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化学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以致用,将学习的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是一个基本应用,因此学生要格外注意课本中出现的相关社会热点问题,例如空气污染的问题,水的净化原理基本方法,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等。能够做到结合课本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出相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最后,希望学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分析出题者的意图,发现基本考点是什么,这样便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习题。在做完练习以后要学会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的加以强化。细心加上用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学会应用。相信大家在最后的考试中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3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末)等等
2.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是Na2CO3,小苏打是NaHCO3。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S是黑色固体,F2是淡黄绿色气体,Br2是深红棕色液体。
3.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他原子;(3)H/O哪边不平则在哪边加水
4.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等等
在高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的一门学科,化学中也有许多基础知识是必须掌握,同学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整理,整理成合适自己的学习资料,这样能帮助自己在高中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返回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4
一、坚持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取得较好效果。
二、重视课堂学习
上课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决定这节课能否取胜的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去观察老师讲课的一举一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去听;对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听,对老师讲到自己通过预习经掌握的内容可稍放松一点,对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还要动“手”记下来,当然要记要点,提纲式,不能全记而妨碍听课;还要用“脑”去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及时搞好复习
记忆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记忆。”复习分课后复习、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后复习要认真阅读当天的内容,对重要内容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课本上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再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仔细思考后再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网,这样便于理解、记忆及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5
1、用于急救病人的是O2
2、用于灭火、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的是CO2
3、用于高能清洁燃料的是H2
4、用于金属除锈的是稀盐酸
5、常见的干燥剂是浓硫酸、碱石灰(NaOH和CaO混合物)、生石灰(CaO)、NaOH固体
6、改良酸性土壤,做建筑材料的是Ca(OH)2
7、治疗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8、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刷等工业的是NaOH
9、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的是NaCl
10、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工业的是Na2CO3
11、用于建筑业或可用作补钙剂的是CaCO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