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的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中考历史考点总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 1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准备——思想启蒙运动
1. 发生的背景:
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运动的时间:18世纪
3. 宣传的思想:
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4. 运动的中心:法国
5. 涉及的区域:欧洲其他国家
6. 运动的性质:反对旧制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 意义或影响: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
1.爆发的背景:
(1)旧制度制约了经济发展,激化了法国各种社会矛盾。
(2)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2.爆发的导火线: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路易十六让步的同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3.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4.革命的发展:
(1)制宪会议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2)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3)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曲折: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暗地里致信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法国。
(5)瓦尔密战役击退侵略者。
(6)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7)1793年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8)雅各宾派打退反法联盟军队,平息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9)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三.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发动政变组建新政府,建立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2.拿破仑时期的对内政策:
(1)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2)主持制定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3.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 拿破仑加冕称帝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概况:
(1)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2)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812年,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5.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1815年
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 2
第十课 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1、目的: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进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制定出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4、措施: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这是总结共和国50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做出的历史结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5、重大意义: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这是总结共和国50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做出的历史结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刑法》
1、制定: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此同时还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标志: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3、修订:1997年3月,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全国人大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做了重大修订,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
4、《刑法》施行的历史作用:
刑法的完善和实施,在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公私财产,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法通则》
1、目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将先后颁布的各种民法法规纳入一个总体框架,并针对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
2、通过的时间:1986年4月
3、施行:1987年1月1日
4、历史作用:我国逐步创建的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为制订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民自治
1、村委会的建立:1983年后,全国各地普遍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
2、村民自治的目的:为适应新的变化,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基层,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3、法律依据: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4、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对村民自治的评价(意义)(历史作用):
农村阶级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我们现在实行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我
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 3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经济(略)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 4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 5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初中核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