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5篇
相关文章
高一下学期如何提高历史成绩?这是很多高一文科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1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覆盖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的学科。它以模块专题和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新体系,内容庞杂、知识众多。面对如此丰富内容,想要准确地识别和记忆,就需要不断重复,才能掌握和运用。而整理历史笔记就是理清知识点、防止遗忘的好方法。因此,要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就应养成整理历史知识点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做好课堂的标注笔记、课后的归纳笔记和课后错题本的整理。
一、高中历史笔记整理过程中的“四记”
一是记知识体系。明确专题章节的主线框架,主要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以便作为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参考。二是记重点难点。考试的重要考点是什么,应如何复习,自己学习的难点在哪,应怎样解决。课堂上将老师重点讲解的历史概念要重点整理,突出概念的和外延。三是记心得启示。本节课总结出的主要历史规律和学习方法,重点知识点可以横向列表比较,并将自己这部分的疑惑用红笔标注,以便课后及时复习并进行相关练习的提升。四是记典型例题和对错题的整理。针对重难点的相关经典例题和高考真题解析进行归纳整理。在笔记中标注出错因,这样有利于查找学习过程中的漏洞。
二、高中历史笔记整理内容中的“三理顺”
(一)理顺时序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第一特征,时空观念则是新课标核心素养的第一部分。学习历史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时间顺序。当下历史教材“模块一专题”的体例迵异于通史,淡化了时序特点,使许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混乱不清,答题中出现了许多“关公战秦琼”的现象。为深化历史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编写大事记或建立时间轴来排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把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重新编排在一条纵向的时间线索上,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
(二)理顺因果
高考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的考查远多于史实本身,而所谓的背景和影响实际上就是事件发生的“因”和产生的“果”。历史事件前后关联,因果作用,层层递进,生生不息,形成了一条流淌的历史长河。学习历史时明白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理解历史。以近代中国的第二个十年为例,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诞生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打通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的因果链条,建构并理解这一链条,对理解近代历史大有裨益。
(三)理顺关联
理清时序和因果后,一条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就形成了,这时,只要再编织出横向的线索,就能建构出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理关联”就是将那些没有明显纵向因果关系却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的历史事物建立联系,以重要思想、史学观念和史学方法统领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曾经在非选择题中考查过“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究其实质,这三者都是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同样,1787年宪法、《临时约法》、1954年宪法所蕴含的同中有异的宪政思想,古代东西方先哲、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人文精神上的不同侧重和共同追求等等,都能形成一条条横贯中西的历史线索。明了类似的关联,建立横向线索,历史复习也就进入了收放自如的境界。
通过课堂的标注笔记、课本的符号笔记、课后的归纳笔记,可以一点一滴地培养累“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能力。因为能力需要知识作为载体,能力要求更主要、更大量地是体现在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上。因此,历史笔记的整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注重历史笔记的整理是培养能力的根基。
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2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照样可以考好;但是一个文科生如果不听课,他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
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
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与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3
历史学习方法一、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
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明确每个历史史实的诸多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这些要素作为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另外,对一些基本史实可以使用关键词记忆,如,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时,可以概括为“一转折、三拨乱反正、一新时期”。这样既可以简化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又可以提高效率,学的轻松自如。
历史学习方法二、加强运用能力训练
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只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上。典型而精确的练习题,既能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在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这一改革政策出现在什么时期?(2)它的实施有什么影响?(3)中国在什么时期还有哪些类似的政策?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这几次政策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对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历史学习方法三、找准方向,明确目标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先根据课标的要求找准方向,明确“三维目标”,即明确每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有针对性、有方向性,而不是漫无目的乱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学习方法四、归纳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归纳,哪一种效率高,适合自己就可以选用哪种。
历史学习方法五、学会探究新知识
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改变被动地接受,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质疑,不能只局限在教科书中的知识,要多读书、多实践,培养自己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4
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我大学的导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常说一句话“所有的学科学到最后就都成了历史”,这句话也说明了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广博性,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就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民俗、社会、生态、地理等各个学科知识,所以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就能够很好的作为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这也更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很多学生因为一些古装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从小游历各地等原因,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些学生对历史不感冒,无兴趣,只当成学习任务,上课内容去学习,这显然是一大损失。历史教会了我们用不同眼光看世界,历史教会了我们如何感受社会发展神奇性、偶然性、必然性等特性,历史教会了我们发现美丽的方法,历史教会了我们探究真理的途径。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火爆全网,是很多学生暑假追剧的必选。但是如果你学了历史,在高一必修一的课本中我们会讲授唐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这时你用所学历史知识代入剧中去感受大唐盛世的繁荣,感受三省六部制度如何运行,感受权力的制衡,感受唐朝服饰妆容,饮食生活,市坊制度和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异域风情。你不禁会问司丞是几品官?十二时辰对应现在什么时间?唐朝的妆容真的那么夸张吗?唐朝真有不良帅吗?从《长安十二时辰》中能看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吗?这就是学习历史会带你更深的感受和体验,此时看剧不是剧,细看历史,引人深思,这便是历史的乐趣之一。
二、如何高效的学习历史呢?
历史如此重要,如此有趣,那么如何学习历史呢?我认为从高一阶段从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学习历史要活学活用,多问为什么,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历史现象,历史遗留,历史影响。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爱操控汽车?衣服从什么时候变成上下分层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吗?我们平时去超市为什么说买东西?现在过节的很多习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历史书本里,等你细细探索。
二是历史学习要广泛阅读。读书是对自己最成功的投资,养成读书习惯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全社会倡导。在课业任务不繁重的前提下,在寒暑假的假期里,在每天的零碎时间里,都增加阅读内容,可以是正史,也可以是趣说,可以是畅销历史出版物,也可以是相关学科书籍,总之,阅读会提升理解力,学习力,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是历史学习要养成整理笔记,反复翻开的习惯。整理笔记就像整理房间一样,把凌乱的物品按照功用等放在不同地方,方便取用。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把你的零碎知识,放在知识维度和定位上,三省六部是哪个朝代的,如何形成的,什么职能,有什么作用影响,如何发展演变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部剧,有前因有后果,有高潮有结局,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个人,有国籍有故事,有情感有关联者。同时,如果整理出的清晰笔记不反复翻看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话,势必就像是很久不打扫的屋子落了灰,很久不见的人记不得一样。
所以,希望刚刚走进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要单纯的把它当成一个学科应试的去学,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形成历史思维,感受历史魅力,提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成为终身学习的人。
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5
1、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认真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不太理解或有疑问的句子圈画出来,自己有些什么想法或疑问也可写下来。
2、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做好笔记,把上课的要点、线索记下来,并留出适当的位置,课后将其补充完整。这样通过动手、动眼、动耳和动脑等多方面的刺激,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3、认真做好练习:做练习的最好方法是先复习、后作业。做练习时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还要求把做错的题目用红笔改过来,并弄清楚自己是哪个方面出错的,如看错题目,审错题意,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或者抄错答案等,根据自己做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克服措施。
4、及时循环复习:很多同学对历史知识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忘记忘记其实就是等于忘了再记”。这其实就是人类的遗忘规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及时循环复习法。具体做法就是在当天上完新课后就抽几分钟复习下当天的功课,每周可抽十多分钟复习一次本周内学习的内容,月考、段考和期考再系统进行复习等,如此反复循环地进行复习,就能降低遗忘的程度,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另外,平时要注意对闲散时间的利用,记忆的东西不一定要花专门的时间来记忆。同学们有这样的想法,就剩下几分钟了,休息一下就算了。其实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积少成多的道理,我们可以算一算每天有几个闲散的几分钟,每个闲散的几分钟去记一点东西的话,那么一个星期、一个月...我们可以记多少东西,大家都来算一算,并且行动起来,你们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中政治和历史学习方法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