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中考物理选择题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考查作用。解决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需要懂得在解答选择题时的诀窍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物理题的诀窍选择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 1

一、题型特点

选择题是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用于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对于提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鉴别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能力上,有其独到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与考查意图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必定是正确的选项.

(3)判断型

此题型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考生只要熟悉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的选项.

(4)比较型

此题型的题干是两个物理对象,选项是对题干中的两个物理对象进行比较后的判断.考生只要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区别相似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就能进行正确地比较,并从比较中识别各个研究对象的特征,得出正确的选项.

2.理解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中等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等.主要题型有:

(1)内涵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多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物理现象,选项则是对题干的理解.它要求考生理解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发散型

此题型要求选项对题干的内容做多侧面、多角度的理解或说明,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因果型

此题型要求考生回答物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题于是“果”、选项是“因”,或者题干是“因”、选项是“果”.它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运用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高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题型有:

(1)图线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为物理图象和对该图象的语言描述,要求考生利用相关知识对图象中的图线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其中,弄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以及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和交点等的物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信息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选自于现实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有关材料,或者是与高科技、现代物理前沿理论相关的内容,要求考生分析、思考并正确回答信息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或运用物理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解答该题型的关键是,先建立与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语句对应的物理模型,然后再运用与之对应的物理规律来求解.

(3)计算型

此题型其实就是小型的计算题,它将正确的和错误的计算结果混在一起作为选项.其中,错误结果的产生一般都是对物理规律的错误运用、对运动过程的错误分析或由于运算中的疏漏所造成的.此类题型利用正确的物理规律通过规范的解题过程和正确的数字运算即可找出答案.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 2

  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理想模型的方法,这个方法有利于对复杂事物的研究。

  物理模型的方法是对于实际事物抓住主要特点、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主要特征的简化的模型,叫做理想模型。物理学研究理想模型(简化后的事物)使物理研究大大简化,能方便的得到结果。这结果与实际事物的差别(误差)不是很大,却具有更大的普适性。

  物理知识大都是关于理想实体的理想过程的知识。

  物理应用题(联系实际题),是以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实际事物提出问题,解这类题的前提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模型,才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之,这个过程一般称为“建模”,这是解物理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你不会建模就是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和训练,请在这方面下功夫。关键是从物理角度分析待研究事物,抓住主要特征,找出对应的物理模型。

  例1“自由落体”是“物体仅受恒定重力无初速下落的过程”是下落过程的模型。在无风天气、下落高度不太大的情况下,地面附近物体的下落过程就可以建模为自由落体运动。

  例2跳水运动员的运动,跳高运动员的运动,简化为上抛运动。

  例3河水的流动(离岸越远流速越大),简化为整个河面水速相同。

  例4变压器忽略其一切损耗,认为其输出功率等于其输入功率,就成了理想变压器。

  ……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 3

一、估算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二、微元法

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像课本中提到利用计算摩擦变力做功、导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等都属于利用微元思想的应用。

三、整体法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

四、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一相长。

五、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 4

一:认真审题,抓关键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抓住题目关键字是正确快速解答题目的的重要诀窍。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匆忙阅读完题目后匆忙找答案,读题不认真,对做过的题目更是眼高手低而不知道“今非昔比”,其结果可以想象,定是错多对少;建议仔细审题,圈出关键字,挖掘其中隐藏的条件,出奇制胜。

【例题1】1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这道题的关键字出现在“忽略一切阻力”,隐含的意思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那么物体如果若在光滑水平面上获得一定速度后,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此处考察牛顿第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在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大石头受到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之后会保持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因此答案为 D。

二:剔除干扰,抓关键

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题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动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P2 D. W1

【分析】据据日常经验从现象上看在光滑的平面上推动物体较在粗糙的平面上用力小,从而得出W1

三:条件不足,合理推理

有些题目,似乎条件不足,好像无从下手,但只要记住几个常识,加上合理的推理,一样可以顺利选出答案。

【例题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 50N,103Pa B. 50N, 104Pa

C 500N, 103Pa D. 500N, 104Pa

【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大小,同学们很容易排除A、 B,但由于对双脚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找不到估计的办法,所以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此时,如果假设C为正确答案,根据常识可以推出相应的受力面积为0.5m2,与实际明显不符合,所以排除选项C

答案:D

类似的题目还有:

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中学生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则这位中学生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四:方法受阻,排除法

在面对难题时,往往无法解答出答案,但可以通过排除法,对于拿不准的题则可尝试用排除法;或者把所给选项代入题中逐一演算推敲,确定答案。即使实在无法确定,哪怕哪怕“猜”一个选项,也会有较高的准确率。

【例题4】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分析】对于机械效率的比较,有时会涉及到较大的计算比较,但是从题中滑轮绳子的绕法很轻松可以得知甲图要比乙图费力,由此就可以尽快排除A B选项,对于甲乙机械效率的比较,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可得知答案为C

五: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一大误区: “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碰到实际问题感到无从下手

【例题5】 (04?安徽)图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约1A C.电视机约2A D.台灯约1A

【分析】本题只需要同学们了解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大致情况,再利用公式:I=P/U进行判断即可,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关于电功率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恰恰对与自己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用电器的电功率却一无所知,凭感觉认为体积很大的电冰箱功率至少有一千多瓦,所以第一个把恰恰是正确答案的“B”排除。

答案:B

方法总结: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和“电压为220V” 等,只有抓住这些“题眼”,快速准确选出答案。对于信息量较大的题目可以先排除掉干扰信息,明确问题所在,抓住关键信息解答题目。条件不足,可以应用常识,加上合理的推理,选出最接近的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选择使用排除后代入的方法,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 5

1、警惕容易题目失分。同学们在训练时解容易题一定要将过程和结果写出来。

2、考生要寻找关键点来列方程。物理的大题部分基本是靠公式来得分的,列对了方程和公式就会有分得。

3、注重实际操作。在考前最后几天里,建议抽时间到实验室去动动手,将往年实验题部分的实验操作进行一遍。

4、用补图法帮助审题。把物理科目的题意理解错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建议同学们用补图的方法帮助审题,在头脑中建立活的物理情景。

TAG标签: 物理 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模板_精选范文网

中考物理选择题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考查作用。解决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需要懂得在解答选择题时的诀窍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物理题的诀窍选择题,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