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相关文章
小升初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料是各位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点,对于这一部分重要的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1
A、范仲淹
、文天祥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 、干
、戈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青衣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
、崇尚
C、官名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曹操
C、刘备
D、周瑜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鹊
、孙思邈
C、李时珍
D 、张仲景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老子
、荀子
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2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3
一、汉字类考试题型解析
为帮助孩子有效复习,尽早进入考试状态,三好网小编总结了语文必考题型、复习重点和答题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汉字的复习。
第一,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课本中有不少多音字,孩子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称之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学生要注意区分。
第二,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第三,理解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1)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2)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二、句子类考试题型解析
“按照句子的作用,可分为4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按照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单句和复句。”赵老师要求,在单句中,学生要知道区别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在复句中,要知道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该用什么合适的关联词。
句子类常见的考题有以下几种:
(1)变换句式。通常要求变换的句式有:“把”字句和“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陈述句和反问句。考前练习,一要看清要求,明确是要变换什么;二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问句时,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词加强语气,“难道不”、“怎么会”等。
(2)扩句和缩句。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次,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扩句和缩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3)修改病句。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对症下药。常见的句子问题主要有: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添加缺少的成分;搭配不当(如,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改成合适的搭配;语序混乱→调整语序;前后矛盾→改或删。
(4)句子的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拟人是把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如,“小鸟在歌唱”是拟人句,而“小鸟像个歌唱家”则是比喻句。
第二,夸张句既有夸大也有缩小,要注意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才会使人觉得自然合理。
第三,排比句注意要有3个或3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且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当。
第四,设问和反问要注意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有明知故问的特点,但设问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三、阅读类考试题型解析
阅读是孩子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通过解答问题的形式考查孩子是否能自己读懂一篇文章,以检验语文阅读能力。做阅读练习,要注意:
首先,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掌握题目的要求。
其次,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文章,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最后,答案写好后,还要反复地读一读,检查一下,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考试常见题型有:
第一,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中,有些会考查到对课文作者的了解、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第二,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及表达方法。对一篇陌生的文章,要认真地、仔细地读,在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先理解整个文章说了什么,再抓住一些关键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说明的问题或是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有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或是抓住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连贯地叙述;而有些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用语言概括自己的思考结果。
第三,体现自主性、个性的问题。比如,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等。对这类问题,要切实做到有所感悟再写下来。
四、作文类考试题型解析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乎是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才能写好作文:
首先,审清题意。包括审对象、审范围、审重点(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眼)。其次,明确中心。一种是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另一种是只规定了写作范围,但写什么内容,确定什么中心要靠学生来定。再次,选择材料。材料要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要典型、有代表性。第四,组织材料。要求在写文章之前先列好提纲,明确按什么顺序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最后,认真修改。文章写好后,必须认真读几遍,边读、边查、边改。修改文章包括改正错别字、改通句子、正确标点、条理清楚,以及重点部分是否具体等。
三好网小编总结:作文高分秘诀
首先,作文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洁,一笔一划把字写好。
其次,开头结尾,不要太长。开头几句话就要接近中心思想,大约三四行时结束,不要弄“大部头”作文。结尾是抒情或归纳主题,语言优美,不要弄“大尾巴”结尾。
再次,写记叙文,要想好叙事的层次,按时间或地点一个层次一段。
第四,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假如句子之间是同一类,适当用分号,不能一逗到底。结尾或者合适的地方,可用感叹号、省略号。
第五,语言的精彩有奥妙。一是语言的华丽和词汇的丰富,二是比喻修辞的运用,比喻和排比是最通用的方法。不要干巴巴地讲述,注意引用古诗词、修辞等。
最后,试卷上的空格比要求的字数要多一些。争取写满而不溢出。最理想的字数是就留下一两行的空格。
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4
文常综合测试: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_
1.答案:《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_______________
2.答案:《天演论》
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
4.答案:《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________________
5.答案: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
6.答案:《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______________其作品:___________
8.答案:老舍 《龙须沟》
9. 第一位女诗人:______________
9.答案:蔡琰(文姬)
10.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______
10.答案:《史记》
11.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永乐大典》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______________
12.答案:《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书:______________
13.答案:《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_______________
14.答案:《孙子兵法》
15. 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
15.答案:《诗经》
16. 第一部文选:_______________
16.答案:《昭明文选》
17. 第一部字典:______________
17.答案:《说文解字》
18. 第一部神话集:______________
18.答案:《山海经》
1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_______________
19.答案:《世说新语》
2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_______________
20.答案:《搜神记》
2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_______________
21.答案:《论语》
22. 第一部国别史:________________
22.答案:《国语》
23.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_______________
23.答案:《战国策》
24.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_________________
24.答案:《晏子春秋》
25.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5.答案:屈原
26.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_________________
26.答案:《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27.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________________
27.答案:《典论·论文》(曹丕)
28. 第一位田园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8.答案:东晋,陶渊明
29.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________________
29.答案: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30.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_________________
30.答案: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31.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______________
31.答案: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32.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_________________
32.答案: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33.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__________________
33.答案:李清照
34. 第一部词典:_________________
34.答案:《尔雅》
35.文章西汉两司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答案:司马迁、司马相如
36.乐府双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答案:《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37.史学双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答案:《史记》《资治通鉴》
38.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答案:边塞诗派,田园诗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浩然在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39.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答案:鲁迅郭,沫若
40.常把宋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40.答案:豪放派,婉约派
41.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答案:果戈里,鲁迅
42.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答案:《伊利亚特》《奥德赛》
43.二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答案:《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44.李杜: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答案: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45.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_____________
45.答案:儒墨
46.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6.答案: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47.三班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答案:班彪,班固,班昭
48.三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答案:《魏志》《蜀志》《吴志》,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49.左思的三都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答案:《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50.南朝三谢:____________________
50.答案: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5
A、颐和园
、圆明园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象形字
、表意字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画作
C、乐曲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
、《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
、中都
C 、上都
D、南京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A、杜甫
、李白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
、政治地位
小学必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