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
相关文章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成功。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需要不断的练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 1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 2
长方形:
周长C=(a+b)dux2
面积S=ab(其中a,b为长和宽)
正方形:
周长zhiC=4a
面积S=a×a(其中a为边长)
1、已知长方dao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长方形的宽:
宽=(周长-长×2)÷2
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四个角都是直角
(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7)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8)长方形对角线=√(a2+b2)
(9)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 3
一、要明确复习的目的、任务, 从实际出发
复习绝不能搞成简单的机械重复。应通过复习系统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的四则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复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 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教的四则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一常用的计量单位,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并能进行简单你土地丈量和土石方计算,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够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复习前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 选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复习目的、要求和主攻方向,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质量。
二、确定复习的重点及范围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所学的知识, 教师必须重视授课的内容, 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复习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他们自学, 自己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系统化。或启发学生质疑间难, 由教师引导学生释疑,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下面是十个复习重点:
1)整数和小数的意义、读写法, 计量单位和名数的互化。
2)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平面图形的概念、周长和面积。
4)简易方程。
5)数的整除和珠算。
6)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繁分数的化简。
7)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8)比和比例。
9)各类应用题的解法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 0)统计表和统计图。
三、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时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复习不应只是让学生把已学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再现。 这样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 应当注意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1)对比分析法。对于学生容易棍淆的一些概念、定义、公式和法则, 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并通过对比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记忆。
2)独立阅读法。复习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教师可选择若干段有联系的教材, 让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就关键性的伺题组织讨论, 抓住重点或学生不懂之处扼要地进行讲解, 扩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间题的能力。
3)分类整理法。纵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材中的编排也较为分散, 特别是几何知识, 内容抽象, 概念多, 公式多, 计算繁。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分类进行整理。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出各种知识的本质特征,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归纳综合法。小学数学内容繁多, 知识面广。每部分的内容大多涉及其他部分的知识,横向联系面大, 知识的迁移性较强。复习时应由易到难, 由一般到特殊, 由基本到灵活,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
5)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学生中的知识缺陷,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补救。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完善学生的知识。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反思教学,制定计划。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书本编排重讲知识,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因此第一阶段的复习应该注重基础,全面反思。同时,教师也要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听课笔记。老师上课复习的内容, 特别是综合板书的关键语句, 学生都要做好笔记。老师每个星期还要抽查一次, 督促学生及时完成。
2)专题训练,突破各个环节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应采用典型反思和个别反思相结合,加强针对训练,展开专题复习方式,突破各个环节的复习思路。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针对复习。另一方面,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思,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惯性,在这一阶段中要灵活。再一方面,注重测试的批改与讲评。
3)分层引导,全面提高。重视班级学生分层引导,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奋斗,共同提高。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复习,每个学生都会有很大提高。
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 4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 九、九十七)
三、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四、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 5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小学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总结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