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阿房宫赋》铿锵有力,把“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剖析得很微妙。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阿房宫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 1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间〗

1851-1864年

〖背景〗

①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主要原因)。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外国产品大量涌入,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

③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

〖经过〗

(2)兴起: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

(3)发展

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各王使用口诀记忆:东洋传来消息,南风在北纬十一度,即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4)高潮:经过北伐、西征、东征,于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奋战两年,最后失败。但它深人清军腹地,牵制大量清军,为西征军制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武装湘军作战,一度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③东征 (天京保卫战):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国进人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5)转折: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①原因: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鼎盛期后,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起义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

②过程: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56年8月,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不料韦昌辉回天京后,杀了杨秀清及其家属,总揽天国大权。石达开返回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又动杀机,石达开连夜出逃。洪秀全不得已下诏诛杀了韦昌辉。石达开重回天京,但因受洪秀全猜忌,率10万精兵负气出走,最后在四川大渡河全军覆没。

③影响:“天京事变”和石达开率军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6)后期防御战:为重振太平天国,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取得三河镇大捷,迫使围攻安庆之敌不战而逃。太平天国的局势得到暂时稳定。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又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此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退回苏州。1861年秋,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1862年陈玉成被俘就义。

(7)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天京及其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嗣攻之下。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不久陷落,守城将士大多壮烈牺牲。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2.《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

(2)背景:

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②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他们迫切的现实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3)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4)内容:

①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方法)。

②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方法)。

③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评价:

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成为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标志,对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及中共土地政策都有深远影响,具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②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治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此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③落后性:首先,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其次,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6)未施原因:

客观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主观上:空想,无法实施(根本原因)。

它宣布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公有制社会。这幅美好的“天国”蓝图,毕竟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的理想社会是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个体生产为基础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平均地保有少量土地财产,但生产、生活资料却要归圣库,这就无法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此,它只是空想。

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根本无法实行的空想。

3.《资政新篇》

(1)背景: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2)性质:是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3)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4)内容:

①经济:学习西方,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工商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兴办保险事业。

②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主张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

③文化: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和文化改革,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④外交: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独立自主)。

(5)评价:

①先进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亡;担负起反侵略历史使命,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成为近代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纲领指导,封建特权思想膨胀;偏师北伐、定都南京等战略决策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联合绞杀。

(4)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5)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

①领导者:都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

②斗争方式:都采取武装斗争

③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形式来发动和组织群众,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④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5.影响: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

①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是由于阶级矛盾激化, 义和团运动是由于民族危机加深。

②纲领:太平天国运动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只有“扶清灭洋”的口号。

③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

④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义和团运动主要抗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

⑤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义和团运动是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5.拜上帝会

〖背景〗

1843年夏天,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中落第,开始确立拜上帝的宗教信仰,不久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内容〗

1.思想:“皇上帝”是唯一真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提出清朝统治者实乃“阎罗妖”,号召群众“共击灭之”。

6.天京事变

〖时间〗

1856年8月

〖背景〗

①根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建皇权思想腐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②导火线: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激烈争夺,权力斗争愈演愈烈。

〖过程〗

1856年8月,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杀杨秀清及其家属;石达开返回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又动杀机,石达开连夜出逃。洪秀全下诏诛杀韦昌辉。石达开重回天京,但因受洪秀全猜忌,率10万精兵负气出走,最后在四川大渡河全军覆没。

〖评价〗

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夺权势导致的内讧及分裂。

a.政治上:领导核心损失殆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陷入危局

.军事上: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围困天京,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

c.思想上:美好的理想失去号召力,人心涣散,思想危机加剧。

d.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7.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

〖背景〗

为重振太平天国,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国家建设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过程〗

再破江北大营(1858)——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1860)——受挫上海——安庆失陷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取得三河镇大捷,迫使围攻安庆之敌不战而逃,太平天同的局势得到暂时稳定。

②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解围。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③进军苏南,受挫上海

④安庆失守和英王牺牲

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退回苏州。1861年秋,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1862年陈玉成被俘就义。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 2

Eg:Lily and Lucy (名词所有格)Lily and Lucy's

Lily Lucy and Julia (名词所有格) Lily Lucy and Julia's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 3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 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9世纪末叶,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如何?到底哪种成分才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由于染色体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因而,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的争论相当激烈,随着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进行,使人们普遍接受了DNA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你认为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是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三是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四是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在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中,一批批科学家前赴后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创造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些经典实验的创新之处及其他们的结论怎样? 格里菲思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一起注入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并分离得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S型肺炎双球菌。据此,他得到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促进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艾弗里及其同将组成S型肺炎双球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已培养了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并创造性的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加入,发现只有加入DNA才能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他们首次提出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让人们普遍接受“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结论的科学家是赫尔希和蔡斯,在于他们找到一种特殊的实验材料——大肠杆菌T2噬菌体(蛋白质与DNA可以有效分离),并借助于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噬菌体侵入到细菌的成分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亲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4.为什么只能用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不能用14C和18O?如何标记? 标记两种物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进行噬菌体中侵入到细菌体内的是DNA还是蛋白质,因而标记元素应该是蛋白质或DNA特有的,如果选用14C和18O两种物质均含有不具有特异性,因而不可以。而DNA含P,蛋白质含S,P、S是他们各自特有的元素,因而可以用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由于噬菌体等病毒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宿主细胞单独进行,其生命活动及物质合成必需依赖于活的宿主细胞,因而,利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应先利用同位素标记其宿主细胞,然后以噬菌体病毒侵染已被标记的细菌,使形成的噬菌体含有被标记的元素。

5.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正确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生物而言,DNA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还可能是RNA或蛋白质;二是含有D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三是绝大多数生物含有DNA。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 5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

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歉)

4、老妇恃辇而行(恃:依靠,依赖)

5、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很)

6、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二、通假字

1、必勿使反(反:返)

2、少益耆食(耆:嗜)

三、多义词

1、质:

文质彬彬(本质)

质疑问难(询问)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作抵押,……做人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2、及:

夫人之力不及此(到)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和,以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用 )

3、甚:

若长安君主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

目似瞑,意暇甚(很)

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

4、异:

永州之野产异蛇(奇异)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

5、少:

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

6、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做,准备)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做,治)

四、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名作动,封侯;继:动作名,继承人)

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名作状,每日)

3、没死以闻(闻:使动,使……听闻)

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动,使……尊)

五、古今异义词

1、至于:至于赵之为赵

古义:到,上推到;今义: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六、文言句式

1、赵氏求救于齐(状语后置)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

七、重点翻译句

1、 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我私下认为您喜欢燕后超过喜爱长安君。

3、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译:难道这不是为他作长远的打算,希望他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做国君吗?

4、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从这一代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算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他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

译:不仅仅是赵王,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人有在的吗?

6、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这样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就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阿房宫赋》铿锵有力,把“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剖析得很微妙。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阿房宫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阿房宫赋知识点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