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 1

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

翻译下列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 2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2)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中下层人民的信任和统治阶级及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2.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4.内外政策:对内: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时间:1922年

(2)头目:墨索里尼

(3)标志:向罗马进军

2.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时间:1936年2月

(2)标志:日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主张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 3

重点句型

1. What should a friend be like? 询问对方的看法

2. I think he / she should be…表示个人观点的词语

3. I enjoy reading / I'm fond of singing /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等表示喜好的词语

4. Chuck is on a flight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

“when"作并列连词的用法

5. What / Who / When / Where is it that...? 强调句的

特殊疑问句结构

6.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day,

... “with+宾语+宾补”的结构做状语

7.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 带连接副词

(或代词)的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

重点词汇

1. especially v. 特别地

2. imagine v. 想像

3. alone adv. / adj. 单独,孤独的

4. interest n. 兴趣

5. everyday adj. 每天的,日常的

6. deserted adj. 抛弃的

7. hunt v. 搜寻

8. share v. 分享

9. care v. 在乎,关心

10. total n. 总数

11. majority n. 大多数

12. survive v. 生存,活下来

13. adventure n. 冒险

14. scared adj. 吓坏的

15. admit v. 承认

16. while conj. 但是,而

17. boring adj. 令人厌烦的

18. except prep. 除……之外

19. quality n. 质量

20. favourite adj. 最喜爱的

重点短语

1. be fond of爱好

2. treat…as…把……看作为……

3.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4. argue with sb. about / over sth. 与某人争论某事

5. hunt for寻找

6. in order to为了

7. share…with与……分享

8. bring in引进;赚钱

9. a great / good many许多…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 4

知识点1:东亚各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各自优势

中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蒙古:资源丰富。

日本、韩国:科技力量强,资金雄厚。

特别提醒

1、朝鲜海峡的地理意义为:位于韩国和日本海之间,是连接黄海、东海与日本海之间海上交通要道,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东亚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2)河流: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3)植被与含沙量: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3、 我国东南种植茶叶的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降水多;红壤呈酸性,适合茶叶生长;丘陵地区排水性能好。

知识点2:日本问题

1、日本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化,重点发展适合水田用的小型农业机械。日本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农场规模小,农民精耕细作,农产品单产高。

特别提醒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流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多山地,落差大,水流急。降水丰富,水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少。

3、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4、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5、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6、日本的地形地质特征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2)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神户)

7、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位于温带大陆架浅海地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浮游生物丰富

8、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沿海平原地区,利于建厂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进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9、日本东南海岸夏季多雨,西北海岸冬季多雪。原因: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太平洋海岸为迎风坡;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日本海海岸为迎风坡

10、烟威地区冬季大暴雪的原因是:冬季西北风经渤海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到烟威地区登陆,地势提升,多降雪。

11、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为: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消费市场狭小,所需石油大部分从中东运入,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路,日本从国外运入原料、燃料,向国外出口工业品,也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故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知识点3:东南亚问题

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地势北高南低,

地形北部山地,南部冲积平原。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高周低。

2、中南半岛(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形特征成因是什么?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褟皱山系,地壳不断隆起抬升,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形成中南半岛和横断山脉地区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形态。

3、、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4、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北部冬暖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

5、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

6、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7、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每点2分,满分8分)

8、简析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与河流相连;河水的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

9、简析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

①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2分)②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3分)③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3分)10、简析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原因。①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2分)②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2分)③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2分)

11、苏门答腊岛种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光照充足;冲积平原面积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形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任答三点)

12、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种植和生长;②处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③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④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⑤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能满足人多对粮食的需求⑥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食

13、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1)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加工工业。(3)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14、克拉地峡开凿的影响

对中国:开凿后可以改变欧亚贸易路线,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拓宽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减少对海运及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对泰国: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不仅可以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15、马六甲海峡的作用:

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西亚、南亚、北非及西欧各国物资往来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日本从中东运入石油的必经之地。

15、泛亚铁路的区位条件?

①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投资少;②可利用原有铁路;③沿线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

16、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新加坡扼守在马六甲海峡东口,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西亚、南亚、北非、西欧各国物资往来的必经之路(最近通道),新加坡一向是东南亚各国物资集散中心和转运中心。

17、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关于澜沧江系列开发的项目有:澜沧江水能资源开发、水运开发、旅游开发及沿边贸易。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 5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 .广西爱鸟周:每年 3 月 20 一 26 日;爱鸟节:每年 3 月 20 日。

2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 .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 ——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 —— 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 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

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

5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6 .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 .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 次级消费者 --- 三级消费者 --- 四级消费者

8 .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富集作用常常随着食物链而发生。

9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

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流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 10-20% 。(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形成能量金字塔。

10 . . 物质循环(碳循环):

CO2 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 — 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 — 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 CO2 的过程 — 呼吸作用、燃烧

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

1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2 ..为什么有些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13 .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

14 .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

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修建大型工程等)

15 .外来物种入侵为什么会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因为入侵种适应性强,引入新的区域缺乏天敌的制约,使其迅速繁殖、扩张,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下面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