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下学期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 1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词

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⑨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

三、一词多义

1.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名词,数目、数量)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

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

3.发

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

5.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

6.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7.王

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ng”)

②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áng”)

8.以

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

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

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9.食

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

10.之

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

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五、古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

①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②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②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

(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 2

Unit 3

一、重点词汇

January一月 February二月

March三月 April四月

May五月 June六月

July七月 August 八月

eptember 九月 October十月

ovember 十一月 December十二月

注意:

1、月份的首字母一定要大写。 w W w .x 1.c o M

2、May没有缩写形式,September的缩写形式是“Sept”,其他月份单词的缩写形式都是有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加“·”构成。

3、月份的缩写形式不用在句子中,只能单独使用。

4、表示“在几月”时,要在月份单词前面加介词in。

二、常用节假日名称。

ewYear’s Day元旦(1.1) Tree Planting Day 植树节(3.12)

Easter 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4.1)

May Day 劳动节(5.1) Mother’s Day母亲节(2015.5.10)

Children’s Day 儿童节(6.1) Father’s Day父亲节(8.8)

Teacher’s Day教师节(9.10)National Day国庆节(10.1)

Mid-Autumn Day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11月第4个周四)

Christmas圣诞节(12.25)

ummer vacation暑假 winter vacation寒假

三、活动名称

orts meet 运动会 Easter party 复活节聚会

chool trip 学校旅行 Chinese test 语文测试

inging contest歌咏比赛 birthday party生日聚会

四、介词in 、on、 at的用法。

1、in后面+上午/下午/晚上/月份/季节/年份。

如:in the morning, in April, in winter, in 2015.

2、on的后面+具体的某一天。

如:on Monday, on April 3rd, on Friday morning.

3、at后面+具体的时间点或与其他词构成固定搭配。

如:at six o’clock, at 12:30,at noon.

五、重点句型。

1、问答某个活动或节日在几月份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en is+活动或节日名称?

答:It’s in+月份。

例:问:when is Christmas?(圣诞节在什么时候?)

答:It’s in December.(在十二月。)

2、询问别人将要做什么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at will you do+其他?

答:I will····=I’ll···

例:问: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um onMother’s Day?(母亲节你将为你妈妈做什么?)

答:I’ll give her some flowers.(我将送给她一些花。)

3、表达“我们将要···”的句型。

We’ll···=We will 后面+动词原形,这是一个一般将来时的句子,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事情。例:We’ll have a school trip.(我们将有一次学校旅行。)

We’ll have a singing contest.(我们将有一次歌咏比赛。)

We’ll take a dancing class.(我们将要上一节舞蹈课。)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 3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 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 的作品。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 《阿长与山海经》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封建孝道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小学生粗粗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 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 卧冰求鲤 ,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4 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水师学堂 ,这个学堂四天教授 英文 ,一天教授 汉文 ,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 急于看戏 ,父亲却要我 背《鉴略》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 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 。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 生人走阴 。

7、鲁迅在《 藤野先生 》一文中讲述了在 日本仙台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 ,回国后,他将 藤野先生的照片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 、 长妈妈送的 。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 》和《 琐记 》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 同一门的邻居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和蔼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虚伪自私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 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10.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1、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狗·猫·鼠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二十四孝图 》。

12、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无常》;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 的文章是《 父亲的病 》;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 琐记 》和《 藤野先生 》;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 阿长、藤野先生 ,范爱农 。

13、 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

⑵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 )

⑶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寿镜吾先生 )

⑷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陈莲河)

⑸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阿长 )

⑹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

二、选择题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C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 4

动词不定式的句法功能

动词不定式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因此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

1、 不定式作主语

不定式及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为了平衡句子结构,可用it作形式主语,而把真正的不定式后置。

To make a plan first is a good idea. 先制订计划是个好办法。

It is a good idea to make a plan first . 首先制订一个计划是一个好主意。

在下列情况下只宜采用it作形式主语

(1)在疑问句或感叹句中作主语的不定式。

How important it is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2)当句中谓语动词不是be, seem, appear等连系动词时。

It took us 20 minutes to get to the station. 赶到车站花了我们20分钟。

(3)在“it +be + adj. + of + sb. +不定式”结构中。

It's very nice of you to help me with my work. 帮我的工作,你真是太好了。

2、不定式作表语

(1)主语、表语都是不定式,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目的或结果。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use it. 学语言是为了使用语言。

To be kind to the enemy is to be cruel to the people.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人民残酷。

(2)主语是duty, plan, wish, hope, idea, purpose等名词。

His wish was to become a scientist. 他的愿望是当一名科学家。

To the docto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save people's lives. 对医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拯救人们的生命。

(3)表示时态发展的结果、预期的结果、不幸的命运或预言。

You are to die at 98.你会98岁去世。

Man is to live a better life in the next century.人类在下一世纪会生活的更好。

(4)表示“同意、安排、命令、决定、劝告、意愿 、禁止”等。

They are to marry next week.(安排)他们下周结婚。

obody is to know.(禁止)不应让任何人知道。

You must be patient and persistent if you are to succeed.(愿望)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耐力,有毅力。

(5)主语是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

What surprised me most is to see him beaten black and blue. 使我吃惊的是看到他被打得遍体鳞伤。

What is important at present is to save lives.目前救人要紧。

3、不定式作宾语

(1)有些及物动词常跟不定式作宾语,如agree, afford, arrange, ask, begin , decide, forget, hope, like , start , want, wish等。也可用来作形容词的宾语,如able, afraid, anxious, careful, content, determined, eager, foolish, free, glad, inclined, likely, pleased, prepared, ready, slow, sure, sorry, willing等。

he wanted to borrow my bike. 她想借我的自行车。

The boys and girls are anxious to learn how to swim. 孩子们渴望学会游泳。

(2)不定式作宾语时,句子的主语是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与不定式动词的关系是主动关系,但有时不定式和主语却是动宾关系。

English is not difficult to learn.英语不难学。

(3)feel, find, judge, make, think, believe, consider等动词后如果是不定式作宾语,后面有宾语补足语时,将真正的宾语不定式放在补足语的后面,而将形式宾语it放在补语之前。

He found it hard to learn maths.他发现数学很难学。

I think it our duty to support the elder.我认为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

4、不定式作定语

不定式作定语时,需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它与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有下列关系:

(1)动宾关系

如果不定式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和所修饰名词搭配的介词不能省略。

Have you got anything to say?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He had no room to live in.他没房子住。

(2)主谓关系

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last to leave.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The next train to arrive is from Washington.下一列到站的火车是从华盛顿开来的。

(3)同位语关系

The farmers thought of ways to protect their crops. 农民们想出保护庄稼的办法。

He had the wish to be an artist. 他愿意当艺术家。

5、不定式作状语

不定式作状语时,常表示目的、结果、原因、条件等,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动词之后。

(1)表目的

不定式作目的状语时,其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一般放在句子后部。但如要表示强调,也可以位于句首,前面可加in order,不定式作目的状语时其否定必须用in order not +不定式,或so as not +不定式。in order to 引出的不定式可置于句首或句中,so as not+不定式不能放在句首,只能放在句中。

He stopped to have a rest. 他停下来休息。(目的)

To search for gold, many people went to California. 为了寻找金子,许多人去了加利福尼亚。(目的)

I often read China Daily so as to improve my reading. 我常读《中国日报》以提高我的阅读。(目的)

We often listen to English broadcasts to/in order to/so as to get listening training. 我们经常听英语广播,以增强听力训练。

(2)表示结果

A.形容词如right, polite, crazy, generous, good, greedy, kind, selfish, silly, splendid, nice, unselfish, unkind等对人进行表扬或批评,后接不定式表示结果,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也就是句子主语。

He is very polite to show us the way.他很有礼貌给我们指路。

He is silly to say so. 他这么说太傻了。

. 不定式和only连用,表示未预料到的结果。

He woke up only to find himself famous. 他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成名了。

The thief broke into the house only to find it empty. 小偷闯进屋子,却发现是空的。

C.在so… as to, such …as to, enough to等结构中的不定式皆表示结果。

He is too young to join the army. 他太年轻了,不能参军。

He is so careless as to forget his pen.她太粗心了,以至于把钢笔忘了带。

D.“too …to”表示结果意为:太……而不能……,但有时不含否定意义。

He is too excited to sleep. 他太激动了,不能入睡。(否定)

We are only too pleased to work together with you. 我们同你一起工作,真是太高兴了。(肯定)

You are too ready to find out fault with others. 你太好挑剔别人了。(肯定)

(3)表示原因,其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

he wept to see him in such a terrible state.她看到他这种可怕的样子就哭了。

(4)表示条件

动词不定式有时也可以表示条件,一般置于句首,否定不定式表示条件多置于句尾,这时谓语动词常含有will, shall, should, would, can, must等。

To hear him talk, you would think he owned the whole world. 要是听他讲话,你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5)表明说话人的态度, 在句中作独立成份。

To tell the truth, this all Greek to me.说实话,我对此一窍不通。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he became bankrupt.简单的说,他破产了。

To be true, we can do it well.当然,我们能做好。

除此之外还有:

to be brief 简而言之、to be exact 精确的说、to be frank with you老实对你说 、to be plain 老实说 、to put it straight直截了当、to bring the story short长话短说、to return to my subject言归正传、to change the subject换一个话题、to use his own words用自己的话说、to make matter worse更糟的是、to give him his due公正地说、strange to say奇怪地说、to say nothing of姑且不讲、to conclude总之、to crown all更好(坏)的是、to be honest直率地说、to start /begin with首先、to do him justice说句公道话、to sum up总之,总而言之等。这些短语大都位于句首,偶尔位于句中或句尾,需要用逗号和其他成份隔开。但表示“更不用说”的几个短语一般要放在句尾,如to say nothing of, not to say, not to mention, not to speak of, let alone, much less, much more 等。

6、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和主语补足语

动词believe, consider, declare, find, prove, suppose, feel, think等后面常跟to be 不定式作宾补。有时to be 可以省略。这类不定式改为被动语态后就变成了主语补足语。感官动词如feel, see, hear, watch, notice, observe, listen to, look at 等以及使役动词make, have, let 等在跟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时省略不定式符号to。但在转换成被动语态时要加上to。

We believe her (to be) innocent.我们相信她无罪。

He was heard to sing next door.有人听见他在隔壁唱过歌。

he made the boy go to bed early.她让那个男孩早睡觉。

The boy was made to go to bed early.那个男孩被迫早睡觉。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 5

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3、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4、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印度地理的知识点集锦合集_精选范文网

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下学期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二下学期地理知识1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