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相关文章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1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2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石蕊和酚酞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一、常见的酸
1、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口有白雾。用于金属除锈,人的胃液里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2、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用于金属除锈。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衣服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
由于酸溶液中都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铁锈与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铁锈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CO2、SO2、HCl)。氢氧化钠可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而发生潮解(物理变化),还能和CO2反应而发生变质(化学变化),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工业上制氢氧化钠:Na2CO3+Ca(OH)2== CaCO3↓+2NaOH
2、氢氧化钙
(1)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可做建筑材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2)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制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 + H2O == Ca(OH)2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
由于碱溶液中都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和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 2NaOH + H2SO4== Na2SO4+2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酸性;硫酸厂的污水中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分泌蚁酸),可涂上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
2、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用pH,pH的范围在0~14之间。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4、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5、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 5.6。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3
一、生字
扭(niǔ)转 胯(kuà)骨 厨(chú)房 套(tào)子刺猬(wèi) 家畜(chù) 逃窜(cuàn) 挽(wǎn)联囫(hú)囵(lún)吞枣(zǎo) 搞(gǎo)清楚 恍(qiào)然风霜(shuāng) 详(xiáng)细 逝(shì)世 文章(zhāng)咳(ké)嗽(sou)
二、多音字
空(kōng kòng) 正(zhēng zhèng)尽(jìn jǐn)圈(quān juàn) 行(xíng háng) 更(gēng gèng )鲜(xiān xiǎn) 传(zhuàn chuán) 蒙(mēngméng měng)
三、近义词
熟识──熟悉 无端──无故 希奇──希罕 允许──同意爱戴──拥戴 往常──以往 郑重──慎重 如许——如此
四、反义词
允许──拒绝 爱戴──憎恶 深奥──浅显 老实──狡猾清晰──模糊 伟大──渺小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五、词语积累
无穷无尽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表现友谊的词语】情投意合 肝胆相照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生死之交 深情厚谊 情深似海 情同手足【含有数字的词语】三更半夜 十拿九稳 千辛万苦 九牛一毛 万紫千红【表现关爱他人的词语】关怀备至 惜老怜贫 嘘寒问暖 无微不至 体贴入微【ABB式词语】软绵绵 兴冲冲 白花花 绿油油 阴森森 沉甸甸【与鲁迅先生有关的词语】横眉冷对 嫉恶如仇 针砭时弊 刚直不阿 文笔犀利 忧国忧民 死而后已【含有动物名的成语】鼠目寸光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当牛作马
六、词语搭配
(深蓝)的天空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五色)的贝壳(四角)的天空(明晃晃)的银项圈 (复杂)的内容 (枯瘦)的手(诚恳)的劝告 (厚实)的纸张 (颓唐)的样子 (软绵绵)的疲倦(清晰)的字迹 (低微)的声音 (深深)的寒意 (紧张动人)的情节(饱经风霜)的脸(尽力)地刺去 (呆呆)地望着 (囫囵吞枣)地看(清清楚楚)地记得 (殷勤)地点头
七、积累句型
第20课青山不老1.比喻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2.拟人句: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3.引用: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诚头。县志载:“风大作时,就连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4
一、将来完成进行时
1.概念:表示动作从某一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将来某一时间。是否继续下去,要视上下文而定。
2.基本结构:shall/will have been doing
3.例子:I shall have been working here in this factory for twenty years by the end of the year.到今年年底,我将在这个工厂工作20年了。
If we don't hurry up the store will have been closing before we get there. 咱们如不快一点儿,等我们到了那儿,店门就会关了。
二、 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1.概念:表示从过去某时看至未来某时以前会一直在进行的动作。
2.基本结构:should/would + have + been +现在分词
3.例子:He told me tha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he would have been living there for thirty years.他告诉我,到年底时,他就在那住了30年了。
高中英语必修三语法知识
使用被动语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
What will happen in 100 years.
The dinosaurs disappeared about 65 million years ago.
2. 有些动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This pen writes well.
This new book sells well.
3. 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使用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主动语态中不带to ,但变为被动语态时,须加上to 。 例:make somebody do something→somebody+ be +made to do something
ee somebody do something→somebody +be +seen to do something
A girl saw my wallet drop when she passed by.→My wallet was seen to drop by a girl when she passed by. The boss made the little boy do heavy work.→The little boy was made to do heavy work by the boss.
4. 如果是接双宾语的动词改为被动语态时,直接宾语(物)作主语,那么动词后要用介词,这个介词是由与其搭配的动词决定。
He gave me a book.→A book was given to me by him.
He showed me a ticket.→A ticket was shown to me by him.
My father bought me a new bike. →A new bike was bought for me by my father.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5
1、基础用法
2. 注意四个情态动词的用法
(1)若表示在某一假设的条件下,必然而然就会发生某事,第一人称可用should或would, 而二、三人称只用would.
(2)若表示在某一假设条件下就能够干某事,各人称都用could.
(3)如果表示在某种假设条件下有可能会发生某事,各人称都用might.
3.虚拟语气的倒装
当虚拟条件句中含有 were,had,should,could等动词时,可以将if省略,然后将 were,had,should,could等词移至句首。
注意:以上移至句首的 had不一定是助动词,如果是实义动词也可倒装:
If he had money,he would buy a car. Hadhe money,hewould buy a car.
(1)从句与过去事实相反相成,而主句与现在事实相反。例如:
If you had not been strict withme when I was young, I could not be such a successful person now.(这种虚拟语气的特点是主句中常含有时间准状语now
或nowadays)
(2)Should anyone come and ask for me, tell them I willcome back tomorrow.(主句为祈使句,条件句与将来事实相反,表示说话人认为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5.含蓄虚拟条件句
含蓄虚拟条件句是指句中没有明显的虚拟条件句,而是利用其他手段来暗示存在虚拟条件。这类用法主要见于以下七种方式:
(1)将条件隐含在不定式短语中。
I should be happyto go with you. (=I should be happy if I could go with you.)
(2)将条件隐含在分词短语中。
orn in bettertimes, he would have been a scholar. (=If he had been born in better times, he…)
(3)将条件隐含在介词短语中。
Without air, no onecould live. (=If there were no air, no one could live.)
常用的介词或介词短语,如but for, but that, without, in case of, under,under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等。
(4)将条件隐含在名词短语中。
A true friend wouldnot have betrayed me. (=If he had been atrue friend, he would…)
(5)将条件隐含在某些连词(如or, or else, otherwise等)中。用法如下:它们后的句子如果说的不是客观事实,它们前边的句子采用陈述语气,后边的句子采用虚拟语气。
(a)句子(一般现在时)+ or, or else, otherwise + 句子(谓语部分:should\would\could\might等+ 动词原形)
Don’t bother toread all these papers. It would take too long.
(=…If you read all these papers, it would taketoo long)
常用来表示含蓄虚拟条件的手段连词如:so that, unless, in case, supposing, lest,provided,for fear that, oncondition that, if only等。
(注:lest, for fear that和in case引起的从句中谓语动词多用should+动词原形,但可以不用虚拟语气,而用动词的陈述语气形式。)
注意:but后面转折成真实情况的用法
例:I would have bought it yesterday, but I had nomoney.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