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
相关文章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师说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 1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2、金属的特性: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汞是液体。
3、金属的共性:有光泽,有导电性和导热性,有延展性。
4、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途,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合金是混合物。
2、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3、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纯金属低。
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非常好。
三、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4Al + 3O2 == 2Al2O3
2、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2Cu + O2 △ 2CuO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中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2、(1)铁与盐酸反应:Fe+ 2HCl == FeCl2 + H2↑
铁与稀硫酸反应:Fe+ H2SO4 == FeSO4 + H2↑
现象: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镁与盐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镁和稀硫酸反应 Mg+ H2SO4 == MgSO4 + H2↑
锌和盐酸反应 Zn+ 2HCl == ZnCl2 + H2↑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 Zn+ H2SO4 == ZnSO4 + H2↑
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 == 2AlCl3+ 3H2↑
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 == Al2(SO4)3+ 3H2↑
(2)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Al+ 3CuSO4=== Al2(SO4)3+3Cu
(3)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 + CuSO4 == FeSO4 +Cu
(4)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 +2AgNO3==Cu(NO3)2+2Ag
3、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意:盐必须可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相差越远,越容易反应。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银等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Fe3O4+ 4CO 高温 3Fe + 4CO2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现象: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实验完毕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CO: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
(3)尾气(含有CO)的处理: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二、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铁锈(主要是Fe2O3.xH2O)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等。
2、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 2
(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②要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 3
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1.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2.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3.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 4
Unit1 My name’s Gina.
【重点短语】
1. my name 我的名字
2. your name 你的名字
3. her name 她的名字.
4. his name 他的名字
5. I’m .. . 我是……
6. first name 名字
7. last name/family name 姓氏
8. Ms. Brown 布朗女士
9. your school ID card 你的学生卡
10. phone/tele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11. his ID card number 他的身份证号码
12. my friend 我的朋友
13. 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见到你
14. middle school 中学
15. in China 在中国
【重点句型】
1. —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一I’m /M y name is Alan. 我叫艾伦。
2. — What’s his/h e r name? 他/她叫什名字?
--His /Her name is Eric /Mary .他/她叫埃里克/玛丽。
3. My friend is Eric Brown.
我朋友叫埃里克? 布朗。
4. My friend is in China.
我朋友在中国。
5. — What’s your last name? 你姓什么?
—-My last name is Green. 我姓格林。
6. — My name’s Jenny Green. 我的名字是珍妮? 格林。
—I’m Gina. Nice to meet you!我是吉娜。很高兴见到你
7. —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一I t ’s 281-9176. 我的电话号码是281-9176
8. —Are you Helen? 你是海伦吗?
— Yes, I am. 是的,我是。
11. — Is he Jack? 他是杰克吗?
— Yes, he is. /N o,he isn’t. 是的,他是。/不,他不是。
【重点单词】
ame /neim/ n. 名字;名称
ice /nais/ adj. 令人愉快的;宜人的
to /tu:/ 常用于原形动词之前,该动词为不定式
meet /mi:t/ v. 遇见;相逢
too /tu:/ adv. 也;又;太
your /j?:/ pron. 你的;你们的
Ms. /miz/ (于女子的姓名前,不指明婚否)女士
his /hiz/ pron. 他的
and /?nd/ conj. 和;又;而
her /h?:/ pron, 她的
yes /jes/ interj. 是的;可以
he /?i:/ pron. 她
he /hi:/ pron. 他
o /n?u/ interj. 不;没有;不是
ot /n?t/ adv. 不;没有
zero /'zi?r?u/ num. 零
one /w?n/ num. 一
two /tu:/ num. 二 three /θri:/ num. 三
four /f?:/ num. 四 five /faiv/ num. 五
ix /siks/ num. 六
even /'sevn/ num. 七
eight /eit/ num. 八
ine /nain/ num. 九
telephone /'telif?un/ n. 电话;电话机
umber /'n?mb?/ n. 号码;数字
hone /f?un/ n. 电话;电话机
telephone/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first /f?:st/ adj. 第一
first name 名字
last /la:st/ adj. 最后的;末尾的
last name 姓
friend /frend/ n. 朋友
China /'t?ain?/ 中国
middle /'midl/ adj. 中间的;中间
chool /sku:l/ n. 学校
middle school 中学;初中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 5
主要内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贾宝玉:率性单纯,温和善良,没有功利心,富有同情心,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林黛玉:敏感细心,易伤感,天真率直,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薛宝钗:稳重随和,多才多识,雄心勃勃,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
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史湘云:心直口快,快人快语,乐观豪爽,心怀谈单,才情超逸,诗思敏捷。
贾探春:情趣高雅,才识不凡,精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个性刚烈,有“玫瑰花”之诨名。
妙玉:禀性极其高洁、怪癖,才情不凡。
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性格随和、平淡,心慈面软。
袭人:温柔和顺,小心谨慎,但十分工于心计。
晴雯:风流灵巧,高傲泼辣,机敏尖刻,快言快语,光明磊落。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4、《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5、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wán、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6、“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薛宝钗
7、“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贾宝玉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贾宝玉
8、“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晴雯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
9、“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10、“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11、“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12、“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探春
13、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14、《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1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16、《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18、“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9、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0、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21、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22、《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23、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24、《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5、“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27、《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28、《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29、《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0、“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31、“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
(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32、《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3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34、《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有的性格特点(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35、《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36、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37、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38、《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39、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40、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曹雪芹)。
4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42、《红楼梦》中第一回写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写出神瑛侍者和(石头 绛珠仙草)的故事,还写了(甄士隐)和贾雨村。
4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__林黛玉__写的诗《葬花吟》中的句子。
44、《红楼梦》中塑造了两个叛逆者的形象,这两个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
45、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青埂峰上),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把这块石头带入红尘。
46、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
47、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
48、探春最初并不引人注目,但在(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显露志趣抱负,又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表现出精明才干,使凤姐对她刮目相看。(填写《红楼梦》回目中的相关文字)
49、《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五十三)回的(除夕祭宗祠)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将就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元妃省亲)和(元宵开夜宴)两件事。
50、《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两处描写暗示了黛玉夭亡,宝玉出家的悲剧结局,一处是在第(二十三)回,另一处是在第(三十)回。
51、根据书中描写,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还有(龄官)和(晴雯)。
52、甄士隐的仆人(霍启)丢失了他的爱女(英莲),他的岳父(封肃)又很势利,只有丫环(娇杏)反成为“人上人”。
53、《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
54、来自于《红楼梦》的著名故事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李代桃僵 黛玉葬花 晴雯撕扇 宝钗扑蝶 湘云醉眠 元妃省亲
55、出自《红楼梦》的歇后语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 瘦死的骆驼一一比马大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