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一个人的知识面是一个圆圈,知识储备越多,圆圈越大,接触到的面积便越广阔,便能掌握和窥视更多的机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数学平行线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 1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一、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三、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四、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 2

一元一次方程

3.1、解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3.2、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 3

角的平分线1、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均分为两个相同的角的射线叫该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①平分线上的点;②点到边的距离;

3、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4、方法规律

(1)有角平分线,通常向角两边引垂线。

(2)证明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关键是要证明这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证明线段相等。常用方法有:使用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利用面积相等,但特别要注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3)注意:证题时可直接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不必去找全等三角形。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 4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平面图形;面动成体.

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1)端点各数: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可度量性:直线和射线都不可度量,所以没有大小可言,线段有大小;

(3)延伸性: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没有延伸性;

3.角的表示方法:三个大些字母——适用于任何角;

一个大些字母——适用独立角;

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适用非复合角;

4.余角和补角:和为90°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5.定理、公理: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 5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TAG标签: 数学 知识点

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范文模板_精选范文网

一个人的知识面是一个圆圈,知识储备越多,圆圈越大,接触到的面积便越广阔,便能掌握和窥视更多的机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数学平行线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初中数学平行线知识1相交线1、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