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
相关文章
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 1
1. 大化改新是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标志。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2.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3.”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资产阶级的法律文献容易混淆
英:《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美:《独立宣言》—反抗殖民统治,谋求独立。
法:《人权宣言》—反对封建专制,倡导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美《1787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二战;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军事集团
促进经济发展的组织:欧盟1993年成立(EU)、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WTO)
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联合国(UN)(根据雅尔塔会议,1945年成立)
6.国际形势的主流(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全球化
7.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社会主义革命。
8.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统治秩序。
9.一战后,巴黎和会主要签订《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主要签订《九国公约》。
10.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而不是《联合国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11.打破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是1943年取得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第二战场的是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12.一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1929—1933年在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3.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7个国家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在非洲殖民历史的结束
14.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15.1961年,不结盟运动,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16.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 2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 年底)
(1)背景:1978 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 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主要内容: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
(2)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
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 3
1.农村改革
(1)时间: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
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80 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相同)
(2)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
(3)开放 3 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 年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 4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1)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要趋势(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3)各国积极寻求国际经济合作。
2.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3)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3.影响:
有利影响:(针对所有国家)
(1)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2)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不利影响:(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
(1)容易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措施:
(1)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2)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取得成就:
(1)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 5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2022世界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经典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