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春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春饮食养生五大原则,供大家阅读参考。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 1

立春饮食养生五大原则

北方立春吃什么过节呢

立春占春方式有哪些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 2

1、立春习俗有哪些:句芒神

立春习俗: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立春之日民间习俗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2、立春习俗有哪些:糊春牛

立春习俗: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3、立春习俗有哪些:迎春

立春习俗: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野外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迎春的队伍由四面八方拥向春棚前集中,然后到县政府(县衙)报喜迎春。

4、立春习俗有哪些:贴宜春字画

立春习俗: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5、立春习俗有哪些:游春、报春

立春习俗: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此时,恭请知县老爷入春棚安坐,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的风俗,设有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6、立春习俗有哪些:打春牛

立春习俗: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7、立春习俗有哪些:戴春鸡

立春习俗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8、立春习俗有哪些:春社

立春习俗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立春三候立春一候:东风解冻

第一候,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儿解散。《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意思是初候,暖气流东移,气温回升使大地解冻。春风送来了暖风,这温暖不单是春风本身的和煦、还包含着一种讯息,即春天来了,大地开始解冻,万物即将苏醒。

一候花信:迎春花

立春第一个开的花是迎春花。迎春花别名叫迎春、黄素馨、金腰带。因为在百花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儿得名。

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喜爱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 3

1、清淡:春季“肝气”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要多吃山药、大枣、莲子粥,来控制过旺的肝气,预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导致的胃胀等症状的加重。

2、温补:告别大寒,进入立春,应适当减少进补,可顺应季节的变化多吃些温性的食物,比如大葱、生姜、大蒜糯米、胡萝卜等,能起到祛阴散寒的良效。

3、甘润:春天气候变化快,空气时而干燥时而湿冷,胃肠处于敏感的状态,常常出现没有食欲的情况。这时候应多吃甘味食物。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所谓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

忌酸收:中医认为,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脏,容易肝气过旺。酸味容易入肝,且具有收敛之性,多吃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气更盛,伤及脾胃。具有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柠檬、乌梅等都不宜多吃。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 4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表示着一个季节的开始。也就是说,立春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立春又叫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其主要是当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候,大多在公历2月3日、4日或者5日这三天。

立,是开始的意思;而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就是指天气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天气逐渐回暖,即将进入温暖和煦的春天,百花即将在这个季节盛开。

立春时最主要的特点是气温会回升,天气会逐渐变暖,日照时间也会变长。在农民们看来,立春的到来,意味着要开始春耕播种了。

立春的前一节气是大寒,后一节气是雨水。当立春时节到来时,我国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等地已经进入了春天,有着春天的气息,有的地区甚至开起了花朵。

但是,由于我国地区比较辽阔,北方大部分地区直到谷雨或立夏的时候才会入春。北方地区入春的时间比南方地区稍晚一些。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 5

一是据句芒神、春牛的色彩及二者的位置来占验。

迎春时句芒神的穿戴、土牛或纸牛的色彩以及二者的相对位置象征着本年的气候状况和吉凶祸福。这一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都十分流行。

在辽宁义县,立春前一日,地方官都到东郊迎春,并在天齐庙搭设彩棚。左供句芒神、春牛像,按岁、月、日、时的干支来确定句芒神的服饰以及春牛头身的颜色,农民则通过这些颜色来占卜当年的早涝疾疫。

在广东海丰,立春日也有句芒神、土牛,可据以占卜。句芒神如果不戴帽,就主春天寒冷;如果戴帽,则意味着春天天暖。土牛的颜色可据以占雨水多少,色黑多雨,色红少雨。

二是据立春日的天气状况来占验。

这种方法也较为流行。我国多数地方立春喜晴。如湖南常宁有谚语:“若得立春晴一日,农夫少用耕田力。”山东、陕西等地也普遍认为立春日天晴好,诸事皆吉利。

在台湾苗栗,有以立春日天气占验气候的做法,有谚语:“立春落雨透清明。”愈思是立春之日天气晴朗。则风调雨顺;否则,就会阴雨连绵,一直持续到清明才罢休。在广东从化,有谚语:“春阴百日阴,春晴百日晴。在江苏苏州黄漆。认为立春宜晴暖,有“春寒多雨水,春暖百花香”之说。在山东宁津,立春日若下雪主夏秋干旱,刮西北风主米贵,刮东南风主旱。

三是据立春日与春节的关系来占验。

立春日与春节的关系有在春节前、重合、在春节后三种。通常说来,人们认为春节当天立春主吉利,所谓“百年难遇岁朝春”。如果年前立春,即一年中两次立春,也主吉利。在河北、河南则认为牲畜会涨价。一些地方则认为一年两春主气候温暖,如浙江云和有谚语:“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lt;<<返回目录

TAG标签: 立春 风俗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春饮食养生五大原则,供大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