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芒种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随着芒种节气的来临,我们真正进入了炎热的夏天,那么你们知道芒种的节气特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芒种节气特点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 1

芒种节气前后的气温是一路升高的,在芒种之后气温温度可达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全国普遍的体感温度都非常炎热,可达到28摄氏度左右,此时需要避暑、保湿、预防急性肠胃炎、预防空调病等等。除此之外,历史上温度最热的气温就是37.1摄氏度,而这个气温就是在芒种期间出现的。

1、天气闷热:芒种节气所处的时间正是盛夏到来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气温会有显著的升高,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多时候都可以达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故而当芒种到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进行避暑,选择一些轻薄的衣物,尽量减少外出时间。

2、雨水充沛:芒种节气与盛夏的特征很相似,其降雨量是非常高的,同时也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时候。南方大多地区在芒种节气后都进入了梅雨季节,日照减少、雨水较多。所以芒种节气到来后,我们出门时就要经常备着雨具,碰到大雨的时候尽量减少出门,以防暴雨出现。

3、偶尔伴随自然灾害:芒种节气左右是最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了,因为降雨量增加的原因,所以极端天气是很多的。我们要注意预防大风、预防暴雨、预防龙卷风、预防冰雹灾害、预防洪涝灾害等等。

lt;<<返回目录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 2

我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一个节气(大约15天)又被称为“三候”。每个节气的“三候”结合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芒种节气就被古人划分为:一侯螳螂生,二侯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具体含义:

一侯螳螂生: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侯鵙[jú]始鸣: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lt;<<返回目录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 3

饮食宜清淡:

饮食清补的同时,人们不能吃过咸、过甜的食物。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这个时候适合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多补水:

炎热的夏天,人体随着流汗就会导致水分及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以及电解质。人体所需水分大部分还得靠饮水来补充,补水的同时也需要适量补充电解质。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夏季天亮的比较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的时候相对睡得晚,容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睡。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常洗澡:

午时的时候天热,人很容易就会出汗,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一方面,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另一方面,通过洗澡可以让人的毛孔疏松。体内“阳热”易于发泄。而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

芒种是什么作物的成熟季节

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芒种时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此时麦已成熟,若遇连雨天气,甚至冰雹灾害,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脱粒而导致倒伏、落粒、穗上发芽、烂麦场。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

同时也要忙着播种,特别是夏大豆、夏玉米等夏种作物的生长期有限,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必须提早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产量。

而所谓夏管,是因为“芒种”节气后雨水渐多,气温渐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人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不仅要追肥补水,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否则,病虫草害、干旱、渍涝、冰雹等灾害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春种庄稼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 4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九个,一般在阳历的6月5日前后。芒种时节天气开始炎热,也是农村最忙的时候。芒种日女子做新麦食品,送给父母,以示探望和祝福。习俗主要有煮梅、送花神、安苗、打泥巴等。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因而要注意防署,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道:“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就是说,大麦、小麦等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 谷、黍、稠等农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农谚说“芒种芒种,忙忙种”,正道出了芒种的重要性和人们的忙碌。芒种的民间习俗主要有煮梅、送花神、安苗、打 泥巴等,此外还有一些饮食习俗。

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一带往往持续阴雨,空气潮湿、天气闷热,因而各种物品容易发霉,人们把这段时期称为“霉雨”季节。这时间又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候,人们为了吉祥,把“霉雨”又称做“梅雨”。

因为黄梅非常酸涩,直接吃味道不佳,往往需要加工后再吃,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黄梅煮熟了吃,于是农家就有芒种煮梅的习俗。

为什么要送花神呢?农历二月十二是花朝节,百花开放,那时人们要迎花神。而到了五月,百花大部分已经凋残、零落。根据古时候的说法,芒种节过后,群芳摇 落,花神就要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送花神既传达出人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来年再相会的美好愿望。关于芒种送花神,《红楼 梦》里面有精彩的描述,这里转述一下。

“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 乌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 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干是盾牌,旄、旌、幢等都是古代的旗子。

有些地方还有安苗、打泥巴的习俗。比如皖南一带,每到芒种时节,人们种完了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便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蒸发糕,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把蔬菜汁浇在上面染色,作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芒种这天,青年男女在田间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战果,谁的身上泥巴最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做麦食

麦类食品,吃起来好处特别多。大麦性咸温,微寒,能消渴除热,益气调中,补虚壮血,养颜益色,盈实五脏,并可化食止泄,久食令人丰肌增白,皮肤嫩滑。大 麦面粉要优于小麦面粉,无燥热之气。大麦煮粥甘滑可口,磨面做酱,则味道香美。小麦性甘微寒,主补心止烦,可除热止汗,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吐血。滋养 强壮,使妇女易于孕育。又因为小麦含有丰富钙质,而钙质又是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因而是最利于少年身体成长的食品。小麦秋天播种夏夭收割,公历五六月间, 新麦已经成熟,已出嫁的女子,可以做各种麦类食品,送给父母尝新,以此表示探望。陕西富平一带,将此称为女看娘,还有谚语说:“麦上场,女看娘。”

黄梅雨

本月东南沿海地区,因季风方向由西北改为东南,寒暖燥湿不同的两种空气相遇,水蒸气多而地面还冷,所以常常湿润多雨。此时正当梅子成熟,梅子变黄将落, 故称这个时节为黄梅。淫雨霏霏,连日不晴,称为黄梅雨。《埠雅》有载:“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褥。柱础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也。” 过去也有人写诗咏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还有“丝丝梅子熟时雨,漠漠辣花开后塞”的诗句。

芒种黄梅雨

各处气候不同,梅雨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岁时纂要》中记载:“闽人以立夏后 逢庚为人梅,芒种后逢壬为出梅。”《癸辛杂识》说芒种后壬日人梅;《月令广义》中记载芒种后逢丙日人梅,小署后逢未日出梅。淮浙一带都以芒种后为梅雨季 节。周处的《风土记》把夏至以前的多雨日子叫作黄梅雨。《皮溪诗话》说,江南五月,梅子熟时,霖雨连旬,叫作黄梅雨。清代顾禄的<清嘉录·黄梅天》 引用项WL东的说法,道:“江南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遇雷电为断梅。”至于岭南一带,则因为兼跨温带和热带两个地带,三月四月就是雨季,越向 南,雨量就越是充沛。云贵地区有“天无三日晴”的民谣。这都是地势造成的气候特点。

吴地习惯于以芒种后逢壬日为入霉,俗语有“芒种逢壬 便入霉”的`说法。因而人们就根据人霉的日子,来推测霉菌的高下程度。例如芒种这天遇壬日,就是霉高一尺;到第十日遇壬,就是霉高一丈。不用的物品过了一 夜,就会生出霉斑,此时称为黄梅天,福建建宁叫作禁雷天,湖北监利叫作霉旺。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 5

1、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每到芒种时节,村民们便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成动物一样的发包,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以祈求五谷丰登。

相传芒种过后,花神会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非常有帮助。

2、挂艾草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么应该就知道艾草是一种到处都能找到的植物,而且它又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到了天气炎热的五月,细菌滋生的厉害,就是艾草出动的时候了。人们会把艾草从田里割回来,然后摆放在自家的门口,还有些人会把艾草晒干,然后点燃,在屋子里转上一周,蚊虫也会被驱赶走。

TAG标签: 芒种 养生

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_芒种的特点和含义范文经典_精选范文网

随着芒种节气的来临,我们真正进入了炎热的夏天,那么你们知道芒种的节气特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芒种节气特点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芒种的特点芒种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