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生活小常识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_重阳节赏菊的寓意,欢迎阅读。

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推荐↓↓↓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为什么要叫重阳节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 1

1、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2、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3、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维生素A、E和B族维生素较高,特别是蟹黄中富含维生素A,有益于视力及皮肤健康。这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4、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5、无花果

现代研究发现,无花果中含有补骨脂素、佛柑内酯等活性成分及芳香物质苯甲醛,可抑制癌细胞生成,可预防肝癌、胃癌的发生,延缓、抑制移植性肉瘤、自发性乳癌、淋巴肉瘤的发展或恶化,最终可致肿瘤坏死、退化。无花果含有的大量糖类、脂类、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 2

重阳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重阳节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例如:二十四节气、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花朝节、三伏天、三九天等,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对人们生活有深刻影响的节日,节日众多,不会全部都安排休假,目前定下来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不属于法定节假日的范畴中。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 3

康乃馨:母亲之花、母亲节的主花 毋忘我 永恒的爱

茉 莉:和蔼可亲 母爱

木樨草:品德高尚 深山酢浆 慈母之爱

石斛兰:父亲之花、坚毅、勇敢 黄杨 坚定、冷静

桔树:宽 容大度 款冬 正义

柳树:直率、坦诚 葡萄 宽容、博爱/p>

茴香:力量

石楠花:庄重

胡枝子:优雅

松树:智慧、长寿 竹 高风亮节

梅:傲雪凌霜 福寿花 多 福多寿

黄水仙:尊敬 兰花 品行高洁

万年青:永葆青春 千日莲 快乐

罂粟花:安慰 樱草花 青春

剑兰:性格坚强 白杨 坚持、 勇气

金鱼草:愉快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 4

重阳节有敬祖、敬老、感恩的意思。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节日习俗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文物”。但它不会一成不变,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渗透进新的内容和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提前到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敬老孝亲、尊老敬老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已成约定俗成之势,并为全社会所公认,这是重阳节的意义。

首先,重阳节是夕阳红的象征。重阳时节,秋高气爽,五谷飘香,是收获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象征年节成熟,象征夕阳红。清代大诗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励养生诗中写道:

放棹西湖发浩歌,诗情画意两如何。

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

“秋老山容淡”比喻人老色衰,“秋深红更多”喻老年也大有作为。鼓励老年人要豁达开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生命质量更高。

人生是一本书,老年就是书的结尾。而结尾部分往往最精彩,最让人难以忘怀。

其次,“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九九重阳是双九重叠、日月并阳,人们认为这个日子很特殊,是一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应该特别对待。用它来象征年高德劭、年德并应的老年人最为贴切恰当。菊花是秋天的宠儿,是重阳节的宠儿,相传菊花也是长寿的象征。宋代给它起了一个别致的雅号“延寿客”。重阳时节,百花日渐凋零,而菊花却独立寒秋,神韵高雅,妩媚动人。用秋菊象征老人,从形象到气质都很恰当。老年人成熟、恬淡、宽容,为人民建功立业,有过贡献,德高望重,犹如九九重阳,秋菊点翠——因此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也是顺理成章。

再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事亲敬上的优良传统。唐代诗人孟郊(751-814)的《游子吟》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拨动了天下儿女报答慈母养育之恩的心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子要出远门,临走前,仁慈的母亲手拿针线为儿子缝制衣服。母亲一针针缝得又密又牢,就怕孩子在外迟迟不能归来。寸草:小草,比喻游子。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我们做儿女的就像那路边的小草,怎能报答春天所给与的光辉呢?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尤其是后两句,引起天下儿女的共鸣,把尊老敬老之心表达得非常形象和深刻。

是父母小心翼翼地哺乳儿女,是父母在儿女身体有恙时担惊受怕而终日悉心呵护照料,是父母承担了多少艰难劳苦方使儿女知书识礼,是父母费尽了多少精神为儿女定亲婚娶而兴家安业——父母那数不清的大恩,确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我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所以做儿女的对待父母应该像那乌鸦一样知道反哺,像那羔羊一样知道跪乳,千万不能因为娶了媳妇,添了小家庭的许多甜蜜恩爱,有了生儿育女、儿女绕膝的欢乐就将父母弃之脑后,念念不忘的是多一分孝,少一分不孝!然而,客观现实又如何呢?一些不孝子孙,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掠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自杀事件屡有发生。

根据社会存在着的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副部长、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宝库提出建议:考查干部也应看它是否孝敬父母。他说: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已成为影响代际关系的世界性社会问题。在家庭关系上,由于一些人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念的滑坡等等原因,由代际关系引发的矛盾更加突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不单纯是“敬老孝亲”,而是在解决一个反对年龄歧视,融合代际关系,减少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社会问题。定重阳节为老人节是对尊老敬老社会习尚的引导和提倡,是对中华民族事亲敬上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善举,这才是重阳节的意义。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 5

说法一

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

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说法二

登高避灾源于汉代,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故事。后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恒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打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恒景届时果然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恒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

恒景避灾之说,虽为神话,然而后世之人却代代相传,并视九月九为登高避灾、饮酒聚会之期,久之乃渐渐成为我国的特殊风俗。现代人又将九月九视为敬老爱老孝老节日,以升华中华民族赡养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lt;<<返回目录

TAG标签: seo_keywords

九月九重阳节送老人什么最好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_重阳节赏菊的寓意,欢迎阅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