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浒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 1

王寅,《水浒传》的人物,方腊麾下大将,文武双全,官拜南国尚书。

歙州大战时,设计杀掉梁山的圣水将军单廷圭、神火将军魏定国,歙州城破之时,王寅杀出重围,连杀李云、石勇,后被孙立、黄信、邹渊、邹润、林冲联手杀死。

王寅的角色设定

王寅,颇通文墨,精通谋略,方腊加封做了文职,官爵是兵部尚书,管领兵权之事。王寅原本是歙州山里石匠出身,惯使一条钢枪,这条枪神出鬼没,万夫莫挡。坐下有宝马良驹名唤转山飞,这匹宝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

因为位高职重,王寅在战场上拼杀的机会并不多,在歙州大战,他败中求胜,设计坑杀掉了梁山的圣水将军单廷圭、神火将军魏定国。城破之时,他单枪匹马往外突围,枪起马到,马踩挡道的李云;石勇截住厮杀,数回合之内就枉送了性命。

王寅又奋勇力敌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将,并无惧怯。直至又加上豹子头林冲,五人合力才将王尚书乱戳杀死。由此可见王尚书武功之高堪称方腊帐下之翘楚也。

原著描写

却说王尚书正走之间,撞着李云,截住厮杀。王尚书便挺枪向前,李云却是步斗。那王尚书枪起马到,早把李云踏倒。

石勇见冲翻了李云,便冲突向前,急来救时,王尚书把条枪神出鬼没,石勇如何抵当得住?王尚书战了数合,得便处把石勇一枪,结果了性命,当死。

城里却早赶出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将,截住王尚书厮杀。那王寅奋勇力敌四将,并无惧怯。

不想又撞出林冲赶到,这个又是个会厮杀的,那王寅便有三头六臂,也敌不过五将。众人齐上,乱戳杀王寅,可怜南国尚书将,今日方知志莫伸。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 2

兀颜光,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官封辽国都统军。

兀颜光精通十八般武艺,熟读兵书,有万夫不当之勇。善使一条浑铁点钢枪,有时也以铁锏和方天画戟为兵器。身披一套三重铠甲。部下有大量精兵良将,长子兀颜延寿也是辽国小将军。

兀颜光是梁山在征辽战争中的最终对手,他视已受宋朝招安的梁山军队为“草贼”,反对辽国招降梁山,主张与梁山作战到底。在最后的决战中,兀颜光排出太乙混天象阵,最终被得到九天玄女帮助的宋江攻破,他本人则被关胜、花荣、张清合力击杀。

兀颜光的特征

年方三十五六,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八尺有余身材,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力敌万人。

在混天阵中时的打扮:头戴七宝紫金冠,耀日黄金龟背甲,西川蜀锦绣征袍,蓝田美玉玲珑带。左悬金画铁胎弓,右带凤翎鈚子箭。足穿鹰嘴云根靴,坐骑铁脊银鬃马。锦雕鞍稳踏金镫,紫丝缰牢绊山鞒。腰间挂剑驱番将,手内挥鞭同统大军。

三重铠甲:贴里一层连环镔铁铠,中间一重海兽皮甲,外面方是锁子黄金甲。

兀颜光的经历

初次登场

兀颜光出场于《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宋公明夜度益津关,吴学究智取文安县”。书中讲到辽国侵占宋朝土地,宋江等梁山一百单八将受了宋朝招安,便被朝廷派去征讨辽国,一路打下几座城池。

燕京城里,辽国欧阳侍郎向郎主耶律辉建议,招降梁山众将,耶律辉表示赞成。这时都统军兀颜光从班部中出来,表示宋江一伙只是“草贼”,自己手下兵多将广,可以将他们打败,不必招安。耶律辉说招安了梁山众将,可令兀颜光如虎添翼,于是不赞成兀颜光的看法。

再次请缨

宋江等假意接受辽国招降,以诈降之计占领了霸州,欧阳侍郎等人被放回。辽国郎主耶律辉得知此事,大怒,要斩了献招降之计的欧阳侍郎。

此时,兀颜光出来阻止,声称自己布下阵势,就可以打败宋军,不必斩欧阳侍郎,惹宋江耻笑。而兀颜光手下的副统军贺重宝也提出,不必兀颜光动手,自己就可以用计消灭宋江兵马。于是郎主派贺重宝前去迎敌。

发兵迎敌

贺重宝战败,幽州城又被宋军占领,郎主耶律辉感到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兀颜光第三次请求发兵,郎主终于同意,并表示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兵将都全权归兀颜光调遣。

兀颜光长子小将军兀颜延寿毛遂自荐,先带兵前往幽州,好让兀颜光兵马稍后赶来瓮中捉鳖。结果兵败,兀颜延寿被呼延灼所擒。宋江兵马向燕京进发。

兀颜光得知此战报,要迎战宋江,并称若不取胜就自刎。于是以琼妖纳延、寇镇远为先锋,自己带领部下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出发迎敌,郎主耶律辉也在军中,御驾亲征。

布混天阵

辽军先锋琼妖纳延被史进、花荣联手杀死,寇镇远则被孙立所杀,宋江乘胜追击。

兀颜光以部下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排出太乙混天象阵,兀颜光自己在阵中为中央镇星土星上将。宋江则以九宫八卦阵迎战,两军在昌平县相遇。

太乙混天象阵形如鸡卵,循环无定,进退有则,梁山军中熟悉阵法的朱武察看了阵势,知道此阵来历,让宋江、吴用不可轻举妄动。兀颜光派阵中太白金星大将乌利可安带领四名星宿将军进攻宋军,宋军大败。

次日,宋军打阵,结果李逵被辽兵所捉。宋军要以兀颜延寿换回李逵,兀颜光开始表示拒绝,但后来宋军到阵前要求交换俘虏,辽军便同意将李逵交出,换回了兀颜延寿。

又过一日,宋军再次攻打混天阵,大败退回,严冬已至,宋军闭寨不出。

后来宋朝郑州团练使、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文斌从东京押运衣袄到宋江军中,又逞能上阵对战辽军混天阵,被辽将曲利出清所斩。

兵败阵亡

宋军多次攻打混天阵,无法取胜。正当宋江苦恼之时,又在梦中见到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教宋江以五行相克和星宿对应的规律,辅以公孙胜的道术,就可攻破混天阵。

兀颜光见宋军久久不出,便派兵前去打探。两军终于再次相遇,这次宋江依照九天玄女梦授的破阵之法,果然将混天阵打乱,宋军已经打到中军。

兀颜光以方天画戟为兵器与关胜展开大战,不料身边牙将被张清用石子打散。兀颜光处境危险,回马向北逃走,却被关胜追赶。宋军中花荣乘机箭射兀颜光,正中护心镜,关胜赶上一刀砍下,被兀颜光身上的三重铠甲挡住,两人再次交战,花荣又射冷箭,兀颜光躲过,又被张清石子打中脸上,终于被关胜一刀斩杀。

兀颜光的一生就此终结。书中描述他阵亡时,称他为“辽国英雄”。兀颜光阵亡后,辽国郎主耶律辉逃回燕京,丧失了斗志,向宋朝投降了。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 3

方腊(约1076-1121),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一说原籍歙县(今安徽歙县)。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

雇工出身(一说家有漆园)。因不堪花石纲之扰,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组织群众,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

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周边各地纷起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东南震动。

起义军计划划江而守,渐图进取,十年内推翻宋王朝。宋徽宗命童贯为宣抚使率军十五万镇压,起义军战斗失利。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

浙江淳安县有郭沫若题字的方腊洞、方腊塑像等。杭州一带还流传着不少方腊起义的传说,留存着这些传说的遗迹。

方腊的故事

一、起义背景

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众爪牙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

浙江青溪县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酷取之地,因而深受剥削压迫之苦,农民无法求生。方腊对宋王朝的反动统治怀有刻骨仇恨,遂趁百姓不满之机,暗中把贫困失业的人组织起来。

他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组织群众,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宣和二年(1120年)秋天在帮源起义。

二、组织起义

宣和二年(1120元)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义军无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起义军。

人们安于太平,不识兵革,听到金鼓声就束手听命,不到十天就有数万人参加义军,在息坑打败并杀死宋将蔡遵。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攻占睦、歙二州。

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了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义军凡是抓住宋的官吏,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恨。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初,起义军攻陷睦州,杀官兵千人,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十二月末,方腊挥师向西,攻克歙州(今安徽歙县)。

方腊是怎么死的?

1121年正月,方腊派大将方七佛率众六万进攻秀州(今嘉兴),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不久宋军援兵赶到,大败起叛军。

二月,宋军包围杭州,宋徽宗下诏“招抚方腊”,被方腊拒绝。方腊亲自指挥抵抗,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

三月,方腊率起叛军再次进攻杭州,在城外被王禀打败。杭州失守,形势急转直下,叛军从节节胜利变成节节败退。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

此时起叛军尚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与官兵力战而败。”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包围帮源洞。方腊在石洞中躲藏起来,由于石洞极为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在宋军中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路径,便率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格杀数十人。

四月二十七日,方腊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七佛等人逃走,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至此才以失败告终。

如何评价方腊?

方腊、宋江,虽皆亡命之徒,而非贪官污吏之有以激之,则必不能为叛逆之举。就令潜图不轨,而附和无人,亦宁能孑身起事?

盖自来盗贼蜂起,未有不从官吏所致,苛征横敛,民不聊生,则往往铤而走险,啸聚成群,大则揭竿,小则越货,方腊、宋江,其已事也。

惟方腊之为乱大,而宋江之为乱小,方腊之作恶多,而宋江之作恶少,本回分段叙述,于方腊无恕词,于宋江犹有曲笔,而总意则归咎于官吏。

方腊的艺术形象

一、文学形象

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方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四大寇”之一。

影视剧中与武松的交战中,断去了武松的一条臂膀,经过一番苦战,为武松单臂所擒,演义了脍炙人口的“武松单臂擒方腊”,于小说中则为鲁智深所擒拿。

姜鸿飞著近现代小说《水浒中传》共三十回,于1938年出版。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衍生小说(续书)之一。

了夫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天罡七星传》和《长生衣》,方腊作为连接两部小说的重要人物皆有出场。玄幻小说《天师之重生方腊传》中,方腊亦有出场。

另在《水浒别传》之《方腊反》、《南水浒》、《南洞北泊》、《方腊反宋血战记》中,方腊均有出场。

二、评书形象

袁阔成评书《水泊梁山》及其衍生作品《大闹神州擂》中,方腊是“四大寇”之一,人称“铁臂金刚”,曾应邀参加神州擂。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 4

司行方,小说《水浒传》中江南方腊麾下杭州四大元帅之一,官拜护国大将军,方腊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的部下。

当接受招安的梁山人马进攻德清县时,他奉命去抵抗,并在激战中将梁山将领雷横斩于马下。后来兵败,溺水而死。

司行方的出场

司行方的首登场于“宁海军宋江吊孝,涌金门张顺归神”一回(百二十回本第114回,百回本第94回,其他版本回目顺序各异),宋江率梁山好汉前往江南征讨方腊,攻下苏州、秀州,准备攻打杭州。

从秀州降将段恺口中得知杭州宁海军军力部署:方腊大太子方天定镇守,共有7万余人马,有四大元帅和二十四位将军共二十八位战将。司行方就是其中一位元帅。

司行方的事迹

三军路上,到得奉口,正迎着司行方败残军兵回来。卢俊义接着,大杀一阵,司行方坠水而死,其余各自逃散去了。呼延灼参见卢先锋,合兵一处,回来总寨,参见宋先锋等,诸将会合计议。

宋江见两路军马都到了杭州,那宣州、湖州、独松关等处,皆是张招讨、从参谋自调统制前去各处护境安民,不在话下。宋江看呼延灼部内,不见了雷横、龚旺二人。

呼延灼诉说:“雷横在德清县南门外,和司行方交锋,斗到三十合。被司行方砍下马去。龚旺因和黄爱交战,赶过溪来,和人连马,陷倒在溪里,被南军乱枪戳死。米泉却是索超一斧劈死。黄爱、徐白,众将向前活捉在此。司行方赶逐在水里淹死。薛永南乱军中逃难,不知去向。”

宋江听得又折了雷横、龚旺两个兄弟,泪如雨下,对众将道:“前日张顺与我托梦时,见右边立着三、四个血污衣襟之人,在我面前现形,正是董平、张清、周通、雷横、龚旺这夥阴魂了。我若得了杭州宁海军时,重重地请僧人设斋,做好事,追荐超度众兄弟。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 5

邓元觉,明清小说《水浒传》中方腊麾下头领,江南方腊国国师,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帅之一,歙州僧人,名号宝光如来,法名元觉。使一条50多斤浑铁禅杖。

邓元觉武功精湛,曾与鲁智深大战50多回合不分胜负。在睦州被花荣一箭射中面门落马后被梁山军杀死。

邓元觉的出场

邓元觉首登场于“宁海军宋江吊孝,涌金门张顺归神”一回(百二十回本第114回,百回本第94回,其他版本回目顺序各异),宋江率梁山好汉前往江南征讨方腊,攻下苏州、秀州,准备攻打杭州。

从秀州降将段恺口中得知杭州宁海军军力部署:方腊大太子方天定镇守,共有7万余人马,有四大元帅和二十四位将军共二十八位战将。邓元觉就是其中一位元帅。

邓元觉大战鲁智深

梁山大军分三路进攻杭州,方天定派护国元帅司行方率薛斗南、黄爱、徐白、米泉支援德清州;镇国元帅历天润率历天佑、张俭、张韬、姚义支援独松关;南离元帅石宝率张道原、赵毅、冷恭、王仁、温克让、吴值、廉明、凤仪与宋江主力部队作战;邓元觉则镇守杭州。

宋江兵锋直指临平山,秦明、花荣斩杀王仁、凤仪。宋江部队过皋亭山,驻扎东新桥,派水陆三路人马进攻杭州,但怀疑南军有诈,没有贸然进攻,派关胜、花荣、徐宁、郝思文轮番出哨。徐、郝遭遇埋伏阵亡。张顺从涌金门潜入杭州失败,阵亡。宋江在西陵桥祭奠张顺,派部队埋伏左右,南军中计惨败。

宋江军马攻打东门,鲁智深首先出阵,步行搦战,提着铁禅杖,直来城下大骂:“蛮撮鸟们出来!和你厮杀!”那城上见是个和尚挑战,慌忙报入太子宫中来。

当有宝光国师邓元觉,听的是个和尚勒战,便起身奏太子道:“小僧闻梁山泊有这个和尚,名为鲁智深,惯使一条铁禅杖。请殿下去东门城上,看小僧和他步斗几合。”方天定见说大喜,传令旨,遂引八员猛将,同元帅石宝,都来菜市门城上看国师迎敌。

当下方天定和石宝在敌楼上坐定,八员战将簇拥在两边,看宝光国师战时,那宝光和尚怎生结束?但见:穿一领烈天猩红直裰,紧一条虎筋打就圆绦,挂一串七宝璎珞数珠,着一双九环鹿皮僧鞋,衬里是香线金兽掩心,伏手使铮光浑铁禅杖。

当时开城门,放吊桥,那宝光国师邓元觉,引五百刀手步军,飞奔出来。鲁智深见了道:“原来南军也有这秃厮出来!洒家教那厮乞俺一百禅杖。”也不打话,轮起禅杖便奔将来。宝光国师也使禅杖来迎。两个一齐都使禅杖相并。但见:

袅袅垂杨影里,茸茸芳草郊原。两条银蟒飞腾,一对玉龙戏跃。鲁智深忿怒,全无清净之心。邓元觉生嗔,岂有慈悲之念。这个何曾尊佛道,只于月黑杀人。那个不曾看经文,惟要风高放火。这个向灵山会上,恼如来懒坐莲台。那个去善法堂前,勒揭谛使回金杵。一个尽世不修梁武忏,一个平生那识祖师禅。

这鲁智深和宝光国师斗过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方天定在敌楼上看了,与石宝道:“只说梁山泊有个花和尚鲁智深,不想原来如此了得,名不虚传。斗了这许多时,不曾折半点儿便宜与宝光和尚。”石宝答道:“小将也看得呆了,不曾见这一对敌手!”

宋部进攻北门,石宝率军抵挡。武松恐鲁智深有失,挺两柄戒刀支援鲁智深,邓元觉见对方两个人打自己一个人就退下了。方天定手下贝应夔迎战武松,被武松轻易斩杀。此后数日,宋江与卢俊义会和,共同攻打杭州,未能成功。

索超、邓飞、刘唐、鲍旭阵亡,廉明被鲍旭斩杀。解珍解宝发现方军粮船,在当地村民配合下宋江派凌振、李勇等人混进队伍,里应外合。杭州破城,方天定被附体了张顺魂魄的张横杀死。邓元觉、石宝等人逃至富阳县,睦州的右丞相祖士远派白钦、景德率1万人支援。

邓元觉的结局

宋军久攻乌龙岭不下,阮小二、孟康、段景住、解珍、解宝阵亡。邓元觉前往清溪洞朝见方腊请求增兵,被拒。宋军寻访百姓找到小路,直插睦州。邓元觉主张救援,石宝拒绝,邓元觉独自率领五千人救援。

宋江绕到岭后,没有先打睦州,而是先攻打乌龙岭,邓军与其相遇。秦明与邓元觉交战,诈败,众军溃散,邓元觉来捉宋江,花荣埋伏在一边,等邓元觉靠近,觑得亲切,朝着面门一箭射中邓元觉,邓元觉落马后被梁山军杀死。

历史水浒传整理总结_精选范文网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浒故事,方便大家学习。水浒故事1十大暗器高手:张清-飞石张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没羽箭,彰德府人氏,原为东昌府守将。他擅用飞石,百发百中。卢俊义率军前往东昌府,结果首阵便被张清以飞石打伤井木犴郝思文。宋江闻讯转战东昌府。张清施展飞石绝技,连打金枪手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丑郡马宣赞、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