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故事汇集5篇
相关文章
千古幽局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浒传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水浒传故事汇集1
刘唐,《水浒传》中的人物,祖籍东潞州人氏,自幼飘荡江湖,因为他鬓边有一搭朱砂记,人称赤发鬼,在水浒一百单八将中占星位天异星。
刘唐的开场来自于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贺寿,梁中书为了讨得岳父的欢心,特地到四处搜刮金银珠宝,最后搜刮了价值十万贯的珠宝,号称生辰纲。
刘唐听说了这个消息,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想要将其劫走。但是只有他一个人是肯定不能完成这么一项任务的,肯定要寻找同伙。托塔天王晁盖无论是武艺还是名声都颇有侠名,刘唐当时就想到了他。于是一合计,刘唐郓城东溪村投奔晁盖,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不过可笑的是,刘唐最后被都头雷横当贼人抓了起来。
后来雷横到晁盖庄中暂歇,将刘唐吊在门房中,雷横与晁盖推杯换盏间,说起了刘唐。晁盖便偷偷的去看了一眼,却知道了刘唐原来是来投奔自己的。晁盖一合计,便让刘唐等会儿看见自己的叫自己舅舅。两人在雷横面前,假装是多年未见的舅舅和外甥,雷横并没有多加怀疑,只当自己是抓错了人,随后便将刘唐释放了。
雷横走了之后。刘唐向晁盖表明身份,并且说明自己来找他的原因。后来经过一番波折,最后聚集了多人,大家一起合计着截取生辰纲之事。
后来众人在松林里扮作卖枣商人,在作贩枣商人,也到冈上休息。七人在白日鼠白胜的配合下,用蒙汗药酒迷倒杨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纲。生辰纲被劫,梁中书大怒,四处寻找罪魁祸首。三阮返回石碣村,刘唐与吴用、公孙胜则留在晁盖庄上,后来官府得知七人姓名,最后人他们只能上了梁山去。
梁山大聚义之后,刘唐位列第第二十一名,步军头领第三位。天罡三十六星之一,号天异星。
再到后来宋江带领梁山众人接受朝廷招安,又跟随宋江一起远征辽国、王庆、方腊等,在战争中颇有功绩。
杭州会战之时,卢俊义与刘唐一起攻打候潮门。刘唐见城门未关,心里只想着夺取头功,因此竟是未加细想,一马当先,单枪匹马就冲了进去。哪里知道这是地方早就设好的计谋,等刘唐一进去,守在城墙上的士兵便将吊起千斤闸板的绳子砍断、刘唐就这样连人带马,被砸死在城墙之下。
刘唐之死让宋江极为伤心,刚刚听闻这个消息便痛哭不止,还作诗以哀悼,但终究不能挽回他的生命。等方腊平定后,刘唐作为战死正将,被追封为忠武郎。
水浒传故事汇集2
中国文学上有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今日所讲的人物天暗星杨志,便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
杨志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十七,坐镇前军寨,居第五位。在上梁山之前,杨志原本曾是朝廷上的殿帅府制使以及大名府管军提辖使。后来因为生辰纲的丢失,杨志为了保命,最终选择了加入梁山,后来在梁山军中任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
杨志在文中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这一点从他一开场就已经注定了。《水浒传》中说他的外貌:“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晦气满面,如何不是英雄末路的悲剧形象。
杨志是一个惜命的人,当然也有人将他这种惜命的表现认定为懦弱。不过看他敢于杀死泼皮牛二,最后还上官府自首,就已经判定“懦弱”二字并不适合他。
杨志少年高中武举,后来借此入朝为官,坐到殿帅府制使的位置。因为一次在押送花石纲的公务时,因为船在黄河里翻了,一船的物件全都丢失。杨志不敢回京赴命,只能四处逃难,最后还是听说了朝廷恩释的消息之后,才回了京。
杨志后来因为杀死了恶意搅乱,想要白要他的宝刀的泼皮牛二,被官府打入死牢,经过感念他的百姓的走动之后,最终刺配大名府。
在大名府的时候,杨志受到梁中书的重用,任命他为大名府管军提辖使。后来蔡京过寿,为了给自己的老丈人贺寿,梁中书收刮了十万贯的金银财宝,号称生辰纲,由杨志押解进京。
杨志在押解生辰纲的途中,因为中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计谋,自己一干人等被迷晕,最重要的生辰纲也被劫走。杨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后选择了加入梁山。
杨志除了惜命,同时也是一个功利心比较强的人。也许是因为他是杨家的血脉,所以杨志心底最期盼的就是入朝为官,光宗耀祖。所以但凡是还有一点的可能,杨志都不愿意放弃入朝为官的打算。
少年中举,后来因为花石纲翻船,最终四处流浪。当时杨志于王伦相遇,王伦有心引他入梁山,但是杨志心心念念的都是回京复职。所以无论王伦怎么说,恩释的消息传来,杨志便立马启程赶往京城。就算后来杨志被迫加入了梁山军,他心理一心想的还是“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
杨志还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正是因为他脾气急躁,所以他“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两刀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也正是因为他脾气暴躁,所以在押送生辰纲的途中,引得众将士不满。对此他不仅不安抚,而且还“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最终加深了内部矛盾。到了后来众将士不听其劝,最终中了晁盖等人的计谋。
杨志,为三代杨家之后,武侯杨令公之孙,身上带有杨家家传宝刀。后来因为在回京复职之时,被高太尉赶出了家门,囊肿钱财已经用完,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到了天汉桥将宝刀卖掉以换取钱财。
杨志的刀被泼皮王二看中,但是他又不想付钱,于是便来了一出无赖之举。他让杨志证明宝刀是否真是一把宝刀,杨志说砍杀一只狗可以吗。王二却硬要他砍死一个人来证明,这么一出摆明就是不想给钱。
一来一去,杨志实在不耐烦了,“一时性起”,怒杀牛二。最终因此被打入死囚,最后刺配大名府。
水浒传故事汇集3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5261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4102,他们常来1653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他们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
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水浒传故事汇集4
史进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因此在《水浒传》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有人说由他开始,代表了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史进原本是史家庄史太公的长子,因为自幼喜爱武艺,不务农业,因而将自己的母亲气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史太公为其寻找师傅,此后史进勤奋练武。后来更是机缘巧合之下,受到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点拨,武艺精进。
史太公去世之后,史进自然而然的继承了史家庄的庄主之位。后来因为与少华山之人结交,被人密告官府,因而受到官府的围捕,史进与朱武、陈达、杨春杀死官差,突围而出。后因为投靠师傅未果,到少华山落草为寇。
史进加入少华山,后来因为华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一直到后来“吴用赚金领吊坠,宋江闹西岳华山”才得救,与少华山众全伙上梁山。
史进在后来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远征方腊的时候,因为卢俊义的差错,在昱岭关前中箭身死。
史进在《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史进是一个固执的人,这从他对武艺的执着就可以看出。史进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反而对赖以为生的农活毫不感兴趣。尽管家人对他的喜好很不支持,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史进仍然坚持。甚至因为对武艺的坚持,史进将自己的母亲气死。后来逼得史太公无法,只能为他延请师傅教导。
史进喜好武艺,同时他在武功方面还是有天赋的。史太公为史进请的师傅,大多数都没有真本事,所以史进的武功并没有什么长进。直到后来史进遇到王进,半年的时间,就将十八般武艺全都学会。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多的武艺,史进要是没有一点悟性,哪里能达到这种成就。
史进还是一个重义气的人,少华山中三位头领朱武、杨春、陈达来华阴县借粮,史进活捉了陈达。为了救出陈达,朱武、杨春使用了苦肉计,自缚来降,史进深感其义气,不仅放了陈达,还与少华山之人成了好友,后来更是为了朋友大闹华阴县。
当然以上这件事情,还可以看出史进还是有些蠢笨的。轻易的就中了别人的苦肉计,甚至后来还因为与他们交往,使得史家庄被毁,自己也只能落草为寇。
史进在江湖上闯出名声后,江湖人称“九纹龙”史进。之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绰号,就是因为史进身上纹了九条龙纹刺身。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史进为什么要在身上纹九条龙纹纹身呢?只是因为好看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据说史太公不在管史进练武之事后,史进比平日里轻松许多。这天练武练累了的他,绝对出门散散心,就这样来到了华阴县城。刚进大街,他就看见大街上乌压压挤了一堆人,还不时发出一阵阵喝采声。史进感到好奇,于是便挤开人群,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等他进到最里面,发现场子当中,立着一个彪形大汉,赤着膀子,手里舞着一根八尺哨棒,上下翻卷,嗖嗖生风,引得围看的人一声声叫好。
史进看的眼睛发光,只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也是自己勤练武艺想要达到的境界。他眼睛也不眨的盯着大汉,等大汉住手之后,史进第一眼就看见了他两只粗壮手臂上刺的大团纹身。
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一圈圈花纹,实际上是蜷曲的龙。史进看的眼睛都在放光,只觉得粗壮的手臂配上这粗狂的纹身,有着一种雄壮的感觉。
回家的晚上,那大汉胳膊的“龙”,老在史进眼前转悠。他一边走一边琢磨:武艺高就就在这“龙”上呢,我也应该在身上刺龙,而且要多刺上几条!
于是到了家里,史进将想要刺纹身的事情告诉了史太公。史太公原先并不赞同,但是史进却极为坚持。史太公见儿子坚持,只能为他找来高手匠人,就这样史进在身上刺了九条龙纹。九条龙纹威风凛凛,刺在史进身上好不威风。后来等史进闯出名声,九纹龙也随之闻名江湖。
水浒传故事汇集5
徐宁是《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绰号双枪将,在梁山好汉中排第十八位,上应天佑星,是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二位,把守正东旱寨。在上梁山之前,徐宁原为京师金枪班教头,其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名声颇大。
京师金枪班教头,日子稳定,大大小小也是一个官。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徐宁到底是多想不开,才会跑到梁山去当一个贼匪呢?
说来徐宁入梁山其实有些滑稽又有些可悲,他并不是因为犯了错,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无路可去,而是被自己的亲戚骗上山的。
《水浒传》中那一百零八个好汉,受尽了后世人的称赞,说他们如何的讲义气,说他们如何反抗朝廷残暴的统治。但是小编个人对其中某些人是很看不上的,个人认为他们就是一身土匪的做派。就拿梁山头领宋江以及军师吴用来说,这两个人就不怎么样。
宋江和吴用为了给梁山军增加实力,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很多时候颇有股逼良为娼的意味。就拿卢俊义来说,别人好好的大地主和大富商做的挺好的。但宋江看上了卢俊义个人在江湖上的声望,于是便让吴用用计将人留在山上,最后逼得别人被官府捉拿,又假惺惺的带人去救他。
再来说徐宁,整个也差不多是这个调调。当时双鞭呼延灼征讨梁山,以连环甲马冲阵,使得梁山军队陷入苦战。梁山军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攻击,都拜在了连环甲马之下。
宋江为此愁眉不展,整日里十分焦急。后来汤隆提出用钩镰枪可破连环甲马,并推荐徐宁。汤隆是徐宁的表弟,对自己的这个哥哥自然是了解的。他知道徐宁的武功足以破除连环甲马,于是便向宋江推荐了他。不仅如此,汤隆还提出了用徐宁爱逾性命的家传之宝“雁翎圈金甲”诱其上山。
这个时候众人想着都是怎么讲徐宁骗上山,然后破除呼延灼的连环马的计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想过徐宁的想法。宋江和吴用两人一合计,就将徐宁的未来定好了。
时迁潜入徐宁家中,将宝甲盗出,而后汤隆又以探亲的名义前去拜访徐宁。徐宁在宝甲被盗后,一直愁眉不展,在汤隆的询问下告知此事。汤隆假称曾在路上见过盗甲人,将徐宁骗出东京,一直追到山东境内,并在乐和的配合下,用蒙汗药将徐宁迷倒,连夜送上梁山。
徐宁被拐上山之后,汤隆和戴宗前往东京,将徐宁的家眷接上了梁山。这还不算,一路上徐宁穿着金甲,用徐宁的名声沿途中劫取财货,四处糟蹋徐宁的名声。后来徐宁醒了之后,已经无法在下山去了,退路断绝,徐宁最终只能选择留在梁山,教授梁山众人钩镰枪法。
《水浒传》中写:“众人看徐宁时,果然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
《水浒传》中赞诗:
《西江月》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七律》
锦鞍骏马紫丝缰,金翠花枝压鬓傍。雀画弓悬一弯月,龙泉剑挂九秋霜。
绣袍巧制鹦哥绿,战服轻裁柳叶黄。顶上缨花红灿烂,手执金丝铁杆枪。
徐宁此人武功高强,有万福莫当之勇,此点我们并不否定。但是他身上也有无数的缺点。身上具有明显的官僚主义作风,贪婪、凉薄、畏缩,和林冲交情尚可,却也不敢为之雪冤。比较势利和市侩,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此人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并不出彩,他被骗上山只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一个问题,所以带着凑人数的那么一股意味。
水浒传故事汇集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