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
生病时,亲情让我们变得健康;伤心时,亲情让我们看见太阳;失败时句子大全http://Www.1juzI.coM/,亲情是一个坚实的避风港。如果失去了亲情,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将不再美好!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有关亲情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 1
“嘻嘻……哈哈!”小狐狸路过小猪家的窗外的时候,听见了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小狐狸不禁伸长了脖子往里瞧,小猪正依偎在猪妈妈的怀里,猪妈妈呢,正在给它讲笑话呢!
小狐狸真羡慕呀!它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虽然它有魔法,可是那也不能为它变出个爸爸妈妈来。
想到这里,它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
它想:“小猪的妈妈真是个好妈妈,我也好想有一个这样慈祥温柔的妈妈呀!”
想着想着,它有了个大胆的主意,只听它念了句咒语,“咻!”的一下,变成了小猪的模样。
它推开门小猪家的门,说:“妈妈,妈妈,我才是你的孩子呀!”
猪妈妈看了看它,又看了看怀里的小猪,一下子愣住了。
它结结巴巴的说:“你……你们到底谁是我的孩子?”
小猪委屈的说:“妈妈,我才是你的孩子!它是假的!”
小狐狸连忙说:“妈妈,它撒谎,我才是你的孩子!”
猪妈妈想了想,说:“我的孩子只有一个,你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假的!这样吧,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们谁答对了,谁就是我的孩子!”
小猪大声说:“好!”
小狐狸也心虚的说:“好……好!!”
“你们说说,你们最不爱吃的是什么?”
小狐狸说:“是……是青菜!”
小猪说:“不是的,青菜是我最爱吃的东西,我最不爱吃的是辣椒!”
猪妈妈听了它们各自的回答,脸上露出了笑容,它说:“现在我知道谁是我的孩子了,是你!”
它指了指真正的小猪,小猪一下子扑进猪妈妈的怀里去了。
小狐狸的计谋被识破了,它沮丧的变回小狐狸,哇哇大哭起来。
“是小狐狸!哎,你别哭呀!”小猪说。
“孩子,我们不怪你,你为什么哭呀?”猪妈妈微笑着说。
“我……”小狐狸把实情告诉了猪妈妈。
猪妈妈听了,把小狐狸也抱在怀里,感动的掉下了眼泪,眼泪滴落在小狐狸的脸上。
“可怜的孩子,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猪妈妈说。
“真的吗?太好啦!我有妈妈啦!我有妈妈啦!”小狐狸听了,又蹦又跳起来。
至此,故事结束了,或许还没有结束,因为这是小狐狸幸福生活的开始吧!
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 2
仿若时空的隔断,如断线的风筝,带着一抹淡淡的忧伤,一缕悠悠的不舍,带着这个城市残存的美丽,离开了人世间,带着志摩老师"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
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奇妙走出了家---你最后呆过的地方。纵然是还有明天,纵然明天还会有夕阳,纵然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但你却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你今生今世最后的一个今天,你人生的时钟最后的钟点。
我依偎在你枕边。那时的你,已被接踵而来的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样,瘦的皮包骨头,体重骤然下降了几十斤,带着满眼的泪水,我紧紧的抱着你,如当初你紧紧抱着我那样的抱着你,抱着你衰老的身体,不让你感到冬天彻骨的寒冷,我要让你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哪怕是片刻的温暖也行,最终,你还是走了。带着我给你的温暖,带着我对你的爱,带着所有人对你的牵挂,你轻轻的走了,走的无声寂静。没有了你,我人生的天空充满着灰色,我的心如刀绞般的痛着,走过屋子的每一个地方,都会闻到那曾让我熟悉了九年的青霉素药水的味道,而今,那股熟悉的味道却成了我内心深处最深的痛,最深的牵挂,让我痛了十年,也让我思念了十年。
还记得吗,奶奶,还记得在那个父母都不在的夜晚您是怎样抱着我去医院了吗?还记着您是怎样焦急的样了吗?还记着您为了让我长身体藏在柜里舍不得吃而坏掉的糕点了吗?记得您为了让我学好打了我又抱着我哭的时候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最深的记忆,是我今生今世都无法忘掉的记忆,都是我最宝贵的记忆。
记得小时侯我一直都是和您睡的,由于睡不安稳而常常将被子踢开,是您,挨着晚上不睡觉的守着我,生怕我又踢掉被子感冒。夏天闷热的晚上,又是您,在我睡着的时候拿着蒲扇给我扇凉,驱蚊虫,而你自己却被咬的浑身是包,现今,你已不在我身边,我却依旧没能改掉小时侯的坏习惯,一切都好似小时侯,唯一不同的是奶奶您却不在了。
而今每每想起来我总是很牵挂,常常在晚上哭着醒来,想起以前的种.种,却又忍不住失声痛哭,没有了你,我该怎么办。
十年过去了,今年的清明,我又去了您长眠的地方,山风轻盈地吹着,像是诉说着以往的种.种,诉说着您的一切,如歌如吟,诉说着我永远爱着的奶奶。
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 3
老卢夫妇一大早遛狗来到街心花园,老卢牵着两条狗在前面走,他老伴提个塑料袋在后面跟着,眼睛死盯着两只狗的尾巴,只要看到哪只狗有动静,她就急促上前连擦带捡,生怕路人挤白眼歪嘴巴。这是这对恩爱老夫妻每天早上的例行公事,既方便了狗,又锻炼了人,熟人见了他们都说,二老看上去真年轻,比旁边的狗狗还精神。每到此时,二老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道谢,托它们的福,每天当陪练,精神会好些。
这些日子,二老有点烦心,每次遛狗到了街心花园都不由自主抬眼望天,当然,天上的白云如故并不新鲜,二老的观望位置是那高楼飘出的小凉台。
这小凉台里住的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刚刚才结婚的宝贝闺女。这时的小两口恩爱无比,正陶醉在婚后的喜气之中,并不知道楼下有两个老人正在为他们烦心呢。
他们的女儿属蛇,高中毕业去了美国读书,回来不但拿了硕士学位,还取了个好听的英文名May,这个洋气的名叫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可这丫头自从有了这个洋名就越来越独立了。连老卢自己也犯嘀咕,这丫头什么名她不取,偏要取个May,他告诉老伴这中文的意思就是五月啊,难道学历史的女儿不知道?历史上凡在五月里发生的事,那可件件都是世界大事啊!不信?不信你数数:5。1、5。4、5。12、5。16、5。20、5。30……
果不其然,等到女儿回国的那一天,老卢夫妻不仅在机场接到了女儿,也一同接到了他们的女婿,一个名字叫June的香蕉男孩。
“怎么在美国呆了六七年。就这么一点行李?”妈妈小声问女儿。
“妈咪,我们除了日常穿的,其它全卖了,还有一些拿不了的就顺手捐了。”
我的姑奶奶,这丫头说话真大气,她在美国每一次的消费,他爸的手机上就嘟一声,虽然老头不动声色的看一下,可当妈的清楚,每嘟一声,等于老头子在国内消费八倍的额度,就算这几年随着人民币的渐渐升值,即使现在也要等值于六倍啊。这几年累计下来不知嘟了几百上千声,闺女在美国买了那么多鬼东西,可当父母的连见都没见一面就泡汤了?老妈这会儿真是体会到了眼前喝洋墨水的闺女的风度了,这可真是”留“学生的谱啊。
更让老卢夫妻憋屈的事还在后面,小夫妻的婚事办完后,两人有了自己的天地,一天老卢夫妻登门拜访,二人起身迎接,很是客套。事后,女儿郑重和父母说:“以后来家里,可以,但要事先约好,不然显得很难堪,我们很不习惯。”
“这到自己女儿家,还要事先约?你们在美国也是如此?”老卢疑惑地问。
“对啊,不然怎么会有约会一词?”女儿合理的继续解释。“我们在美国,无论是去他父母家,还是他们父母来我们这里,都是要事先约时间的,从来没有walkin的,老爸。”
“真是这样?这里可是中国。”显然妈妈不高兴了。
“妈咪,我知道这是中国,这是我成长的城市,但生活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谁的好才是关键,这与哪个地方无关。”女儿显得耐心十足。
“这是哪和哪?难道你们两口子之间也有了新道道?”老爸更疑惑了。
“我和June有个结婚协议,定的很详细,总的原则是AA制。包括金钱支配,财产继承,时间分享,生活格调,我们之间都互相尊重,彼此谅解,也希望你们给予支持。”
“这真是花钱买罪受,早知送她去美国是这个结果,不如放在身边还省心。”从女儿家出来,老卢一脸的不乐意,冲着老伴直嚷嚷。
“得啦,现在你后悔了,这送孩子去,还不是你的主意?看着身旁的一个个孩子出国深造,你当初不也觉得孩子不去,自己没面子?”老伴的回答也很委屈。
自那以后,按照女儿AA制的计划,每一个星期天他们来家一天,但不住,中间如果要来会事先约,老卢夫妇如果要去也需要事先约,但一个星期不能超过一次。老卢听完女儿的计划,一声没吭,笑嘻嘻点点头表示接受。表面上很大度,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只有自己清楚,事后每次和老伴说到这个计划,都生气地说这是属蛇的女儿自己的单方行为,是蛇口中的AA制。
老卢清楚,如果作为老爸也用AA制和女儿认真,女儿也许就达不到她理性的AA制了,可自己又不能太认真,他太爱她的女儿了,尽管女儿口中的AA制占理不沾情。
场景回到了前面的时刻,老两口遛狗即使遛到了女儿家门下,但因为没有事先约好,也只有望楼兴叹了。可怜的老卢后来只要提到AA制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把这些全怪在西方观念上了,连老伴也发现自那以后,老卢真的再也没吃过西式的自助餐了。
老卢夫妇遛着狗依依不舍地在女儿家的楼下又转了一个圈,这两只和女儿留学年龄相同的狗狗是老卢买给老伴的礼物。这些年,这两个宝贝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思念女儿的日日夜夜,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安慰。如今女儿终于回来了,可是她变得更像是老两口收到的另一种礼物,感觉女儿成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礼物,一个少了点亲情却又多了些礼貌的“礼物。”
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 4
一个秋高气爽的金秋天气,父母下田,把只有一岁的她交给了八岁的哥哥看管。
八岁的男孩子,正是猫儿狗儿都讨嫌的顽皮年纪。父母嘱咐他回家看着正在睡觉的妹妹时,他正在屋外同小伙伴们玩得高兴。不想败了自己玩的兴致,又怕妹妹在屋里醒来跌下床来,八岁的男孩就自作主张,进屋将熟睡中的妹妹抱到了屋外,将她的小包被轻轻地放在了院子里的石头桌上……
那天晚上,她突然的高烧扰乱了一家人的清梦。她在院子里的石头桌子上受了风寒。半夜里,母亲抱起她就往村头的赤脚医生家里赶,睡意未消的乡间医生,摸索着一针打下去,就把她的健康给交待了。那一针,恰巧打在她的坐骨神经上。此后,父母拖着她辗转在各大医院间,苦药汤子不知给她喝下多少,她却再也没能站起来……
自从她被医学宣判永远失去了站立行走的权力后,家里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哥哥成了她的腿。她要到外面玩,她要去村外的集市上去看新鲜……只要她一开口,无论哥哥自己有多忙,都要放下手头的事来成全她的要求。在那条由村口延伸向村外的小路上,哥哥背着她的身影,成了乡村一道固定的风景。
她的脾气,是随着她的年龄一天天增长的。因为她越来越懂得了那个背着她的大男孩儿在她的命运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母亲常常无端地看着她的一双儿女叹气,哥哥则无限制地宠爱她,忍耐她的坏脾气。她已懂得读他眼睛里不时流露出的忧伤与疼惜,可她却不接受,那只会让她变本加厉。她一次又一次地在哥哥面前哭闹,一次又一次故意要在哥哥面前站起来却又徒劳地跌倒。看着哥哥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低了头眼里浸出泪来,她小小的心里,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快意……
她八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哭闹着要去读书,母亲第一次流着眼泪犹豫了:“你这个样子,不能走不能动的,怎么去上学?再说,就算你真的读了书,又有什么用……”
那时,十六岁的哥哥已考到县城的中学去念书,他是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去的。哥哥曾不止一次地安慰过她,说将来他要念医科大学,要医好她的腿……可她没有耐心等到那一天,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已经残酷地摆在她面前,哥哥到外地去读书,她就失去了“双腿”。那个现实,她无法忍受。
哥哥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一家人都高高兴兴地捧着哥哥的通知书左瞧右看。只有她,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她八岁了,已经明白有时候无言的泪水才是她最好的武器。果然,哥哥很快就发现了角落里的她。他轻轻走上来,用力地搂住了她的肩膀:“阿珍,你想读书,哥哥就背你去……”
第二天一大早,她还在睡梦中,就听到了屋外传来母亲低低的啜泣声:“孩子,你不能把所有的错都揽在你一个人身上,她已经那样了,你不能再为她搭上你自己的前程。你们这个样子,让我和你爹还有什么指望?”
“娘,我有力气,将来就算是上不了学,也能凭着一身力气挣口饭吃,可妹妹不行,她最好的出路就是去读书啊……”是哥哥哽咽的声音。
那是她第一次为哥哥流眼泪。躲在被子里,咬着被角,她的眼泪把被子都打湿了。可她还是向自己的自私投降了。哥哥说得对,至少,他还有力气去拼他的未来,而她只能借哥哥的双腿迈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
那个冬天,是多少年未遇的一个严冬大雪天。几天几夜的狂风卷着大片的雪花把他们的小村整个地裹进一团白茫茫的天地里。屋外,没膝的积雪,封住了所有通往村外的路……
一向对上学有着浓厚的积极性的她,赖在暖暖的被窝里,听着屋外的寒风肆虐地扑打在窗玻璃上,第一次产生了逃学的念头:这样的鬼天气,老师可能都不会到学校去了。
哥哥还是硬生生地把她从热被窝里拉了出来:“走,我送你去上学!”声音里的坚定,不容她有半点反驳。
那时,哥哥已背着她,在从村子到学校之间的那条小路上来来回回奔波了半年。他到底是把自己的入学通知书撕掉了。他在离村不远处的砖厂找了份临时性的工作,平常去打点零工,她上下学时就去接送她。
从家到学校,要经过一段水库大堤,平时天好路好时,哥哥背着她都要小心翼翼地走过。那天又经过那段大堤时,没膝的雪,把路的界限都埋没了。她趴在哥哥的背上,听着哥哥“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一步一挪地小心往前挪着……不过一百多米的路,那天,她趴在哥哥的背上,哥哥整整走了半个多小时。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直到她趴在雪地里大哭着再不愿意起来:“哥哥,咱们不去学校不行吗?”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哥哥对她发脾气,他红着眼睛,喘着粗气:“你再说这样不争气的话,我可真不管你了,把你扔这里算了……”说着不管她的话,哥哥还是弯腰去把她往背上扛。天冷,路滑,她浑身冻僵已没有半点的支撑力,他也已累得精疲力竭,背了几次,都没能把她重新背起来。在茫茫的雪地上,刺骨的寒风里,哥哥忽然放弃了所有的努力,将她搂在怀里,“呜呜”地哭起来:“妹妹,都是我把你害成这个样子的,但你要相信,只要哥哥在,你想去哪我就让你去哪……”
那天,他们兄妹二人赶到学校时,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一位留校守校的老师在。全校几十个小学生,没有一个去上课的。当哥哥背着她出现在那位老师的视线里时,老师的眼圈儿红了:“好,我们这就去上课。”
教室里,她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哥哥满是欣慰地坐在她旁边,老师在台上一板一眼地为她一个人讲课……
那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一课。在那次的课堂上,哥哥轻声告诉她:狂风暴雪是一个筛子,经得住它筛选的才是命运的强者。自此,她开始慢慢地理解了哥哥。
小学五年,哥哥背了她五年。等她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到镇中学时,不过才二十岁出头的哥哥,头上已现出零星的白头发。常年的劳作,过早地掠夺了他的青春。可他手捧着她的录取通知书,高兴得眉开眼笑:“我就说过,我妹就是强,比哥哥强……”她把头扭到一边,不让哥哥看到自己眼里的泪。如果不是为了她,哥哥这会儿应该走在大学校园的路上了。
有了哥哥的支撑,命运一点点向她展露出笑颜。初中三年,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她又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县重点高中。读高中,再考取一所医科大学,完成哥哥未能完成的心愿,那个梦想,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触手可及。可就在她将要摘取到成功的果实时,命运再一次同她开起了残酷的玩笑。就在她高考的前夕,灾难再次降临。年过半百的父母乘坐邻居的三轮车上街赶集,三轮车翻到路边的深沟里,父母带着无限的心事永远地离他们而去……
这一切,是她走出最后一门考试科目的考场时才得知的。那时,距父母离去已整整一个月。炎炎烈日下,她坐着轮椅走出考场,满脸笑意,迎向远在门外等候的哥哥。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哥哥每天要骑自行车赶七八十里路跑到学校里来看她,他看起来比她还要劳累憔悴。
“哥,我发挥得很不错。咱们快回家,我得让娘和爹高兴一下。”校门口的烈日下,她忙不迭地向哥哥报喜。
“妹,有件事,我瞒了你……”哥哥的眼圈儿迅速地红了,大颗的泪涌出来。他哽咽着说不下去。
“咱娘跟咱爹……都走了……三轮车出了事……”
她的世界,再一次坍塌。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她眼前一黑,手心里一松,就软软地向后瘫去……
“妹妹,你醒醒,你别担心,咱爹咱娘走了,你还有哥,咱兄妹两个要好好活下去……”朦胧中,她听到哥哥一声接一声的呼唤,哥哥大颗温热的泪,正一滴一滴落到她的脸上。她无法想象,在父母离去的那段日子里,哥哥是如何忍着心中的剧痛每天风雨无阻地来校看望她的,他甚至欺骗她说那些饭菜都是母亲亲手做给她的……
他不过是一个大孩子,命运却让他在瞬间成长为男人。
“哥啊……”她醒转过来,紧紧搂着哥哥的脖子大哭。从此后,在这个世界上,她真的只有他这一个亲人了。
大学四年,她去了北方那座美丽的古城读书,修的是医学专业,正是哥哥当年最心仪的专业。彼时,哥哥已往大龄青年行列里奔了。一年又一年,为了她的学业,为了那个家,哥哥把自己的婚姻大事就搁了下来。
不是没有姑娘看上哥哥,哥哥虽然生在农村,却长得一表人材,又加上他勤劳朴实,曾有不少姑娘心仪于他。可她们心仪的却只是他,当她们听说他父母双亡,又拖着个还在读书的残疾妹妹时,就没有了下文。
她曾经不止一次地替哥哥惋惜,可哥哥却没事人似的反过来安慰她:“妹妹,你别当回事,她们这些人都是没福气的女人,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知道咱兄妹有才……”哥哥说着哈哈大笑,笑得眼角额头的皱纹蚯蚓一样一条条堆积起来。她也笑,眼泪却悄悄流进心里。哥哥不到三十岁呢,就那么老相了。那些姑娘里,有哥哥不喜欢的也有哥哥喜欢的,可无论他喜欢还是不喜欢,他惟一的条件就是,对方要接受他必须先接受她……现实的姑娘们,因为她,忍痛放弃了哥哥。
她竟然再一次成了哥哥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尽管在学校里她的门门功课都是全优,尽管在同行中,她的水平是骄人的,可在人才济济的人才市场上,她身下的轮椅还是让她黯然。大学毕业那年,一家又一家的用人单位看过她的简历,兴致勃勃地打电话让她去面试,在看到她的那一刻又毫不掩饰地将她客气地拒之门外。没有哪家单位愿意雇佣一名身体有残疾的职员。
那段时间她尽量绕着同村人走,可村子里的流言蜚语还是像顽强的风一样固执地钻到她的耳朵里:“戚家那个丫头命太硬,父母年纪轻轻被她克死了,那么聪明能干的哥哥,被她缠的如今连个媳妇儿也讨不上,真是作孽……”
“当初就不应该把儿子抽回来,让她去读书,读了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工作?好人找个工作还难呐……”
她回家,用被子蒙了头,眼泪再一次把被子打湿。她不知道,那时候哥哥已在外面为她奔波着去做另一件事。跑残联,跑妇联,跑工商部门,他把好话说尽,把腿跑细,等把一切手续都办妥了,另一个最大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办诊所,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办起来的,要有足够的资金。
哥哥就是为了筹集那笔资金,才没日没夜地去找事做的。体重不过一百二十斤的哥哥,白天到水泥厂去当装卸工,晚上到建筑工地给人看工地,他把自己的肉体当成了钢铁……高负荷的劳作,终于让瘦弱的他倒在了灰蒙蒙的装卸车间里……
医生的办公室里,医生指着他肺部的X光片对她说:“看看他的肺,都成吸尘器了,再这样干下去,他是不想要命了。”
她拼命地流泪,向医生保证,以后再不让他去做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
阳光暖暖地跳过病房的窗台,落在哥哥的病床上。她坐在哥哥床前,握着哥哥锉刀一样的大手:“哥哥,你快点好起来,咱们的诊所我都想好名字了,就叫‘兄妹诊所’,以后你就是董事长,我就是总经理。”
她没有理由再沉沦,为了哥哥。
“嗯,我没事的,你放心。你哥是谁?壮得跟牛一样呢!”他抬起手,轻轻抚过她额前的发。她的眼眶,又蓦地发热。哥哥的胳膊,瘦得像柴棒。
她的诊所终于开了起来,不出半年,诊所已经营得红红火火。
他不住地咳嗽,瘦得一阵风就能把人吹跑一样。她不让他再去扛水泥袋子,也不让他再到建筑工地上去守夜。她让他为她守着诊所,她则在快马加鞭地想办法为他调理身体。
来“兄妹诊所”看病的人看到那个面容清瘦忙里忙外的男人时,很多人以为他是她的父亲。她并不急着辩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男人,在她的生命里,已超过父亲的重量。
看着妹妹的事业越做越好,他欣慰,有时又充满无限的歉意:“妹妹,你看哥没照顾好你,反而连累你了。我在诊所里也就是闲人一个。”
“哥,你说什么呢?咱们谁也不要说谁连累谁,咱不是那缠树的藤,咱是两棵树,根相连,叶相连,相亲相伴一辈子。你不是说过,咱的好日子还长着吗?我们得好好干,干好了,你娶媳妇儿我找婆家,咱爹咱娘才不会在地下骂咱……”说着这些,兄妹俩相视一笑,眼圈儿就发了红……
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 5
岳父母从南浔搬到湖州以后,居住条件确实是改善了不少。原先在南浔的住房啊,总面积最多也不会超过30平米,尤其是他们的厨房,远离住宅200多米。这晴好天气时还好说,遇上雨雪天可真得遭罪。虽说厨房间位于老街的小莲庄景区地段范畴,但那10来平米老屋的产权还是房管部门的,即便今后赶上景区改造动迁,那么二老也未必就能得到可心的补偿。虽说岳父是离休老干部,可他与岳母在南浔的蜗居,一直都令我心寒。
自从买下了湖州现在的住宅后,居住面积倒是翻了一倍,但就是阳台还嫌太小。3平米多点的阳台,装修时就在顶头一侧加装了壁柜,剩下的空间堆放了许多待价而沽的废品。前几次我和妻子到湖州时,我就擅自替老人家处理了几批废品。这回,我们打算再帮着卖掉一些旧包装箱。岳父说:“不要卖给流动叫卖的,要卖就卖给前排楼房底层固定收购摊点,因为固定摊点的收购价每斤要高出5分钱。”妻子遵嘱去联系那家固定摊点,可人家回老家过年去了,看来这批旧货的处置也只得隔年再说了。
岳父的阳台上还安置了洗衣机,使用的时候还要专门拉起接线板。阳台上还晾晒着地瓜干,梅干菜,晾晒着芝麻、黑豆、红枣,还有肉皮及自制香肠、咸肉、酸菜等不胜枚举。再加上晾晒衣物等,我简直都感觉难以置身了。为了不让家人吸二手烟,我总是到阳台对着窗口吸烟,但时不时地就会被油渍巴拉的肉皮、香肠、咸肉撞了脑袋。为此,我不得不频繁洗头。
阳台上还有岳父以前爱玩的风筝,是那种夜间会发出七彩光亮的硕大的风力飞行器。阳台上还有腌菜坛子,岳母说:“腌菜需要用石头重压!”于是我小舅子就专程驱车到浙皖交界的青塘坝去收集了4块貌似个头合适的石头,结果搬到岳父家阳台上后才发觉,石头都比坛子口径大了,根本放不进去。那4块闲置的石头啊,如今又占据了阳台的一席之地,以至于我靠着窗口吸烟时,两脚都被石块阻搁着拉远了与窗台的距离而动作难以舒展。
岳父是位资深钓鱼爱好者,他的部分装备如钓竿、海竿等现在也都搁置在阳台上。岳父已经八十有四,身体也是染病影响了他出行远足。但更为奇特的是,他家阳台上还长期摆放着一个塑料大盆子,里面不仅有泥土,还有不断收集添加进去的烂苹果,那是为了做鱼饵所用,他花钱买来蚯蚓饲养着。虽然外出钓鱼几近奢望,但老人家还是留着那份念想。倒是关于岳父钓鱼方面还有许多故事,留待下回分解吧。
年前单位领导专门来看望慰问岳父,他们参观了这屋那屋,走到阳台门口就止步了,因为阳台上已经没了插足之地。
我和妻子到了湖州以后,就在岳父母家的客厅搭铺安寝。为了客厅采光,阳台与客厅之间只用了博古架隔断。每天夜间,我俩都是枕着阳台上妈妈的味道——香肠、咸肉、菜干等混合气息入睡的。
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很想配上一张岳父家阳台的照片,可是我又实在是无法选取摄影的立足点而只得作罢。
有关亲情故事的文章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