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
相关文章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雷锋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 1
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事情。几年前,有一次参加关于抗日战争问题的研讨活动,我认识了一位韩国朋友。当他把自己的名片送给我时,才发现他是韩国《雷锋研究会》的成员(而且还是一位负责人和学习雷锋的积极倡导者)。我又震惊又感动!我真没有想到:雷锋早已跨出国门,成为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了!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位韩国朋友,不仅在抗日战争问题上我们有共同语言,而且对雷锋的崇高精神的理解也有共同的认识。陪同这位韩国朋友的同志向我讲述了这位先生的一个故事,着实让我感动。
不久前,他们去我国某地雷锋纪念馆参观并讲学,谁知晚上吃饭时,餐桌上是生猛海鲜、大鱼大肉,高级烟酒、饮料,好不丰盛!这位韩国朋友眉头一皱,当即罢宴!他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雷锋的精神之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应该这样铺张浪费!我们学习雷锋不能挂在嘴上,还要身体力行!”在场的中国有关领导,顿时汗颜的无地自容!于是,他建议大家一起去吃盒饭,并各自自己付费,把节约的宴请费用,全部捐献给了某小学。
他是一个“韩国雷锋”!
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 2
三月是雷锋叔叔纪念月,在三月中我读了一本关于雷锋叔叔生平的书,书中的雷锋叔叔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雷锋叔叔的故事。
雷锋叔叔在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他仅有4岁的时候,爸爸被被日本侵略者拉去当挑夫,遭到毒打后经常吐血,又无钱医治,不久去世,小雷锋失去了父亲。
1946年,是个不幸的一年,也是个残酷无情的一年。小雷锋的哥哥,12岁就去给资本家当童工因患肺结核无钱医治也死了。正当妈妈悲痛欲绝之时,连病带饿的弟弟又死在了妈妈的怀中。为了维持生计,妈妈去给地主唐四滚家做女工,受尽了欺辱却无处申告,妈妈在这年的中秋节打发小雷锋去隔壁玩,自己却悬梁自尽了。从此雷锋成了孤儿。
小雷锋在党的照料下,从校园当学生到去乡政府当通讯员,一直到上军营当战士。
雷锋叔叔不论在哪都是人民的榜样,他任劳又任怨,不惧脏与累,对人民热心于花魁,与战士亲同手足,和老人们亲同一家。雷锋叔叔记过一次二等功,记过两次三等功,多次受团、营嘉奖……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做了广泛宣传。但他总是不骄傲,总是谦虚谨慎。
就是这样的一个好战士,一个党的好儿子仅有二十岁就离开了我们他在一次指挥一辆汽车时,被电线杆砸到头上。
我们应该想雷锋叔叔学习,做到任劳任怨,尊老爱幼,谦虚谨慎,不惧脏累,无论在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
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 3
雷锋藏着两件心爱的东西:一条红领巾,一个大队长臂章。他从家乡到鞍钢,又从鞍钢到解放军部队,这两件东西,始终带在他身边。部队驻地附近,有好几所小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少先队员们见了解放军叔叔,不是敬礼,就是问好。雷锋每次看到他们幸福的笑脸,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曾经帮助他“天天向上”的组织。1960年10月间,他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少先队组织的校外辅导员。他的工作任务很紧张,但他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者在大风大雨不能出车的时候,跑到学校去,和教师、辅导员、队员们谈心。平日里,他也抓紧一切机会,从报纸上、刊物上搜集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和革命英雄的故事,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一有工夫就讲给孩子们听。他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他,把他看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雷锋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向建设路小学走去。红领巾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把他的脸映得红彤彤的。
他一踏进小学校门,马上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孩子们像群喜鹊,跳着、欢呼着:
“欢迎雷锋叔叔。”
“请雷锋叔叔讲故事!”
雷锋和孩子们到一起,就高兴得闭不住嘴地笑。今天,他刚出车回来,本来身体很乏,可一想到孩子们希望他多来玩,也就忘了休息,放下饭碗,换了衣服,就跑来了。
雷锋和孩子们接近多了,他发现有许多孩子本来是很聪明的,可就是调皮惯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违犯纪律,还影响学习。因此他觉得当辅导员,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孩子领上正路来。
建设路小学六年级有个小马。这孩子很令俐,很活泼,就是调皮得要命,整天打打闹闹不好好听课,个子老大了还没戴红领巾。中队委员们气得都不理他了。雷锋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服队干部们:
“小马是你们的同学,大家有责任帮助他。他功课不好,要吸收他参加学习小组,帮助他赶上来,怎么好不理他呢?”
中队委员们说:“他不听同学们的话,怎么帮助他呀!”
雷锋说:“不要紧,我们一起想办法。”
这以后,雷锋就经常注意接近小马,给他讲故事,跟他谈心,约他到宿舍来玩儿。“
经过雷锋和老师的教育,和少先队的帮助,小马逐渐克服了爱玩爱闹的缺点,学习也进步了。当他第一次戴上红领巾,见到雷锋的时候,他紧紧拉住雷锋的双手,激动地说:“雷锋叔叔,我加入少年先锋队啦!”
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 4
有一次,雷锋外出执行任务,在沈阳火车站换车,在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中年妇女,妇女的背后还背着一个小孩呢。
这个妇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雷锋上前询问怎么回事,这女的才哭哭啼啼说了事情经过,原来她娘家在山东,可她不小心将火车票丢了,身上又没钱,已经在车站饿了一天。
雷锋一听,赶紧去买了一张去山东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还顺带着十元钱。
大嫂激动的说::"大兄弟,你真是好人啊,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 5
长沙解放后不久,新中国就诞生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小雷锋扛上了红缨枪,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每天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放哨,还跟大人们一样学唱歌,排着队去开会。早晨踩着露水出去,晚上顶着星星回来,没日没夜地站岗,再忙也不觉得疲倦,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轰轰烈烈的土改开始之后,安庆乡农会的党组织派雷锋带领小伙伴们监视地主分子,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小雷锋亲眼所见的一幕幕事情让他有说不尽的感慨(kǎi):过去耀武扬威的地主老爷们现在都点头哈腰,威风扫地;平日里被欺压的佃户如今也扬眉吐气了。这对从小就遭遇了家庭重大变故的小雷锋来说,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种惊喜,这种欣慰,真是难以言表。
打土豪,分田地。按照政策,小雷锋分了两份,一共是二亩四分水田。农会为了照顾他这个孤儿,还在其他方面都对他进行了照顾。一个孤儿有了自己的财产,还有了自己的田地,这比起操劳了一辈子都还没落下一寸土,甚至连糊口都困难的爷爷和父亲,雷锋有了诸多感慨。
不久,雷锋的家乡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安庆乡农会保送雷锋免费读书。开学第一天,农会主席彭大叔亲自送他去上学。小雷锋太高兴了,嘴都合不拢。当新书和笔记本发到手中以后,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谁能想到不久前还背着讨米袋子躲避地主家狼狗的小雷锋,如今穿上了新衣,背上了新书包,成了新学生!
六奶奶家离学校有近十里的山路,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夏天的时候,炎热多雨,蚊虫又多,泥泞的山路常常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的跟头;冬天山区格外寒冷,因为六奶奶家穷,且年岁越来越大,雷锋不愿六奶奶买鞋,就自己编草鞋穿,脚丫常常被冻得通红。但他从来不喊苦,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雷锋特别爱学习,从一年级认字开始,他就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写,一字一句地念,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课外时间,他也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拾粪砍柴,他都不忘带着课本,休息的时候就读上两页。因为他的刻苦,成绩一直很优异,所有的老师都对他评价很高。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是刚解放,普及教育需要一个过程。简家塘因为地方偏僻,以前没有办过学校,只是为了让穷苦孩子们有学上,才勉强办了所小学。所以,学校只办了一年就办不下去了。那时,彭德茂已经改任安庆乡乡长,在他的安排下,雷锋先后转到上车庙小学和向家冲小学,可这两所学校也先后都关门了。小雷锋的求学生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因为没学校可读,雷锋就一边放牛、砍柴、割草,一边温习学过的功课。连长送给他的钢笔一直都带在身边,因为他记得连长说过的话:把握住机会好好学习。
后来,雷锋听说长沙城郊有一所清水塘小学,他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去央求学校老师,要求插班上学,后来经过考试被录取。这所学校离家更远,来回有30多里山路。
但他无论刮风下雨上课从不迟到;放学后还匆匆赶回去,帮六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位熟悉他的老师后来曾经评价他说:“小雷锋为了能读书,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换个孩子恐怕就很难坚持下来。”
1954年,雷锋光荣地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他是学校里第一批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生。那一天雷锋永远难以忘记。面对着鲜红的队旗,庄严地举手宣誓,那誓言久久地回荡在雷锋心头。在绣着火炬的红色队旗下,他佩戴上崭新的红领巾,从此他每天上学都戴着红领巾,到家后就把红领巾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书包里。
雷锋参军
雷锋在弓长岭矿的基建工作即将结束时,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排上了日程。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矿山工地上传播开来,年轻人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盼望着报名的那一天能早点到来。
雷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连几天晚上睡不着觉。他想起了死去的亲人们,还想起当儿童团团长时死磨硬缠要跟队伍走的情景,他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穿上绿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好容易熬到报名那天,才凌晨三点多,他就爬起来去敲负责征兵的李书记住处的门,愣把人家从热乎乎的被窝里闹起来。团总支李书记知道他当兵心切,答应给他报名,但是也不敢打包票,说雷锋个子矮,体格也不够健壮,体检恐怕不好过。
雷锋把胸脯一挺说:“我这么壮实,才不怕检查呢!”
雷锋嘴上虽硬,其实心里没底。他知道自己只有一米五四的个头,是矮了点;不到一百斤的体重,也轻了点。
报名当兵不比师傅收徒弟,商量商量还有个回环的余地。
在等待厂里公布应征青年名单的那几天里,雷锋真是坐卧不安,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穿上绿军装。
过了几天,应征青年名单贴出来了,雷锋一看没有自己的名字,急得脸色都变了,他急忙去找李书记。李书记被他追得没处躲,只好答应再帮他说说话,同时悄悄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去找武装部,跟他们谈谈,兴许还有希望。
“那我自己去找吧。”雷锋铁了心,不当上兵决不“收兵”,“武装部不能不同意。”
他马上到车间领导那请了一天假,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徒步几十里,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这一趟十几里路,还真被他跑出了名堂。
一路上他早已做了充分准备,一见到武装部的负责同志,就诉说起来,滔滔不绝。他讲了旧社会自己一家人的遭遇,讲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再三表明自己要求参军的愿望和志向。
人民武装部的余副政委是位老红军,对青年人参军的心愿非常理解。雷锋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他,凭着多年的接兵经验,他断定这是个好兵苗子,但这样的身体条件,恐怕难过体检那关。想了想,他对雷锋说:“你先去体检站,检查完身体再说。”
体检站里,一个个棒小伙子站在那里显得格外的魁梧、结实。雷锋知道这一关不好过,心中暗自给自己打气,脑子也在飞快地旋转着,想着一个个的主意……终于轮到他了,他来到医生面前,马上声名:“别看我个子不高,在农场里是拖拉机手,在工厂里开推土机,浑身上下都是劲儿!”
医生被他的话逗笑了,但还是照章办事,让他去量身高。
看着医生严肃的表情,雷锋觉得不太乐观,他急忙又说:“个子矮点好,打起仗来灵活,冲锋的时候连腰都不用弯了。”
这句话雷锋已经想了好多天了,这时候说得恰到好处。
量体重时,他吸足一口气,试图像千斤坠一样往下压,但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四十七公斤。
医生拍拍他的肩膀说:“放轻松,你再使劲儿,也不能增加体重。看看,还不到五十公斤呢。”
雷锋忙着解释说:“我早上没吃早饭,吃了早饭保证够了。”
周围的人都被逗笑了。此刻雷锋却急得直掉眼泪,体检这关过不了,可怎么办呢?
是啊,入伍的体检标准本来就是铁定的,而雷锋身高一米五四,体重四十七公斤,这些都没有达到入伍的标准。可是雷锋还是坚持来到了内科,当他脱下内衣做内科检查时,脊背上那块明显的伤疤引起了医生的注意,由此引发了他催人泪下的孤儿成长史。他心潮澎湃地向医生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经历,在场的医生无不为之动容。他们安慰雷锋说:“你身体条件不太合格,但也别泄气,再去找武装部的领导好好谈谈,也许有希望。”
又是“也许有希望”,但是雷锋并没有放弃这个“也许”,他要拼足全身的力量去争取!
雷锋再次来到武装部,和一位助理员谈了半天,助理无论如何说服不了他,只好暂时把他编到预备队里,等待最后的研究决定。
雷锋在这里照样闲不住,主动帮助武装部的同志整理、搭配准备发放的新兵服装。一包包的服装打开以后,他随手拿了一套小号军装和一顶棉军帽,美滋滋地穿戴起来,腰板儿挺得直直地站在一位负责分发服装的助理员跟前,问:“同志,你看!我像个人民解放军战士吗?”对方只是一笑,意思是:光像有什么用,编进预备队还没有资格穿军装呢。雷锋感到很扫兴,转身脱下军装放回原处,暗暗地下了决心:我一定得穿上军装!
后来,武装部的领导同志和工程兵派来接兵的荆营长,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
他们认为,雷锋是个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立场坚定,政治素质好。虽然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生产者,相信他入伍后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雷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入伍通知书,立即跑回工厂,告别了同志们。1960年1月8日,雷锋带着武装部首长和工厂同志们的殷切期望,和队伍一起经过夹道欢送的人群,迎着和煦的阳光,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登上了火车。几小时后,火车徐徐驶进营口车站。接兵的荆营长指着雷锋向部队首长介绍说:“这位小同志就是大家推选出来的新战士代表。”雷锋立刻向部队首长敬了个礼。
雷锋如愿如伍
“你叫什么名字?”一位部队首长问道。
“雷锋——打雷的雷,冲锋的锋!”
“好响亮的名字埃”首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一会儿召开欢迎新战友大会,要请你这位新战士代表讲话呀。”
欢迎新战友入伍大会是在辽河口部队操场上召开的。
那天风很大,漫天飘着雪花。部队首长和老战士代表讲完话后,主持大会的团俱乐部主任宣布:“现在欢迎新战士代表——雷锋同志讲话。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雷锋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上千名战友把视线集中在他身上,只见他挺着胸,昂着头,站在话筒前,个头虽然不高,却显得格外精神。他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大声说道:“敬爱的首长和老大哥同志们,让我代表新战士……”一句话没讲完,从辽河口刮来的风,把他手中的讲稿吹乱了,怎么展也展不平。团俱乐部主任担心他讲砸了,想上前帮他一把,没想到雷锋把发言稿一团,抓着话筒来了个即席发言:“我们这些新战士,能在60年代开门红的日子里穿上军装,来到革命大家庭,都感到非常光荣。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工人,有农民,也有学生。可我们只有一个心愿:为了保卫祖国,一定要当个像样的兵,绝不辜负首长和老战友的期望……”他讲得非常好,赢得全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当天晚上,雷锋参加了第一次班务会以后,在明亮的灯光下,把一幅黄继光的头像(从画报上剪下来的)小心翼翼地贴在自己崭新的日记本的扉页上,端详了许久。
雷锋叔叔的有趣小故事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