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
相关文章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世界名人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 1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 2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奏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至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决心打到金兀术的老窝。
这天,岳飞正和部将们计议出兵的事,南宋的投降派丞相秦桧促使宋高宗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火速回京。他要把岳飞骗回京城加以杀害。
岳飞离京城临安不远了,突然对面来了几个校尉拦住岳飞说:“圣上有旨,命你在城外安歇,没有圣旨,不得进城。”
这天晚上,岳飞就住一座寺院里。想着胜利指日可待却不得不放弃大好战机,心中实在郁闷,夜不能寐,在院内踱步,望着满天星斗,连连摇头叹息。回到屋里,岳飞见墙上挂有古琴一张,伸手摘下来,定了定音,伏案弹奏起来。
秦桧杀害岳飞计划的第一招是行刺。秦桧让人从监狱里提出一个身强力壮的死囚,告诉他去城外刺杀一个奸细,事成之后,不仅可赦死罪,还有嘉赏。
这个犯人听说是刺杀奸细,又可免死得赏,高高兴兴地出了城。秦桧的阴谋是:叫死囚行事,免他死罪,他必然卖命去干;待岳飞一死,再把他抓起来灭口,神不知,鬼不觉,万无一失。秦桧一想到这,心里就美滋滋的,静等刺客的回音。
刺客来到那寺庙院内,藏在一棵老槐树后面。他听见岳飞在屋里叹气,就蹑手蹑脚来到了窗下,在岳飞转身摘古琴时,立刻闪身进了屋内,躲在屏风后面,提着气,踮着脚,向前移了几步,正要行刺,这时琴声响了,刺客马上把刀缩了回去。
岳飞手中的牛角琴拨,在琴弦上弹拨,琴声飞扬,或柔或刚,或紧或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高亢时,像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拼杀金兵;低沉时,像是感叹壮志未酬,忧国忧民……
刺客心想:“这是谁呢?如果是金人奸细,怎么能弹出这样好的琴呢?”他用一只眼睛从屏风的细缝中偷看:弹琴的人一身朝服,脸色白润,分明是中原人呀!
“管他是谁,趁他一心一意弹琴之机,我一刀结果了他!”刺客心一横,刚要下手,只听琴声突然停住了。刺客浑身的肉紧缩了一下,差一点把手里的刀落在地下。这时,只听岳飞长叹一声:“唉!何时收复旧山河啊!”琴声又陡然响起。刺客听了听,咦?这曲调为什么这样熟悉呢?这不是我爹谱作的《送军行》吗?
原来,这个刺客是郾城人,父亲是个有名的弹琴艺人,能作曲弹琴,在民间卖艺糊口。那年,金兵占了郾城。金兀术设宴庆功,把他父亲抓去弹琴助兴,他父亲不弹不奏,怒目而立,还在金兀术面前把琴弦全拨断了。金兀术气急败坏,命人把老人家打得遍体鳞伤,关在营中。岳飞到了郾城,打跑了金兵,救出了老艺人。老人家一高兴,就谱写了这首《送军行》的琴曲,到处弹奏,赞扬岳家军抗金。一天,岳元帅亲自来到家里,和老艺人一见如故。岳元帅请老艺人教他弹《送军行》……
刺客想着想着就落泪了。他的心被琴声卷走了,随着琴声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慷慨,忘了自己是来行刺的。“嘣”的一声,琴弦断了,岳飞默默站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我岳飞抗金大志未酬,何以报答父老乡亲!”刺客听到“岳飞”二字,钢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头“轰”的一下胀得斗大,一下子从屏风后面钻出来,叫了声:“岳元帅!”扑通跪倒在地,泪水哗地流了下来,涕泣着说:“岳元帅,我对不起您。”
岳飞被他吓了一跳,看着前面跪倒的人,便问:“你是谁?”刺客把行刺的事细说了出来。岳飞怒火冲天,双眉倒竖,大骂秦桧卖国投敌。他把刺客拉起来,安慰了一番,赠送了他一些银两,让他逃走。
秦桧想暗杀岳飞的阴谋就这样在岳飞的一曲琴声中破灭了。
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 3
阿基米德,著名科学家,公元前287年生,古希腊人,他是古代的大数学家,发现过许多科学定律和原理,为奠定现代科学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
阿基米德诞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叙拉古城中的一个书香人家。
当时的西西里岛是希腊的殖民地,远离希腊本土和它附近的岛屿。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是一座美丽而喧闹的城市。每天,叙拉古的码头上都云集着来自地中海的大批船只,满载着各种谷物和雅典作坊出产的五光十色的货物。市场上挤满了买货的商贩,狭窄的街道上,匆忙的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阿基米德儿童时期,常常爱站在码头上注视着出入码头的船只,他想:为什么船能在水面上浮起来?他把石头放在水面上,石头咕咚掉进了水里;他把树叶放在水面上,树叶在风中打着旋,飞走了。他的小脑袋里装满了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使他一个人坐在码头边,忘了和其他的小朋友们玩耍。
阿基米德在8岁以前,由母亲和保姆照看,和家中的妇女们住在一起。当家里没有外人来时,他可以到庭院和大厅里去,但若是父亲有朋友来访时,就不允许孩子到那些地方去了。
阿基米德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拔河,还 用羊骨头做游戏,滚铁环、赛跑。他们有秋千和玩具书,还 有一辆小拉货车,可以套上一只狗或一只羊,打起鞭子让它们飞快地跑,孩子们跟在后面笑着,叫着,好玩极了。
阿基米德非常喜欢数学这门功课,他的好朋友柯伦也是一个小数学迷,他们经常在一起画几何图形、推导公式,进行演算,他们还 喜欢设计一些机械图形。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纸,可是当时还 没有发明造纸术,人们使用羊皮代纸和莎草代纸,既昂贵又不方便适用。
柯伦经常抱怨说:“天啦,上哪儿去找纸啊!”阿基米德想了想,找来一根小树枝对柯伦说:
“喏,把地当纸吧!”柯伦用小树枝在地上划了几下,又发牢騷说:
“地太硬,写上的字,看不清。”
阿基米德又从炉子里铲来炉灰,均匀地铺在地上,在上面写起来,他高兴地对柯伦说:
“怎么样,清楚多了吧!”
阿基米德有到海边独自散步的习惯,他一边散步,一边海阔天空地思考问题。
有一次,阿基米德正在海边的沙滩上漫步,忽然想起一道数学题,他顺手捡起一个小贝壳,在沙滩上演算起来,一直演算到天黑了才回家。
第二天,阿基米德一见到好朋友柯伦,就立刻拉着他到海边沙滩上,高兴地说:
“喂!你看这里的沙滩,不正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地方吗?”
阿基米德说完,立刻在沙滩上画了好几个几何图形。柯伦也高兴得直叫好,并高喊:
“太好了,我们有了世界上最便宜的纸了!”
从此以后,阿基米德与柯伦每天都要抽时间来到海边沙滩演算数学公式和习题。真是让人难以想像,阿基米德后来发现的许多几何学原理、物理学公式和定理就是从海边沙难上演算起步的。
想一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不要抹杀他们的幻想和想像,我们做的不是束缚,而是帮助。
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 4
明朝时候,有个着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 5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经典有趣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奋斗的名人故事
关于爱国英雄的名人故事
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五年级中国名人故事参考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