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
相关文章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过许许多多贤哲志士、革命先辈、文学大家、科学巨匠……他们以崇高的信念、坚韧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创造出无数的丰功伟绩,他们自然也就成了享誉世界的“名人”,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高中经典名人故事,欢迎查阅。
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 1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搬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自己就吃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台下欢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 2
郭子仪是历有名的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唆使回纥和吐蕃两族的首领对唐朝发动叛变。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大举向唐都长安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危在旦夕,朝野上下一片慌乱。
这时,郭子仪正在泾阳镇守,但他只有两万多军队,与敌军人数差距太大了。郭子仪下令坚守阵地,不准同敌军交锋。
营帐内,郭子仪与将领们商讨破敌的办法,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打探情况的侦察兵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说仆固怀恩暴病身亡。吐蕃、回纥已经分开扎寨,闹得很不团结。郭子仪听后,心头一喜,机会来了,回纥与吐蕃内部矛盾极深,他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方法。
郭子仪派手下的大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说郭子仪愿意和回纥王一道攻打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活着,半信半疑:“先前仆固怀恩说郭公已被奸人害死了,你不是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你能让我见见他吗?”
李光瓒把情况向郭子仪汇报了。郭子仪听后,对众将领说:“眼下敌我力量悬殊,难以用武力取胜。从前我和回纥有很深的交情,不如我去说服他们退兵。”
将士们担心他的安危,主张选500名精锐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郭子仪就要动身,儿子郭晞拦住父亲的马劝道:“他们是虎狼,父亲是三军元帅,怎么可以把自己送入虎口呢?”
郭子仪说:“目前要是开战,不光咱们父子性命难保,而且整个国家也难免遭殃。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谈判。万一不成功,我也算捐躯报国了。”
郭晞不听,拉住马缰不放,郭子仪扬起马鞭,在儿子手上猛击一鞭,喝道:“走开。”跃马出了军营,直奔回纥军营。
看到郭子仪,回纥人大惊,回纥王出来了,弯弓搭箭站立在军营前。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翻身下马,摘下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王也连忙放下弓箭走出来迎接。
郭子仪握着回纥王的手说:“你们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也对你们不薄,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呢?”
回纥王原本也不愿意和唐朝作对,听了郭子仪的一席话,答道:“我们是受了仆固怀恩的骗了,他说皇帝已死,郭令公你已被奸人所害,因此,我们才跟着他进犯长安。”
“仆固怀恩是个叛贼,遭人唾骂,像他这样不知廉耻的人,能替你们做出什么好事呢?”郭子仪说。
回纥王有些胆怯了,说:“郭令公说得有道理,我们哪敢与唐军作对呢?”
郭子仪见事已成,喜上心头,但仍然不动声色,劝回纥王道:“吐蕃王不讲道义,趁唐朝有乱党,便抢占土地,掠夺财物。如果你们肯和唐军合作,一道打败吐蕃,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良机啊!”
回纥王既感激又羞愧:“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立功赎罪。”
回纥王设下酒宴款待郭子仪,酒席上,两人举杯盟誓,一定精诚合作。
吐蕃王得到这个消息,连夜带着队伍逃跑。郭子仪派精兵同回纥兵一道追击,大败吐蕃军。
不久,回纥也撤兵西去。
就这样,郭子仪用他的智慧与胆略瓦解了回纥与吐蕃的联盟,长安之危也就顺利解除了。
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 3
★经典安徒生童话故事★
★真实感人的故事★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中外著名儿童故事★
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 4
1940年6月,已经占领了捷克、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德军,开始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的空袭,随时准备攻占英国本土。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声音在英伦三岛上空飘荡:“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温斯顿·丘吉尔,这位刚上台一个月的英国首相的名字,也随这坚定的声音一起迅速响遍世界。
丘吉尔1874年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他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与专业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获得了军官资格。1895年,他以少尉军衔编入皇家第四骑兵团。后来,他因渴望冒险的战斗生活,以志愿兵和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过西班牙对古巴的殖民地战争和英国军队在印度、苏丹、南非的战争,并以作战英勇,敢于履险犯难闻名。在印度驻守的两年中,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弥补了自己在文化教育上的欠缺。同时,发表了报告文学《马拉坎德远征记》、《河上的战争》、《南非从军记》和小说《沙普罗拉》等,广受欢迎。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曾积极策划反苏。1924年,又以保守党身份出任财政大臣,直至1929年保守党在选举中惨败而离开政府,赋闲10年之久。这期间他出版了5卷本回忆录《世界危机》、传记著作《我的早年生活》、4卷本《马博罗传》。
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威震一方,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任张伯伦为内阁海军大臣。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45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前夕,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失去首相职位。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拉开了战后东西方“冷战”的序幕。其后,他用6年时间完成了6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51年,保守党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辞职退休,专心撰写4卷本《英语民族史》。1965年1月因脑溢血辞世。
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著述和传记文学写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开始,他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终于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
丘吉尔曾说:“在浩瀚的历史中,我们都是小虫子,不过是只萤火虫。”这反映了他豁达的性格。临近二次大战的时候,他由于动阑尾炎手术未能参加竞选,结果落选了。而他此时所说的话却流传起来:“我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席位,失去了职务,失去了阑尾。”他当选首相后,以其敏锐的战争洞察力和雄辩口才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他的“我们越强”的演讲至今被世人传颂。这个演讲是英国人民战斗到底的宣言和无穷的力量: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忠于职守,如果我们的工作不出差错,时时都像现在安排的如此周密,那么我充满信心。我们将又一次证明我们能够抵御战争的风暴,抗击强暴的威胁,保卫自己的岛国。如果必要,我们就进行持久战,如果必要,就孤军奋战。”
“无论如何,这就是我们准备做的。这就是英王政府以及政府中每个人的决心。这就是国会和全国国民的意愿。由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需要联系起来的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将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土,将亲如同胞,尽一切力量彼此支援,即使是欧洲的大片土地和许多文明古国已经或即将沦于盖世太保及一切可憎的纳粹机构之手。”
“我们不会气馁,也不会屈服,我们要坚持到底,我们要在英国国土上作战,要在各个海洋上作战。我们的空军将越强,越有信心,我们将不惜一切牺牲保卫我国领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登陆地作战,在田野、在山上、在街头作战,我们在任何时候决不投降,即使整个英伦岛或大部分土地被占,我们饥寒交迫。直到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已到,新大陆将挺身而出,以其全部力量支援旧世界,解放旧世界。”
这使希特勒感到了威胁,他说:“丘吉尔入阁,这意味着战争真正开始,现在我们才开始同英国作战。”
丘吉尔是雪茄烟的忠实捍卫者,他永远以一副叼着雪茄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偶尔手里没拿雪茄,除非是在做礼拜,否则一定会发现他在手足无措地呆坐着。只有手持雪茄时,丘吉尔才恢复了他的潇洒自如。他讨厌别人告诉他吸烟有害,而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抽着他钟爱的雪茄。套有他名字纸环的黑色长雪茄是他的最爱,为了纪念这位雪茄的忠实爱好者,哈瓦那雪茄中至今保留着“丘吉尔”这一品牌。
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 5
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它位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其实,在1800年以前,美国并没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美国人民为纪念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而专门建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是多么崇高。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20岁时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1753年到1758年期间华盛顿在军中服役,积极参加了法国人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从而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1758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不久便与一位带有4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了婚,共同抚养4个孩子。
华盛顿在随后的15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时,就已经成为美国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华盛顿不是一位主张独立的先驱者,但是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却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他军事经验丰富,家产万贯,闻名遐迩;他外貌英俊,体魄健壮,指挥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统帅的理所当然的人选。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华盛顿于1775年6月开始统率大陆军队,到1797年3月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他的最有意义的贡献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1799年12月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逝。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北美各州人民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在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时,波士顿义军正和那里的英军激战。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7月3日抵达波士顿,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英军以沉重打击。
在战争初期,美军打得非常艰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招集来的农民,衣服破烂不堪,没有武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根本不像一支军队。另一方面,美军的后勤供应也极度的困难,士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一连五六天吃不到面包,只好吃马料,在寒冷的冬季,有许多士兵不得不赤脚行军。相反,他们的对手英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所以,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塞相继失守,到1777年9月,连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有些意志不坚的将领竟率兵向英军投降。在极端严峻的形势下,华盛顿始终忠于北美人民的独立事业,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以非凡的才干,把原来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和统一指挥的美军组织起来,在战斗中锻炼成长,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他鼓励美军士兵,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战,指出:美利坚人是自由的,还是奴隶;我们的田产应当归自己,还是被劫夺、被毁坏;两条路,一条是勇敢地反抗,一条是驯服,正摆在独立军将士面前。他努力将各州团结、联系起来,共同作战。1777年10月,美军在萨拉托加大败英军,从而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局面。与此同时,为了孤立英国,美国又多方展开了外交活动,争取法国等国的援助。1778年6月,法国军舰开进美国,英军被迫从费城撤退,把主攻方向转向南方。1780年,英军把主力转移到南方港口城市约克镇。法国和美军两路并进,直逼约克镇。法军用海军封锁海港,切断英军海上补给线,断绝了英国军队退路,华盛顿则率部从正面猛攻。
1781年9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部上千余人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战争结束了,华盛顿时年51岁。他辞去军职,向部队告别。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作为制宪会议必不可少的人参加会议,并成为会议的主席。托马斯·杰斐逊称这次制宪会议是一群“神人”的聚会。在会议上,华盛顿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为代表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气氛,起到了平衡和协调的作用。最终所有代表都同意将行政权力赋予一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制宪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联邦宪法的通过,揭开了华盛顿人生中新的一页。当时人们都认为美国第一位总统非他莫属。选举团的选举说明了一切。同一天,代表们在各州的州府投票,不可能进行联络,但人们都投了他的票。于是,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第一位全票当选的总统,第一位没有任何党派身份的总统。获悉自己当选总统后,华盛顿表示:“我将下定决心,别无他顾,竭尽全力为民效力,以期能在适当的时机尽早解除这一职务,使我再次隐退,以便在惊涛骇浪之后,度过平静的晚年,以享天伦之乐。”
华盛顿渴望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安享自己的晚年。1797年3月3日,他等待已久的一天到来了,这是他担任公职的最后一天。他举行了一次庄重而热烈的告别宴会,最终结束了他的公仆生活。在人们的惋惜、痛苦和眼泪中,华盛顿平静地离开了政坛,回到他向往已久的家园———弗家山庄。他的退隐为美国总统的任期立下了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名人故事故事整理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