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
相关文章
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 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
北伐战争(1926年)
1、北伐的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北伐主战场:湖南、湖北
3、北伐的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
4、北伐的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 2
第6课 洋务运动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第7课 戊戌变法
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第8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3-4单元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 3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借口: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参与国: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四、《天津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2.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五、《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
1.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
2.条约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六、火烧圆明园:
1.背景:《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概况: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七、《北京条约》的签订:
1.概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奕䜣被迫与俄、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八、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时间和数量:
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2.数量: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九、沙俄侵占中国土地的过程: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部部
7万多平方千米
十、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一次条约:
1858年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共计60多万平方千米。
十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十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 4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识记)P2---3
时间:1839年6月
人物: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等国商人的约110多万千克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评价: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识记)P4
鸦片战争:1840.6—1842.8,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 5
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创办于美国檀香山。
中国同盟会:(1905年)1地点:日本东京; 2、领导人:孙中山
3、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爆发,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又有失败的一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参考合集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