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范文总结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学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不仅仅是专门的学问或学术,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更是一门在研究对象和任务方面都具有科学性的特殊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初二历史上册重点必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1
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2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最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虎门销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9世纪初,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英国商人为牟取暴利,竟丧心病狂地把大量鸦片偷运到中国。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侵略者: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俄国。
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沙俄的侵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858年起,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5、历史影响: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太平天国运动
1、建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发展: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为_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4、抗击洋枪队:
①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发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②1860年,在青浦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痛击洋枪队。1862年,在浙江慈溪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5、失败原因: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因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五、左宗棠收复新疆
1、新疆危机: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耽耽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后来,建立伪政权,侵略势力由南疆扩展到北疆。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进而控制新疆。新疆危机被形象地称为“一仆二主”。仆人是阿古柏,二主指英国和俄国。
2、海防和塞防之争
①背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危机,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李鸿章的观点: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左宗棠的观点: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③结果: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策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②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在左宗棠的军事配合下,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1881年收复了伊犁。
③作用: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4、新疆建省:1884年,清政府采纳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3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最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虎门销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9世纪初,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英国商人为牟取暴利,竟丧心病狂地把大量鸦片偷运到中国。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侵略者: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俄国。
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沙俄的侵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858年起,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5、历史影响: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太平天国运动
1、建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发展: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为_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4、抗击洋枪队:
①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发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②1860年,在青浦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痛击洋枪队。1862年,在浙江慈溪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5、失败原因: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因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五、左宗棠收复新疆
1、新疆危机: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耽耽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后来,建立伪政权,侵略势力由南疆扩展到北疆。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进而控制新疆。新疆危机被形象地称为“一仆二主”。仆人是阿古柏,二主指英国和俄国。
2、海防和塞防之争
①背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危机,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李鸿章的观点: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左宗棠的观点: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③结果: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策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②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在左宗棠的军事配合下,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1881年收复了伊犁。
③作用: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4、新疆建省:1884年,清政府采纳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4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5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2.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范文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