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
相关文章
平时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归纳总结好知识点,这样的话可以方便我们复习,更快的提高学习成绩。那么你知道八上历史复习提纲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上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 1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 2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政策。
4、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5、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新气象。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 3
萌芽:①外商企业的刺激;②洋务运动的诱导。艰难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①内因:辛亥革命的作用;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②外因: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主要原因);
①外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②内因: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三、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特征及原因
⑴主要特征:①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②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③发展很不平衡且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和沿海地区;④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受三座大山压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整体非常落后。
⑵原因: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十九世纪,火车、轮船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吴淞铁路;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
作用:①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②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危害: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十九世纪70年代,有线电报(最初用于军事)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近代以来,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电影、照相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近代中国的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渔光曲》)
2、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新闻广播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①装束:易服饰、剪发辫、废缠足;②礼节: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③称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成为社会潮流,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文明平等的愿望。但总的来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文化思想
第21——22课
1、科学技术
⑴交通: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⑵化学:二十世纪20年代,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还撰写了《制碱》一书,后来他继续钻研,探索出制碱的新工业,相比欧洲的制碱方法,成本降低40%。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2、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⑴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在林则徐《四洲志》之后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的观点相似),其主要思想:①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②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③批判闭关锁国政策。
⑵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观点相似),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主要思想)。以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作用)。严复还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3、新式教育
⑴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⑵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⑶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发源地),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他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⑷戊戌变法失败后:科举制度又恢复,张之洞奏请朝廷停止科举制度,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4、文学艺术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 4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划和成就.
2、三个面向: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 5
历史是一门贯穿古今、联系古今的有生命力的学科。许多年来,人们都很重视历史对人的培养和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初中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印象不太好,认为它很难学,究其原因是历史课本内容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史实太多。其实历史学习也有自身的规律,要学好就应该掌握正确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
首先,还是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步骤,虽然是千篇一律的建议,但是要真正完成,还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课前认真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里要讲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另外,学生可以在预习的时候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进行解疑。上课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听讲时还应学会记录一些重点内容,将这些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如重复多次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中用记忆来获取历史知识时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众所周知,想要把知识记在脑中,记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理解和运用,所以要学会把握记忆方法。在学习历史,可以先去理解课本上的某个历史事件,然后再去背诵其接下来的人物、概念、过程和时间等。在记忆复杂的年代地点人物和事件时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例如整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
从初一到初三的历史知识信息量非常大,中考涉及面又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记住这些历史知识呢?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中,为了突破记忆难关,首先我们要反复记忆,持之以恒。人的记忆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学习后出现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要不断变换角度,进行思考性的记忆。然后学会归纳比较,总结分析,加强对所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最后提纲挈领,把握全局,即清晰地把握课本内容的连接、线索和事件范围,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范文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