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历史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 1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 2

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巧答题目。

如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

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 3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

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动。

5.太平天国运动:

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 4

1、古代埃及建立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建筑杰作是金字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的性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2、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最重要的民主成果。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建立了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奴隶制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崩溃。

3、646年,大和参照唐朝的封建改革内政,实行中央集权史称大化改新。它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的开端。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到9的记数符号,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阿拉伯数字。

5、佛教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得到发展。____产生的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欧洲的封建主是教会,后来基 督____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政教,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

6、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地点麦加(或者阿拉伯半岛),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7、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是《伊索寓言》、《荷马史诗》,阿拉伯的文学名著是《天方夜谭》。

8、843年,查理曼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此条约奠定了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基础,它们加上英吉利王国,成为西欧的主要封建国家。

9、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作品是《神曲》,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 5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840-1842)

  一、鸦片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

  (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5.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6.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补充条约: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5.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英法美和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抢劫、火烧圆明园。

  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经过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在广西传教。

  2.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3.永安建制——永安封王: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冀王石达开。——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5.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6.北伐和西征:

  (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概况: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7.天京事变: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调整与改革:

  (1)目的:为了改变不利局面。

  (2)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2、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9.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攻陷天京。——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第二单元 近代化早期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1.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5.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京师同文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3)创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8.启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时间:1894-1895年

  3.爆发: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4.经过:

  1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逃跑。

  2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200名将士殉国。

  3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牺牲;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

  4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清政府战败,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日本马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导火线——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表现: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时局图);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第6课 戊戌变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经过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变法、迁都。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最大的报刊: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2)主要内容:

  三、结果:失败。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四、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五、意义: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薄弱。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六、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

  2.发展:清政府为了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3.口号:“扶清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时也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5.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3.经过:

  1廊坊阻击战中,八国联军惨败,退回天津。

  2攻占大沽炮台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3在北京,清政府鼓励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4天津保卫战,与侵略军争夺老龙头火车站,并炮轰紫竹林租界。聂士成殉国。

  4.结果: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下令绞杀义和团。联军在北京屠杀、劫掠。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与签订国: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2.内容:

  3.评价:《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1-2单元总结

2.初二历史下册一二单元考点

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4.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方法

5.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TAG标签: 历史 复习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期末经典精选_精选范文网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