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历史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初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 1

  1.歌谣式巧记法

  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2 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4 “战国七雄”时,为了让学生把七国的方位和名称及记住,用“东西南北到中间,齐秦楚燕赵魏韩”的顺口溜,(韩赵魏,南北中)让学生易记易读。

  5 “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时,把它编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荣:建筑行业最兴盛,唐都长安有大明;赵州石桥拱奇特,隋朝李春设计成;雕版印刷始问世,传世珍品《金刚经》;火药军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制成。首次测定子午线,《大衍历》法最为精;二功当记谁头上,天文学家僧一行”。把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容进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记忆的效果。采用诗歌记忆法,可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6 学习“春秋五霸”时,我让学生熟记五霸后,为防止他们颠倒顺序,用歌谣“齐宋晋秦楚,桓襄文穆庄;各国皆称‘公’,惟独楚称‘王’”。

  7 1927年到1930年中共领导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名称、建立者不好记忆,通过以下两句话来记忆,就容易多了:_,闽浙赣;鄂豫皖,徐向前。贺龙洪湖、湘鄂边;邓(邓小平)、张(张云逸)左右来回转。

  采用这种记忆法,有时词头相连即可,有时也需调整一下词的顺序和音韵,使之便于诵读。

  2.相关联时间记忆法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还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忆,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1.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0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拿破仑加冕称帝。

  这些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同年)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2.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646年,日本大化改新。这两个时间很相似,只是中间的数字不同。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这三个时间也很相似,只是第二个数字不同。

  4.孙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动,比如: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1913年领导的二次革命;1915年领导的护国运动;1917年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时间上有个规律是1、3、5、7。

  5.中国共产党前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上也有这个规律,党的一大是在1921年7月,地点是上海;党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点也是上海;党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点在广州。这样把相关的事件和时间放在一起来记忆,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了。

  6.1640年和1840年这两个时间具有相同的意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晚于西方国家整整二百年。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此产生更深入的思考。这两大事件虽然相差二百年,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再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也许我们可以简单地以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结果,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3.对照式

  用中外对照到古今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1 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以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75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

  2 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4.比较式记忆法

  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

  1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年,那么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19,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2 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5.推导式记忆法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 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 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 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 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 2

第十五课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农历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九,小暑),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最终平津陷落。

影响: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矛头指向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农历一九三七年七月初八),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南京.(最能反映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暴行的事件):1937年12月,南京被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陪都),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对南京.及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抹杀侵略事实,可见,日本对军国主义罪行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第十六课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百团大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战役。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 3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2、林则徐禁烟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3)禁烟的高潮: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的意义: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2、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英军强占香港岛→攻占虎门炮台,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4、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虎门之战的关天培、吴淞之战的陈化成等;

5、清朝战败的原因:

(1)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

2、条约特征: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主要内容:

(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2100万银元;

(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中英《虎门条约》

(1)签订时间:1843年

(2)英国从中获得的权利: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5、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签订时间:1844年

(2)美国、法国获得的权益: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6、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 4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①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比较强盛的国家;为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时间:1839年6月。

(3)地点:广州虎门。

(4)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 5

维新变法运动知识点

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严复,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到9月慈禧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

经济:发展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初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经济特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