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
相关文章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有哪些?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潜在动力。一起来看看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欢迎查阅!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 1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多边形覆盖平面(平面镶嵌)。镶嵌的条件: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时,就能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 2
一、直角三角形
1、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或∠1=∠2),
E⊥AC,PF⊥AB
∴PE=PF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 如图,∵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PA=PB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
求斜边,则 ;求直角边,则 或 。
②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分别计算“ ”和“ ”,相等就是 ,不相等就不是 。
4、直角三角形全等
方法:SAS、ASA、SSS、AAS、HL。
5、其它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如图,在 ABC中,∵CD是斜边AB的中线,∴CD=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 ABC中,∵∠A=30°,∴BC= 。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如图,在 ABC中,∵BC= ,∴∠A=30°。
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如图,在⊿ABC中,∵E是AB的中点,F是A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EF‖BC,
二、四边形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n-2)?180?
求n边形的方法:
2、中心对称:(在直角坐标系中即关于原点对称,其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得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会画与某某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会辨别图形、实物、汉字、英文字母、扑克等是否中心对称图形
3、特殊四边形的判定
①平行四边形:
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 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 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A=∠C,∠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 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或∵AD‖BC,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5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 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②矩形:
方法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方法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菱形:
方法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方法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④正方形
方法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方法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4、面积公式
①S平行四边形=底×高 ②S矩形=长×宽 ③S正方形=边长×边长
④S菱形=底×高=? ?×(对角线的积),即:S=(a×b)÷2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 3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1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1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1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1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 4
一、复习目标
落实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在复习中做到突出重点,把知识串成线,结成一张张小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做到扎实有效,避免做无用功。
1.通过单元区块专题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二、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先分单元专题复习,再综合练习;
2.单元专题复习方法:先做单元试卷,然后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再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练习:教师及时认真批改,讲评时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并且给以巩固训练。
三、方法和措施: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期末复习从27号开始,根据历年期末调研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编写到复习讲学稿中,前面三章花3天的时间复习结束,最后两章虽然是刚学的内容准备加强复习.主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第11章、第14章、第15章。
12月27日复习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2月28日复习第十二章轴对称
1月4日复习第十三章实数
1月.5日复习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月8日复习第十四章一次函数、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月9日复习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实际操作:一节课复习,一节课检测。一课时讲解。
第二阶段:综合训练(模拟练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做法是:从市调研试卷、其他县市调研试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本阶段从10~16号,约5天左右)
四.在复习阶段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1)课内与课外,讲与练的关系。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切忌以讲代学,以练代学,顾高不顾低。课外练习要精心设计、精心造题,以有理于消化所学的知识、方法,要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练习中提高对知识和方法的领会和掌握。练习量要兼顾减轻学生的负担,量要适中。
(2)阶段复习与总体提高的关系。复习分二阶段完成,但每一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总体的一个环节。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对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要尽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应用性和时代性,有利于减轻学生复习的压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过程中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的突破,以提高总体成绩。
总之,在数学期末复习中,我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争取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 5
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
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合理休息,休息也是学习的一种
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大全整理合集_精选范文网




